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百年,青史可鑑。7月1日上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鬥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鍊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回望百年歲月崢嶸,奮鬥奇蹟彪炳千秋。一百年前,在歷史的呼喚和反覆比較中,在社會推進演變的大浪淘沙中,在人民殷殷的期盼和選擇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無懼艱難險阻,歷經風雨洗禮,從此讓山河破碎的中國走向強盛,讓備受屈辱的民族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如今,我們立足百年新起點,要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己任,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繼續爲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懈努力,努力爲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重在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奮進之力。革命理想高於天。透過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我們不難發現,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李大釗在沉沉黑夜中嚮往“青春之國家”,方誌敏在敵人監獄中憧憬“可愛的中國”……萬千忠骨,萬千熱血,感人心者,是灼熱的信仰信念,是熾烈的家國情懷。“爲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立足黨的百年曆史新起點,更加需要我們增強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心。要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善於從黨的百年偉大曆程中汲取深厚的養分和力量,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鼓起邁進新徵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必須踐行黨的宗旨,永葆赤子之心。山河壯美,歲月崢嶸,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與人民血肉相連、患難與共,靠着人民的支持和擁護走過萬水千山、戰勝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民爲邦本、本固邦寧。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幸福,既是黨的初心,也是國之根基。我們要始終銘記“我是誰、爲了誰”“從哪裏來、往哪裏去”這些基本命題,樹牢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覺站在人民立場上想問題、作決策,做事情、幹事業,特別是要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民生實事上下更大功夫。要積極投身於基層一線的火熱實踐,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攻堅克難最前沿之中,真切掌握民情民意,精細對接羣衆需求,竭盡全力爲民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不斷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更應矢志艱苦奮鬥,闊步復興之路。歲月爲證,奮鬥不止。一百年來,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洪流中,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停下奮鬥的腳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切偉大成就都是接續奮鬥的結果,一切偉大事業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改革先鋒”王書茂、“當代愚公”黃大發、“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張桂梅……這些閃亮的名字,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奮鬥旋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要深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曙光在前、前途光明,越是如此,我們越要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越要準備付出更爲艱鉅、更爲艱苦的努力。要勇挑重擔,負重前行,自覺承載革命先輩的希望,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進一步煥發奮鬥的熱情,激發奮鬥的動力,釋放奮鬥的力量,以步履鏗鏘的堅定步伐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者:盧默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