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正式卸任CEO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光譜 杜晨

來源:硅星人(ID:guixingren123)

地球最大的書店——亞馬遜,翻篇了。那個締造AWS傳奇的安迪·加西上任了。

今天(美國時間7月5日),傑夫·貝索斯——電商行業的元老,美國商界的傳奇正式卸任亞馬遜 CEO,並轉任執行董事長,操持公司重大戰略、收購,和新興非核心業務的發展。

對於放手 CEO 職位這件事,貝索斯曾經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十分欽佩同城老友比爾·蓋茨,那種將大權逐漸釋放給優秀手下的仙風道骨;另一方面,他又一度認爲沒有人比自己更適合指揮亞馬遜這艘他本人一手打造的大船,擔心接替者無法像自己一樣,令投資者、分析師、政客和公衆信服。

不過最終,貝索斯成功戰勝了自己心中的遲疑。他終於發現,經過多年的沉澱,最合適的人選其實就在他身邊。

新任亞馬遜 CEO 是安迪·加西 (Andy Jassy)現任雲計算業務 AWS 的 CEO,是一位24年亞馬遜老兵,也是貝索斯的親密戰友和“影子顧問”。AWS 的成績已無需盛讚。加西是雲計算領域的最重要領袖之一,而云計算也已經成爲這個時代最關鍵的商業引擎。

貝索斯之所以將交印的日子定在了7月5日,是因爲這是1994年亞馬遜正式註冊公司同一天。“擔任亞馬遜 CEO 是一項很重,也很消磨人的責任。當你承擔着這樣的責任時,你將很難有精力做其它任何事情。”

從今天開始,貝索斯終於可以有更多的精力,花在 Day 1 基金、貝索斯地球基金、《華盛頓郵報》,以及藍色起源 (Blue Origin) 公司和他熱愛的航天事業上了。大約15天后,他將和弟弟一起乘坐自己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製造的火箭一起去外太空環遊。而這也是藍色起源的第一次載人飛行。

貝索斯和亞馬遜的創立

傑夫·貝索斯於1964年出生在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原名 Jeffery Preston Jorgensen。他的母親於68年離婚再嫁,他跟了繼父改姓Bezos。

貝索斯從小就展現出對科學和技術的興趣,曾經自己組裝了一套警報系統安裝在房間。在佛羅里達州就讀高中期間,貝索斯因成績優秀曾獲評畢業生代表 (Valedictorian)、《邁阿密先驅報》銀騎士獎等。

他在自己的高中畢業生代表演講中大膽宣稱,未來有一天人類將會離開地球,前往太空,建立太空中的酒店和遊樂園,以及可以容納上百萬人居住的環地球殖民地。在他的夢想中,人類最終將完全離開地球,開始在宇宙中生存繁衍的下一篇章。而我們留下的地球,將會成爲一個巨大的“國家公園”。

儘管大學畢業後曾輾轉多個行業和公司,並最終在電商行業功成名就,貝索斯一直沒有忘記宇宙——這一少年時代的夢想。

當然,現實中的貝索斯更加……現實。與其那麼快就投入到殖民宇宙的理想當中,他更想要現在地球上紮下根來。這也是他從普林斯頓的物理系轉投計算機系的原因之一。

本科畢業之後,貝索斯曾收到英特爾、貝爾實驗室等知名公司的 Offer。不過,他還是選擇了 Fitel——一家爲投行開發通訊軟件的創業公司,主管技術,做到了開發部門和客戶服務部門的總監。

Fitel 後來黃了。他輾轉去了現在德銀旗下的 Banker‘s Trust,26歲做到了副總裁,到了當時剛創辦沒多久的量化對沖基金 D.E。 Shaw,30歲時就升任高級副總裁,主盯當時新興的互聯網行業。

在這家公司,貝索斯遇到了自己的研究助理,後來的妻子麥肯齊·斯科特 (MacKenzie Scott, 現已離婚)。

Scott 在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Toni Morrison,也將寫小說視爲自己的人生方向。雖然被導師評價爲最優秀的學生之一,但爲了養家餬口,Scott 還是去了對沖基金公司打工。

通過妻子,貝索斯對圖書行業有了更多的瞭解。而自己專精的互聯網行業,讓他也開始對創業這件事蠢蠢欲動。1997年,貝索斯偶然進入了一個網站。上面的數據令他驚呆:互聯網的使用人數正在以每年2300%的速度爆發增長。第二天,他就坐上了一架前往洛杉磯的飛機,參加美國書商協會的年度大會,瞭解到了又一個令他欣喜的結果:主流書商在當時認定電子書會是未來趨勢之一,並已經着手將旗下圖書電子化備檔。

