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在大力炒作“中國新建145個洲際導彈發射井”,關於這事的可信度嘛,老司機昨天已經分析過了。但對於“中國是否有需要建設洲際導彈發射井”,倒還有點話想說。

冷戰結束後,隨着各國核武庫的縮減,曾有不少觀點認爲,維護費用昂貴的洲際導彈發射井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但對於有意保持“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核大國而言,取消洲際導彈發射井從來就不在選擇名單上。

理由很簡單。

空基核力量的優點是機動靈活,因爲戰略轟炸機起飛後,只要沒發射核武器就還可以取消任務,洲際導彈一旦點火發射,想取消任務可就難了……

海基核力量的優點是隱蔽性和生存能力強,戰略核潛艇潛伏在水下很難被發現和跟蹤,因此是執行第二次核打擊任務的不二選擇。

那陸基核力量的優點是什麼呢?反應快速。

通常而言,從導彈預警衛星發現對手洲際導彈點火升空,距離後者跨越上萬公里、在己方基地上方爆炸就只剩下幾十分鐘了,因此如果想要及時做出核反擊,對於核力量的反應速度要求就非常高。而戰略轟炸機飛行上萬公里動輒需要10小時以上,戰略核潛艇受海洋通訊的先天限制,也很難像陸地上的洲際導彈基地那樣第一時間獲得發射信息,因此執行第一次核反擊的重任,主要就是由陸基洲際導彈承擔。

目前陸基洲際導彈主要分爲固定導彈發射井和公路/鐵路機動發射兩大模式。俄羅斯、美國和中國擁有具備實戰意義的陸基洲際導彈,其中只有俄羅斯和中國裝備着機動式洲際導彈發射車。雖然洲際導彈採用機動式發射的優點很多,比如容易隱蔽、難以被跟蹤、生存能力強等,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快速反應方面,它仍比不上固定的發射井。

首先,機動式洲際導彈發射車並非是隨時隨地都可以發射,動輒數十噸的導彈發射車起豎發射時,對地面的堅固程度要求很高,因此它們通常也需要預設發射陣地。這就意味着如果接到發射指令時,機動式洲際導彈發射車所處位置不佳,就難以第一時間進行反擊。

部署在捷伊科沃的俄戰略火箭軍“白楊M”機動式洲際導彈,也有多個預設發射陣地。

其次,洲際導彈的命中精度不但與導彈本身性能有關,也與發射時輸入的自身精確方位、飛行彈道等參數有關。對於發射井中的洲際導彈,這些參數都是預先裝訂的,只要接到命令很快就能點火發射。而機動式洲際導彈如果不在預設陣地,從越野模式切換到發射狀態時,通常還需要花費時間進行校正陀螺儀、測量自身精確方位等步驟。否則即便導彈能勉強升空,但打擊精度也大受影響。

此前俄羅斯曾宣稱“白楊M”機動式洲際導彈能做到“無依託發射”,也就是基本不需要預設陣地,大幅縮短準備時間。但從後來俄軍的實際部署情況來看,該導彈仍設有多個預設陣地,證明該導彈的“無依託發射”,與預設陣地的“有依託發射”存在一定差距,在反應速度上更無法與發射井發射相比。

第三,美俄近年來認爲,隨着低軌偵察衛星星座技術的日益成熟,對地面目標的實時監控能力越來越強,未來導彈發射車想依靠公路或鐵路機動躲避來自太空偵察的難度也越來越高。而缺乏保護的洲際導彈發射車一旦暴露行蹤,相對而言更容易損毀,而不像躲在重重保護下的導彈發射井裏的洲際導彈那樣,具備相當可觀的抗打擊能力。

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導彈裝入導彈發射井。

也正因爲發射井模式的這些固有優點,俄羅斯和美國在冷戰結束以來繼續保留洲際導彈發射井。美國選擇繼續服役老式的“民兵3”洲際導彈,放棄機動發射的“侏儒”洲際導彈。俄羅斯“白楊-M”洲際導彈不但有公路機動型號,也有用於發射井的固定發射型號。

更能體現美俄對發射井模式重視程度的,是它們的下一代洲際導彈。俄羅斯新研製的“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出人意料地採用液體燃料發動機,以發射井模式部署,以接替日益老化的SS-18洲際導彈。美國下一代陸基洲際導彈(GBSD)同樣選擇固定發射井模式,並要求能繼續使用“民兵3”洲際導彈的發射井。

由此可見,對於核大國來說,洲際導彈發射井的優點不容忽視,“中國是否有需要建設洲際導彈發射井”的答案已經很明白了。

相比美俄龐大的洲際導彈武器庫而言,目前“東風-5”系列液體燃料洲際導彈是中國現役唯一採用發射井模式的洲際導彈。在國慶閱兵中曾公開亮相的最新型號是“東風-5C”。外界更多關注是它的射程遠、載荷量大、可以攜帶多個核彈頭,但該導彈還有一個重大改進是採用可貯存液體燃料技術,即加註燃料後可以長期存儲,這樣就極大縮短了它的發射準備時間。這也符合發射井式洲際導彈的發展需求。

不過 “東風-5”系列洲際導彈服役時間已經很長了,研製後續的替代型號是必然趨勢。老司機猜想,俄羅斯研製“白楊-M”及其改進型號“亞爾斯”洲際導彈時,同時發展出公路機動型號和發射井固定發射型號的做法,或許值得借鑑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