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進擴張,會否“消化不良”

“裝房子,買傢俱,來居然之家。”在剛剛過去的6·18年中購物節中,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攜手演員景甜直播帶貨,使得居然之家全國門店銷售額突破79億元。

然而“亮眼”的數據背後,居然之家對賭壓力“攀升”。2019年底,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上市,彼時居然之家董事長汪林朋等承諾,2019年至2021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0.6億元、24.16億元、27.19億元。實際上,2020年居然之家扣非後淨利潤爲12.98億元,與承諾業績相差甚遠。6月14日,居然之家發佈公告稱,把2020年的業績承諾調整至2021年。這一次,居然之家能否達標?

在這一背景下,居然之家計劃在2021年新開業不少於70家門店。在去年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下降的情況下,居然之家“大舉擴張”,錢從哪裏來?現金流又是否跟得上?

業績對賭“失敗”

居然之家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以家居爲主業,大消費爲平臺的大型商業連鎖集團。2019年底,居然之家“借殼”武漢中商實現上市。然而上市至今,公司股價下跌,市值蒸發超過200億元。

與此同時,居然之家還因2020年未完成業績承諾,面臨對賭壓力。

居然之家財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9.93億元,同比下降約2個百分點;淨利潤則同比下降56.81%爲13.63億元。

對於業績下滑原因,居然之家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家居行業深受影響和衝擊,直接導致營業收入減少21.61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減少12.77億元。

由於業績大幅下滑,導致居然之家未完成當年的業績承諾。

2019年12月,武漢中商通過發行股份,作價356.5億元購買居然新零售100%股權。彼時汪林朋、居然控股、慧鑫達建材三位業績承諾人承諾,交易完成後,居然新零售在2019年至2021年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0.6億元、24.16億元、27.19億元。若居然新零售在業績承諾期內累積實現淨利潤低於承諾淨利潤,汪林朋等人及相關企業將進行補償。

實際上,2020年,公司實現扣非淨利潤12.98億元,與承諾淨利潤相差11.18億元。2019年至2020年連續兩年內,居然之家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合計爲34.15億元,與承諾淨利潤44.76億元相差超過10億元,未完成業績承諾。

6月14日,居然之家發佈公告稱,擬對業績承諾事項進行調整,將業績承諾期延後一年至2022年。即調整後的業績承諾期爲2019年、2021年和2022年,承諾期內的承諾業績未變,分別爲不低於20.6億元、24.16億元、27.19億元。

居然之家對中國新聞週刊回覆表示:“根據證監會公開發布的相關指導意見,公司對業績承諾事項進行調整。公司無需進行補償。”

中國家居設計產業互聯網分析師王建國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與正常IPO相比,雖然企業能通過“借殼”快速登陸資本市場,但同時也會有一定的風險,尤其是業績對賭壓力。

逆勢擴張

從承諾業績來看,2021年的扣非淨利潤目標爲24.16億元,比2019年的目標值20.6億元多3.56億元,增幅爲17%。實現這一增幅,顯然面臨較大的考驗。

王建國認爲,“目前居然之家在業內不是第一名,是第二名,如果戰略不具備主動性,不具備比第一名更好的條件,很可能難以完成目標。”

對此,居然之家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公司計劃2021年新開業不少於70家門店,新簽約不少於90家門店。”

居然之家主要通過直營和加盟模式開展賣場建設和擴張。其中,直營模式是指通過自有或租賃物業自主運營家居賣場,收入來源爲向商戶收取的租金、物業管理費、市場管理費及廣告促銷費等。加盟模式是指公司與加盟方簽訂加盟協議,授權加盟方使用“居然之家”的商標與商號等資源開展經營的商業模式,營收來源爲加盟管理費。

2019年,居然之家經營了355個家居賣場,包含92個直營賣場及263個加盟賣場。到了2020年底,其家居賣場增加至382個,其中直營賣場90個,加盟賣場292個。相比之下,居然之家直營賣場略有減少,而加盟賣場大幅增加。

然而,從公司財報來看,直營賣場的租賃及其管理收入一直是其主要營收來源。2018年-2019年,居然之家租賃及其管理收入均佔總營收的八成以上,2020年,租賃及其管理業務仍給公司貢獻了超過六成的營業收入。

在王建國看來,直營賣場減少,加盟賣場增加,表明居然之家正在由一個偏重的模式向偏輕的模式轉換,在進行品牌輸出,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展方向。只收加盟費,表明居然之家沒有掌控入駐門店重要的銷售額。直營雖然前期投入大,對營收、GMV等可把控得更多一些,但如果加盟店以後不賺錢,很快也會從居然之家的財報中反饋出來。

王建國表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加盟商除了有居然之家的品牌,有沒有成熟、標準的管理運營機制,如果沒有,加盟模式的可複製性就較差,每個加盟門店可能就是一個‘雷’。”

居然之家的加盟模式可分爲委託管理加盟及特許加盟兩種,對委託管理加盟,公司將委派總經理、財務經理與業務經理進行管理。對特許加盟店,公司則通常不會派駐管理人員。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居然之家的投訴有463條,不少消費者表示居然之家退貨、退款難,售後服務較差。

