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疑雲變幻莫測,“股神們”如何做到不動如山?不預測宏觀纔是投資共識,利率變化或不重要?

今年2月18日起,A股展開了一輪跌幅10%以上的大調整,美聯儲加息的預期上升是引發市場悲觀的重要導火索。

其實不惟A股,美聯儲官員的“鷹派”或者“鴿派”任何聲音,都在牽動着全球資本市場的走勢。

但是與芸芸衆生相比,經歷過數十年資本市場洗禮的股神們,卻對利率的熱議充耳不聞,不動如山。複利是一臺產生奇蹟的機器,股神們不會輕易打斷它。而普通投資者卻恰恰相反,因爲各種對宏觀經濟走勢的莫名擔憂,不時硬生生關掉手中的複利機器。

“即使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爲之改變我的任何投資作爲。”巴菲特曾如是說。股神們的不動如山並非是因爲具有異於常人的情感剋制力,而是一種看透本質的智慧,今年年初巴菲特曾發表觀點:即使美國長期國債利率從2.4%上升到2.9%,對年化收益達到12%的股票市場其實並沒有威脅。

A股的股東報酬率長期也在12%的水平。券商中國的統計數據也顯示,從2010年至2020年過去十年間,A股整體法下的平均ROE是11.9%,滬深300的平均ROE爲13.7%。目前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爲3.1%左右。

正如近期刷屏的高善文博士所說:過去中國利率不合理的高,資本報酬率又下降,所以A股永遠年輕,永遠都是3000點,但是未來5-10年不正常的利率上升將會終結,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會跌到2%,這將極大影響權益市場。

我國過去十年扭曲的利率市場(隱形剛兌之下的利率長期在10%以上)曾壓制A股估值,但未來A股會吸引力增強。同樣,美國的長期國債利率在1982年最高峯時曾高達15%,在1964年到1981年的17年間,美國股市幾乎沒有上漲。

其實,除了利率外,投資者擔憂過的宏觀因素數不勝數:中美關係、疫情影響、人民幣匯率、社融數據、中長期貸款數據、房價走勢、新開工數據、通脹數據、地緣政治……這些問題固然重要,這些擔憂聽起來也頗有道理。但如果沒有長期全局的眼光和堅實的分析框架,投資者可能會因爲抓住了某些不影響全局的微小信息而忽略顯而易見的大局,錯失一路不斷創新高的優質個股。

“宏觀是我們必須接受的,微觀纔是我們能有所作爲的。”查理·芒格的話代表了股神們對待宏觀憂慮的正確態度。

利率的微小變化並不構成擔憂

今年2月18日開始,A股急速下跌,部分白馬股跌幅超過30%,重要的導火索是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擔憂: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自0.65%一路走高,到今年2月18日已經突破1.3%的關口,創一年新高,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增加。

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一年新高,外加結構性行情的高估,導致2月下旬A股多位賣方分析師和基金經理在路演時非常悲觀,他們認爲調整的時間和幅度均會超市場預期,美聯儲加息給資本市場帶來的變化將可謂是“驚天動地”。

而對於市場所擔憂的美聯儲加息預期和無風險利率上升問題,股神巴菲特在今年初接受訪談時的觀點值得細細品味,他是從利率與估值的基本邏輯出發的。巴菲特說,長期看,利率是評價估值的重要因素,因爲假如你買了30年的國債,你每年都會拿到固定的利息,利率多少都明確寫在了國債條款上,你知道你每年會拿到多少利息,多少年回本。

“但是如果你持有的是股票,它也會每年給你付錢,只是它不會保證一年的利率是多少。一年能在股票上拿多少利息,其實是依靠投資人自己去做工作,在股市進行篩選。年化收益10%的股票當然比年化收益3%的債券有價值,事實上很多美國的企業能夠提供年化10%的收益。”

巴菲特接着說,“但是當國債的利率接近10%,這當然會改變股票的吸引力。你在買股票的時候,買的是一個將要長期幫你不斷生產現金回報的生意,而你投資上要做的工作,就是判斷這項生意未來每年會產生多少現金,並將未來所產生的現金流折現到現在。國債的利率就是你的折現率,國債利率越高,其它資產就越缺少吸引力。無風險利率是地球引力,這是經濟的基本邏輯。”

巴菲特舉例說,在1982年左右,長期美國國債的利率高達15%,而上市公司的淨資產收益率(ROE)也只有15%,此時股票資產的定價不可能比長期國債高出一倍,因爲30年國債就可以給你15%的收益。對於一個長期年化收益率在12%的次級債(巴菲特實指股票),在利率只有3%的時候纔會看起來很值錢。

巴菲特認爲,國債利率從2.4%到2.9%的上升,對年化收益高達12%的股票市場其實並沒有威脅,實際上,美國標普500指數長期就維持在這樣一個12%年化收益的水平上。

不預測宏觀是股神們的共識

利率是投資中地心力的邏輯也完全適用於A股,2000年以來我國房地產行業飛速發展,房地產和基建造成了資金供應緊張,年化收益率高達10%的隱形剛性兌付項目非常普遍,A股的吸引力相對不強。

券商中國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全部A股的淨資產收益率年化爲12%,而滬深300指數的淨資產收益率爲13.7%。那麼在過去十年間,如果無風險收益率都達到了10%,僅有12%左右的股票市場收益率自然就沒有吸引力。

儘管利率是地心力,是影響估值最重要的因素,但巴菲特仍然表示,不預測利率,芒格和他將投資建立在重要性和可預測兩大基礎上,利率雖然重要,但是不可預測。

彼得·林奇也說過,根本沒有任何人能夠提前預測未來利率變化、宏觀經濟趨勢以及股票走勢,不要理會任何對未來利率、宏觀經濟和股市的預測,集中精力關注你投資的公司正在發生了什麼變化。

當然,如果利率一個穩定區間的連續微小變動,可能影響並非驚天動地,但如果從一個區間比如10%左右,下跳到另一個區間如3%以下,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這也是高善文觀點刷屏的重要原因。

自從2005年入行以來,券商中國記者也曾看到過投資者對各種各樣的宏觀因素擔憂,比如2008年的次貸危機和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均有聲音認爲“帶來的緊縮效應堪比1929年的大蕭條”;在2016年和2018年的A股的下跌途中,人民幣匯率的小幅貶值也讓市場心驚肉跳,加速下跌……但回頭看,這些恐慌時段恰恰是加倉良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