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香港)發佈研究報告稱,中國生物科技服務(08037)目前市值約2億美元,而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臨牀階段CAR-T可比公司市值區間爲12億至22億美元,在納斯達克上市的CAR-T可比中國公司目前市值約爲56億美元。未來主要催化劑包括LY007的1期臨牀結果。

報告中稱,奕凱達在中國獲批上市,利好CAR-T細胞治療產業整體發展。國家藥監局於2021年6月22日正式批准復星凱特靶向CD19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阿基侖賽注射液)的新藥上市申請,用於治療既往接受二線或以上系統性治療後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LBCL)成人患者。據報道,奕凱達每袋定價約爲120萬元人民幣(或20萬美元),價格低於美國(約37萬美元)和日本(約31萬美元)。

儘管CAR-T作爲定製產品單價較高,但該行認爲此次奕凱達獲批體現了藥監局爲應對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對創新療法和藥物的支持立場。目前國內進行到臨牀後期的CAR-T細胞治療管線包括:1)藥明巨諾-B(02126)的JWCAR029(21年上半年獲藥監局BLA受理);2)科濟生物的CT053(2/3期臨牀進行中,或22/23年在中美兩地分別遞交BLA);和3)信達生物(01801)的IBI326(關鍵性2期臨牀進行中,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骨髓瘤)。

該行表示,推動差異化的CAR-T管線至臨牀階段。公司首個CAR-T細胞治療管線LY007已於1月21日獲國家藥品審評中心臨牀批准。LY007是一款具有差異化的CAR-T細胞治療藥物,此次將啓動復發難治的B細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臨牀研究。據美國《科學轉化醫學》發表的研究,LY007靶向CD20並採用結合全片段OX40共刺激信號設計,可增強對腫瘤的細胞毒性以及在免疫抑制的腫瘤微環境下維持治療功能。基於獨特作用機制,公司認爲LY007具有在實體瘤中獲得正面信號的潛力,而現有絕大多數CAR-T細胞治療對實體瘤無顯著療效。

報告提到,公司新冠檢測在21年一季度繼續推動業績增長。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約11倍並取得2700萬港元淨利潤(而去年同期淨虧損2500萬港元),主要受惠於中國香港新冠檢測業務驅動,如機場快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