王建國認爲,“如果是一兩個門店出現問題,還能夠可控,公司應該儘快處理、解決。如果大面積出現,那就有問題了。”

大材研究首席分析師鄧超明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隨着門店數量增多,居然之家的管理壓力會更大,包括新店團隊的打造、盈利能力、客戶服務等,都需更加重視。

現金流“承壓”

與此同時,對於“大舉擴張”的居然之家而言,其資金鍊的壓力也將進一步凸顯。

去年受疫情影響,家居、百貨等行業遭到衝擊。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我國傢俱類零售總額爲1598億元,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總額爲1749億元,同比下降2.8%。

在此情形下,居然之家業績下滑,公司及其母公司還面臨資金壓力。

居然之家全稱爲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爲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居然控股”),持有其39.35%股權。汪林朋通過持有居然控股超90%的股權,爲居然之家的實控人。截至2020年底,汪林朋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持有居然之家約57.1%股權。

財報顯示,去年居然之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0.55億元,同比下降近8個百分點。

2020年底,居然之家以7.06元/股的價格,向小米、阿里巴巴、百年人壽等23名投資者非公開發行5.09億股公司股份,合計募集資金35.95億元。其中,公司擬投入10億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約佔募資總額的三分之一。

此外,居然之家的母公司——居然控股的日子也不好過。

Wind數據顯示,2020年,居然控股實現營業收入108.68億元,同比增長15.08%,實現淨利潤14.23億元,同比下降49.56%。淨利潤下滑之外,居然控股曾多次“借新債還舊債”。去年5月到今年6月中旬,居然控股累計發債4次,合計募集資金21.5億元,其中20億元用於償還公司債務,1.5億元爲補充流動資金。

居然控股2021年一季報顯示,總資產爲769.76億元,總負債爲523.6億元,資產負債率爲68.02%,較2020年底上漲近14個百分點。

鄧超明對中國新聞週刊分析表示,從財報來看,居然之家大多商場的整體出租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能對運營起到一定支撐。新簽約與新開業基本是加盟店,合作方負責投入。“但每年數十家門店做改造裝修、大消費項目投資等,尤其是在賣場基礎上形成建材超市等多個業務板塊,增加了資金需求。”

王建國認爲,居然之家面臨資金壓力是一方面,真正大的風險在於,居然之家在行業及其所處的細分領域,有沒有做好前期的規劃和準備——與新零售的融合是否順利,在市場上能否保持快速發展。“一旦稍微跑偏,企業就會有危險。”

轉型成效待考

在線下門店的擴張之外,居然之家開始發力線上,向數字化轉型升級。

6月1日,居然之家推出定位本地化的家居零售平臺APP——“洞窩”,囊括沙發、定製傢俱、衛浴等全品類家居建材產品。居然之家介紹,消費者可以直接在洞窩APP上下單交易,也可以到最近店面深度體驗後再做消費。

“居然之家開發洞窩APP是爲了更好地服務C端用戶,賦能B端商戶,真正的從消費者和商戶痛點出發解決問題。”居然之家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洞窩APP在內測階段,產品關注於用戶創新的體驗路徑上,跑通用戶所有場景,真正的重構用戶進店,離店,在線等場景體驗。

此外,去年至今,居然之家“牽手”直播帶貨,其董事長汪林朋在去年雙十一和今年6·18期間,兩度現身直播間,出鏡帶貨。

“直播已經成爲公司獲取前段流程的重要抓手。”居然之家對中國新聞週刊表示,未來,居然之家新零售將不斷強化線上電商運營、直播營銷、新媒體傳播等運營矩陣和線下賣場全域渠道整合能力,讓居然之家和品牌的合作突破原有賣場合作邊界。

在王建國看來,線上線下融合,不僅是居然之家,也是整個行業十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他指出,無論是紅星美凱龍,還是居然之家,它們的核心模式是商業地產模式、收租模式,直接客戶並不是終端的消費者,而是中間的經銷商。“線上強調去中間商,而線下主要是以經銷商爲主,本身是一個戰略性的矛盾,這是一時半會改變不了的。”

由於家居行業存在非標、高單價、重體驗、重交付等特點,品牌對線下經銷門店有較強依賴,互聯網對中高端家居領域滲透率較低,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爲,目前家居企業做的線上佈局更多的是引流作用。

鄧超明表示,商場做自己的電商平臺有很多年了,但幾乎沒有能與阿里、京東相媲美的平臺,有些甚至已經放棄。“只有守住甚至擴大流量池,讓商戶看到價值,流通平臺的優勢纔會得到鞏固。”

居然之家稱,獲取線上流量只是居然之家佈局線上的目的之一。融合線上優勢和線下體驗的“線下電商時代”已正式開啓,居然之家正在運用線上流量反哺線下市場,搶佔線下電商新機遇,引領家居行業數字化轉型。

但成效如何,還有待時間檢驗。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