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調研|中下游小企業看原料漲價:成本增加不可怕,價格大幅波動最難熬

受疫情後經濟復甦預期及流動性充裕刺激,全球有色金屬今年以來各品種價格普遍大幅上漲,令中下游生產企業採購成本大增。

自去年4月以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多個品種在今年上半年刷新歷史高位。其中,有色金屬價格更是大幅波動,以鋁爲例,滬期鋁價格從11225元/噸的低點觸底反彈,今年5月,滬鋁價格突破2萬元/噸關口,創下近13年的新高。儘管隨後經歷了一波調整,但目前仍在1.9萬元/噸附近徘徊,漲幅較去年低點累計達70%。

原材料大幅上漲給中下游企業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在赴翔龍鋁輪有限公司(下稱翔龍鋁輪)調研時,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面對原料漲價,企業可以適當提高銷售價格,儘管提高售價不能完全彌補原料漲價帶來的利潤缺口,但總歸可以撐一下,但是價格大幅波動是更難熬的。“回想上次企業面臨價格大幅波動而虧損,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翔龍鋁輪負責人周勇(化名)對記者回憶道。

中下游企業難熬

面對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尤其是處於產業鏈中下游的中小企業,議價能力不強,在上游漲價、下游難提價的兩面夾擊下舉步維艱。

周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介紹,公司主要從事將鋁原材料加工成汽車輪轂,由於此前鋁的價格週期性穩定,波動並不大,公司年利潤率維持在3%~5%,儘管不算高但比較穩定。公司屬於汽配產業的中游加工企業,上下游兩端都面臨着風險敞口,因此原材料波動對利潤影響很大。今年在原材料鋁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公司處於虧損狀態。

日前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83.4%。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稱,總體來看,5月份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延續穩定恢復態勢,但企業盈利不平衡狀況較爲突出,原材料製造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受益於市場需求恢復、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利潤增長較快,兩年平均增速均在31%~68%之間,以上4個行業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兩年平均增長8.3個百分點。

據周勇介紹,翔龍鋁輪是一家生產鋁合金輪轂的企業,主要從事鋁合金汽車輪轂和鋁合金摩托車輪轂的生產和銷售。公司成立於2005年,註冊資本約1000萬元,公司規模不大,但在業內生產效率算比較高的,各種規格型號鋁合金輪轂年生產能力達到120萬隻,批量向美國、英國、日本等62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鋁合金輪轂產品。

由於產品以出口爲主,公司與國外客戶一般提前兩至三個月簽訂訂單,接單時就已鎖定銷售價格,企業採用以銷定產的生產方式,生產週期約爲30天~40天。在這種背景下,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不斷壓縮加工企業的利潤,另一方面則是成本向下遊傳導的不暢。成本的上漲並不能完全傳導至下游客戶,且客戶對於漲價也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

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外,去年下半年以來,海運價格上漲、集裝箱緊張也令下游客戶提貨速度放緩,企業成品庫存積壓,現金流壓力增大。此外,匯率的波動風險以及用工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問題也同樣影響着企業的生產經營及發展。

衍生品保經營

面對大宗商品漲價,今年不少實體企業選擇用期貨工具套期保值來應對部分風險敞口,但是中小企業礙於資金面情況,若採用期貨套期保值的方法,則無法兼顧企業自身生產現金流的需要。

周勇對記者表示,雖然企業原材料價格管理需求十分迫切,但一來企業缺乏專業人才,同時,期貨套期保值所需的大額保證金及追保壓力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也較爲困難,此前公司並未參與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業務。對於所面臨的原材料階段價格上漲風險,企業有時只能“硬抗”。後來通過諮詢瞭解,翔寅鋁輪嘗試向永安資本購買鋁看漲期權,如果鋁價上漲,期貨商將按約定向企業進行賠付,以彌補採購成本上漲帶來的問題。

永安期貨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考慮到目前下游電解鋁企業的利潤仍處高位,企業仍在持續增產,對氧化鋁的需求也在加大。在鋁產業行情預期之下,爲了穩定項目企業的原材料採購成本,採用了美式看漲期權策略。項目結束時,鋁期貨價格由入場時的15420元/噸上漲至16000元左右,企業通過場外期權獲得賠付近300萬元。2021年以來,受節日及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回調影響,鋁價有所下降,在此段過程中,企業參與的看漲期權有所虧損,不過在現貨端平衡了收益。

業內人士提醒,衍生品工具對沖企業經營風險仍然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在運用期權等衍生品工具時,看對方向將獲得超額收益,看反方向也會縮減利潤。因此企業一定要按現貨規模相匹配的頭寸進行套保,不能有投機的心態。

爲進一步鼓勵期貨市場創新服務實體經濟,上海期貨交易所在2020年下半年啓動了工業品場外期權項目試點,支持企業與期貨公司合作,利用場外期權等衍生工具爲企業自身提供風險管理方案,重點支持有色金屬產業鏈中的中小型加工企業。

此外,爲引導商品價格迴歸供求基本面,監管接連出手。近期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等五個部門召開會議,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鋼鐵工業協會、有色金屬協會參加。會議明確,有關監管部門將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監管。5月底以來黑色板塊開始領跌商品市場,多個商品價格出現明顯回落。

(本文中企業和人名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