貝索斯的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未來的亞馬遜的雛形。他的第一個正式創業項目將會專注於圖書電子商務,從紙質書做起,並且時刻爲了電子書的流行做好準備。

貝索斯選擇了離職。1994年的美國國慶節,他和妻子飛到了得克薩斯州,從繼父那裏借走了一輛雪佛萊 SUV,直衝西雅圖——雖然他也考慮過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等地,但他更希望自己的新公司坐落在西雅圖,像軟件時代的微軟一樣,在互聯網時代獲得巨大成功。

在這場橫跨美國的短途旅行當中,因爲貝索斯忙於製作商業計劃書和溝通搬家、新公司註冊等相關事務,麥肯齊主要開車。一開始他想用 Cadabra 這個著名的魔術咒語給公司命名,結果被律師取笑。後來換成了 Amazon,官方說法是世界最長河流的名字和未來的世界最大電商公司很匹配。其實還有一層原因,是當時的互聯網各種目錄都按照字母表排列,以 A 開頭的公司更容易排在前面。

那一年7月5日,亞馬遜公司正式註冊。就靠圖書電商這一項核心業務,亞馬遜就在創辦三年後的1997年5月成功上市。當時投資分析機構和媒體並未完全看清互聯網的趨勢,對亞馬遜的營收能力和未來前景多有批判,但貝索斯堅稱,互聯網的增速極快,亞馬遜將毫無疑問超越 Barnes & Noble 等傳統書商。

上市之後的十年,亞馬遜在前期過的並不好,一度瀕臨破產,而這很大程度是受到世紀之交的互聯網泡沫的影響。即便如此,貝索斯仍然堅定地帶領公司投身於在他看來屬於互聯網未來趨勢的新業務,比如2002年推出的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的雛形是 Merchant.com, 這是亞馬遜爲其它想要轉型電商的零售類公司開發的電商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E-commerce as a service)。通過這項服務,零售公司開發和運營自營網店的成本降低,可以專注於提供產品和客戶服務,讓亞馬遜去做所有的技術開發運維類“重活累活”。特別是服務器方面的運維,交給亞馬遜的數據中心即可。

AWS 的早期 Logo 如下圖:

左邊的一個個小方塊代表“Building Blocks”,意爲 AWS 爲商家提供便捷、模塊化的技術服務。而我們熟悉的亞馬遜 Logo 當中的“笑臉”元素,實際上並非笑臉,代表的其實是亞馬遜成功“渡劫”互聯網泡沫的低潮後,愈發優秀的業績表現。

今天的 AWS 已經成爲雲計算領域絕對的全球領導者,在整個亞馬遜架構當中的角色格外重要。而 AWS 的強勢發展,即將接任亞馬遜 CEO 的安迪·加西功不可沒。

安迪·加西

在 AWS 正式成爲一塊獨立業務之前,亞馬遜作爲一家大科技公司已經遇到了大公司普遍存在的問題:招的人原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業務的發展卻沒有獲得匹配的增長。

貝索斯要求加西去給出整改方案。加西發現亞馬遜項目團隊的大部分開發時間都花在了“造輪子”這件事上,爲每一個項目開發需要的存儲、計算和數據庫,結果很多項目無法按期交付。

在2003年,加西和一衆高管到貝索斯家開會。會上他提議,亞馬遜應該讓技術基礎架構標準化,節約開發時間。更何況,當時亞馬遜做 Merchant.com 就是爲了吸引非技術型公司來用自己的服務。如果亞馬遜自己的團隊都不用,又怎麼能讓客戶信服呢?

貝索斯同意了。加西主張的這些東西,就成了後來的 AWS。

AWS 業務2002年正式成立的時候,是由1998年加入公司的 Colin Bryar 暫時領導。那段時間,亞馬遜高層內部關於誰來負責這塊新業務的討論,也持續了很久。

貝索斯最初想讓時任 CTO Allan Vermeulen 來領導 AWS,但 Vermeulen 屬於那種“怪胎”型選手(從他的領英資料也可以看得出來)——技術厲害但不是很願意直接操辦業務,不願意揹負業績壓力。

事實上,AWS 團隊的早期核心成員包括 Vermeulen、Bryar、Jeff Barr(現任 AWS 首席佈道師)等都對背數字這件事天生不感冒。一家科技公司的成功需要這樣的人,但只有真正的業務高手——像貝索斯,以及安迪·加西 (Andy Jassy) 這樣的人,才能真正率領公司。

