原標題:上半年300城賣地超2萬億 50家典型房企偏愛哪些城市?

一年過半,在集中供地推動下,全國熱點城市土地出讓金數據亮眼。中指研究院統計顯示,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達2.55萬億元,同比上漲12.4%,其中,杭州土地出讓金超過2000億元,集中供地就爲其貢獻了千億元。與此同時,上海、北京、南京和廣州上半年土地出讓金也超千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集中供地並沒有使土地市場降溫,成交樓面價仍處歷史高位。在土地出讓金排名TOP20的城市中,重慶、徐州、鹽城、西安溢價率均超過40%,土地市場相對較熱。而下半年,隨着土拍規則愈加公平,競拍熱度存在回調的可能性。

杭州賣地超2000億,北上廣寧賣地超千億

今年上半年,全國土地出讓金繼續走高。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達2.55萬億元,同比上漲12.4%。分城市來看,杭州上半年各類用地收金突破2000億元,連續4年居年中榜首,此外,上海、北京、南京和廣州4城均突破1000億元,位列榜單第2-5名。

據中指研究院土地事業部高級分析師張曉飛介紹,在土地出讓金排名TOP20的城市中,重慶、徐州、鹽城、西安溢價率均超過40%,土地市場相對較熱,另外有金華、佛山、紹興、溫州等城市同樣受關注程度較高。

今年土地市場最受關注的是,2月份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重點城市供地兩集中政策。今年上半年,在試點集中供地的22城中,土地總成交金額超過萬億元。同樣是杭州以1178億元總成交金額居於首位,北京、南京、廣州、武漢、上海、重慶土地總成交金額均超50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熱點城市集中賣地過程中,吸引了衆多大型房企的注意力,相比之下,22城以外的城市土拍競爭壓力相對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於中小房企的拿地。

從上半年來看,重慶、杭州及長沙的土地最受歡迎,位列代表房企拿地城市面積前三。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50家典型房企拿地面積TOP10城市中,重慶累計拿地面積位列第一,杭州和長沙佔據第2、3名。溫州、佛山作爲非集中供地城市入榜,分別位列第5、10名,其中佛山爲TOP10城市中唯一三四線城市,反映出該城市頗受房企關注。

2021年上半年50家典型房企拿地面積TOP10城市

數據來源:CREIS中指數據,中指地主 數據範圍:包含招拍掛權益土地及收併購土地

近六成百強房企新增貨值同比正增長

今年以來,房企更加熱衷合作拿地。據中指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約1.65萬億元,同比增長4.6%,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佔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爲55.9%,較1-5月有所下降。

通過掛權益拿地總額下降可以看出,房企間合作拿地的力度有所增強。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也是出於控制風險的考慮,房企通過與合作方之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低資金壓力。

隨着市場銷售競爭加劇,房企更加集中在需求較爲旺盛的一二線城市和核心城市羣拿地,其中,房企在多城齊發力的情況仍很明顯。比如,招商蛇口、萬科、華潤置地融創中國均出現在3個以上城市的上半年拿地總額TOP10企業榜單中。

從房企今年上半年的新增貨值來看,收穫頗豐。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上半年近六成百強房企新增貨值同比正增長,一方面是集中供地帶動的結果;另一方面是隨着房企“三道紅線”的不斷優化與改善,整體補倉較爲積極。

另據億翰智庫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三家房企新增貨值超過2000億元。其中,保利發展、萬科及碧桂園新增貨值分別達到2510.3億元、2466.0億元及2169.4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碧桂園4月、5月於集中供地中鮮少露面,6月卻收穫頗豐,僅上海一城便摘得嘉定、寶山、閔行各一宗地塊,耗資94.13億元。不能不說是出於補貨的目的。對此,億翰智庫分析人士認爲,由於上海土拍規則設定較爲完善,溢價率保持低位,是在公開市場拿地的較好時機,碧桂園所獲三宗地塊溢價率均未超過10%。

業內人士:土地競拍熱度或回調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上半年集中供地對土地市場的影響較大,包括土地出讓規則以及房企佈局。其中,區域深耕房企優勢較大,如濱江、綠城、首開、越秀在各自深耕區域拿地不減。

從集中供地城市的競拍規則來看,除了限價、競配建、競自持、搖號四種主要限制方式之外,南昌、東莞、蘇州、無錫等城市出臺相關政策,以封堵房企“馬甲”公司拿地行爲。而此前房企依靠“馬甲”公司增加拿地概率,增加了圍標串標的可能性,擾亂了公平競拍的原則。

對於首輪集中供地,張曉飛認爲,穩地價的初衷基本沒有實現。首批次集中供地供應量仍然偏少,多數城市出現僧多粥少現象,土地市場競爭熱度遠超預期。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表示,集中供地並沒有使土地市場降溫。從平均溢價率看,較高者爲重慶、深圳、廈門、杭州都在20%-30%之間。比較平穩的是北京等城市。

在集中供地的影響下,張曉飛表示,今年上半年,300個城市土地成交樓面均價明顯上漲,住宅用地平均樓面價6201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7.4%,6月份的成交樓面均價6077元/平方米,處在歷史高位。

對於下半年的市場,億翰智庫分析人士認爲,目前二輪、三輪集中供地無法對當年業績形成有效支撐,而疊加土拍規則的精細化,土地市場愈加公平,競拍熱度存在回調的可能性。

而在克而瑞分析人士看來,下半年土地市場仍是“穩”字當頭,城市熱度趨平將成爲主流現象。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