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是有條件的,或者說是具有中國血統,或者在中國居住滿五年,這是國際足聯規定的硬性條件。此外,歸化還必須得到中國足協的同意和認可。艾克森、李可當時屬於第一批,洛國富、阿蘭、蔣光太、費南多等屬於後來者。

外援爲何想被中國歸化?其實就是爲了名利雙收。歸化以後有機會代表中國隊參加世界盃,而他們在自己原來國家是進不去國家隊的。而且爲何歸化他們,長期合同和鉅額年薪,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大,可以查閱資料,是普通人很難想象的。現在的卡爾德克已經開始了歸化手續,估計深圳俱樂部付出也少不了,他們能夠在中國留下來大部分應該歸結爲錢的力量。

2將位置尷尬。一個是韋世豪一個是李可。韋世豪是一個優缺點同樣明顯的球員,優點是腳下技術好,速度快,邊路突擊能力強;缺點是情緒控制能力不強,容易上頭。李鐵的戰術思想,強調兩個邊路的突擊,韋世豪本應發揮更大的作用,但40強賽後四場,李鐵更信任跑動能力強的吳興涵,而且效果不錯。

到了12強賽,吳興涵估計還會是首選,但韋世豪應該也不會落選,他的突擊能力,對於國足的戰術豐富性,還是很有幫助的。李可在後腰位置上,競爭對手多,吳曦、金敬道可以用,蒿俊閔也能踢;而李可相比其他幾人,並沒有太多的優勢,而對抗上的劣勢,或許會成爲他留在國足的最大阻礙。

米盧當時帶領國足踢進世界盃,而當時卻沒有讓鄭智入選國家隊,這也成了鄭智的遺憾。但是米盧自己也不好過,那時候,相當一部分中國球迷和球員膨脹了,夢想小組出線,現實很殘忍,零進球淨吞九蛋,讓他們惱羞成怒,米盧就是替罪羊。

現在來看,第一次參加世界盃的中國隊場上表現真心不錯了,大部分人對他們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米盧是那個時候最適合中國隊的好教練,那時候的隊員非常自信,不怕逼搶動作從容。那麼李鐵會徵召鄭智參加12強賽嗎?

鄭智退出,中後場調度及組合問題突出。後防老化,回防失速,防守漏洞多,對方一個尋常進攻往往無法化解,出現人爲低級失誤,就造成失球。曾經的令人放心的後防大將,隨着年齡老去,轉身慢,速度起不來,將變爲後防失球大患!後防補強,迫在眉急。

但是個人認爲李鐵不會徵召鄭智了。一來年齡畢竟大了,隨着歸化球員的出現,中國隊目前可用之人並不缺,缺的是如何把這堆沙子捏到一起。二來,鄭智近來狀態並不是很好。三來資歷太老,有可能贏下李鐵的執教。中國人總是希望出現一個可以帶動整個團隊的英雄,在資源整合方面重視不是很夠。男足如此,企業也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