2003年夏天,加西終於站了出來。

作爲這個新業務的早期員工,加西對 AWS 其實有很多系統化的想法。他認爲互聯網在未來一定會發展到一個高度先進和普及化的程度。屆時,更多的人和機構也可以從互聯網經濟當中獲益,即使他們對技術一竅不通,或者缺乏搭建像微軟、亞馬遜和谷歌等大公司的複雜技術架構的資源。而 AWS 應該爲這些人提供標準化的基礎架構服務。

在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初期,人們希望趕上潮流,奈何軟件開發的速度很慢,流程太長。縮短這個流程,降低軟件開發和分發的門檻,將成爲 AWS 收穫增長的制勝法寶。加西的這套思路在亞馬遜內部被稱爲“發明、發佈、重新發明、重新發布和循環往復”(Invent, Launch, Reinvent, Relaunch, Rinse, Repeat)——和今天科技行業非常熟悉的“快速迭代”策略異曲同工。

從某種角度來看,AWS 年度技術峯會 re:Invent 的命名,也是對當年重複造輪子這件事的一個“吐槽”。

加西和 AWS 早期核心團隊一起構思了 AWS 服務的基礎級核心部件應該由數據庫、存儲和計算這三大塊構成。這些核心部件,就是後來人們熟悉的 AWS EC2(虛擬機)、S3(雲存儲)和 RDS(分佈式數據庫)。

在管理方面,加西組建了一支由57人組成的 AWS 早期團隊,包括工程和商業背景的優秀人才,並且當時他們當中很多人都來自公司外部。就像“PayPal 黑幫”那樣,AWS 的早期員工後來也創辦了一些在企業級領域較爲成功的公司,比如 Twilio、Tableau和Pacvue 等。

在美國科技行業的一些知名大公司的高層內部存在某種非常特殊的核心高管培養暨未來 CEO 訓練制度。比如英特爾的 CEO 通常曾擔任前任或前前任 CEO 的 TA (Technical Advisor)。而在亞馬遜,我們從加西的身上看到一個類似的機制首次開花結果——這個過程花了27年。

加西1997年加入公司,在執掌 AWS 之前曾經做過貝索斯的“辦公室主任”。這不是一個純粹的祕書性職務,它帶有的意義更加豐富和遠大。

正因爲加西在 AWS 上的遠見卓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甚至到轉任 AWS 負責人之後,他都會陪同貝索斯出席每一次重要會議、做筆記和學習,並且參與一些公司重大事項的決策。

加西成爲了貝索斯的“影子”。這個只留給貝索斯最信賴員工的隱藏職位,加西是第一人。

加西成爲了今天我們所理解的雲計算理念的始作俑者,在過去的20年裏帶領 AWS 成長成爲亞馬遜旗下發展最快的業務。

2010年,亞馬遜電商業務全部遷移到 AWS 架構上。2012年,Netflix CEO 裏德·哈斯廷斯宣佈 Netflix 所有架構將會遷移到 AWS 上。同年,分析師預計 AWS 的年營收或將超過15億美元。

2015年,亞馬遜宣佈 AWS 實現盈利。當年第一季度收入15.7億美元,營業淨利潤2.65億美元,貝索斯預測 AWS 的年收入在50億美元左右。同年第三季度,AWS 的營業淨利潤就翻了一番,達到5.21億美元。年底,亞馬遜的銷售額達到了96億美元。Gartner 預測 AWS 的業務量是排在其後的14個雲計算服務商總和的十倍。

2016年第一季度,亞馬遜首次宣佈 AWS 的收入達到25.7億美元,淨利潤率6億美元,超越了北美電商零售業務,成爲了整個亞馬遜旗下利潤率最高的業務板塊。加西也從亞馬遜高級副總裁的職位升任 AWS CEO。

雖然之後 AWS 的增長率有所下降,但仍然連續多年保持了超過30%的業績增速,並且直至今天仍然穩坐雲計算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雖然不如貝索斯知名,加西仍然毫無疑問有着科技圈大佬的身份。此前微軟和Uber 曾經將加西作爲接任 CEO 的人選。

今年2月,貝索斯發佈致全體員工信,正式宣佈了自己的退休計劃和加西接棒 CEO 的消息。7月5日,亞馬遜公司註冊的27週年這一天,地球上最大的書店,終於翻篇了。

當然,正如這篇文章所呈現的那樣,今天加西所領導的亞馬遜,早已不是一家書店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