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7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歷史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天安門城樓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爲什麼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牢記初心使命、開創美好未來。並用九個“以史爲鑑”發出“開創未來”的偉大號召。

以史爲鑑,方能獲得歷史啓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以來,其奮鬥的光輝歷程,其取得的偉大成就,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也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中國共產黨百年曆史實踐,有力地向全世界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

百年黨史充分證明,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百年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已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這已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識。

百年黨史充分證明,馬克思主義孕育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壯大了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看家本領。在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奮鬥歷程中,始終致力於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並牢固樹立了時代意識、人民意識、實踐意識、創新意識、世界意識,確立兩個百年奮鬥目標,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爲中心,堅持知行合一,實施改革開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正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集中體現。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理論的指導下,我們纔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年黨史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開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餘年來,我們的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可以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爲世界社會主義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贏得了全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以史爲鑑,方能做到行穩致遠。百年黨史,百年輝煌,源於我們始終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始終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總結,也是成功的經驗。如今,站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這一新徵程的新起點,我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必須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昂首闊步走下去。

以史爲鑑,開創未來。我們要從百年黨史中汲取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共產黨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改革開放來之不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來之不易、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徵程來之不易,讓我們更有信心、更有底氣、更有決心、更有幹勁去不斷書寫新的歷史輝煌。(鄧尤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