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國防報

“馬羅島”號兩棲攻擊艦

據韓媒報道,韓國海軍第二艘兩棲攻擊艦“馬羅島”號於6月28日在韓國鎮海基地正式服役。該艦是獨島級兩棲攻擊艦二號艦,以韓國南端島嶼馬羅島命名。它的加入,將提升韓國軍隊的兩棲登陸作戰和遠程兵力投送能力,同時爲其航母發展奠定基礎。

加快發展兩棲作戰力量

韓國海軍兩棲部隊是在美國的扶持下發展起來的,其前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海上保國隊”,後改稱“海岸警備隊”,並在此基礎上成立海軍陸戰隊,美國爲其提供了大約40艘退役的兩棲戰艦。

20世紀70年代,隨着經濟發展以及爲擺脫對美軍的依賴,韓國提出“自主防衛”思想,加快軍隊建設步伐,兩棲作戰力量得到迅速發展,總兵力達到2.7萬人,擁有大量坦克裝甲車輛和武裝直升機。與此同時,作爲航渡載具的兩棲戰艦卻不堪重負,韓國遂決定依靠迅速崛起的國內船舶製造業建造國產兩棲戰艦。

20世紀90年代,韓國先後建造了4艘高峻峯級坦克登陸艦代替美國援助的舊式登陸艦。這是一種傳統的艏開門型坦克登陸艦,滿載排水量4200噸,一次可運載十餘輛主戰坦克、200名士兵。另外,韓國還新建了7艘400噸級波浪級登陸艇、20餘艘氣墊登陸艇,並從俄羅斯引進海鱔-E型氣墊登陸艇等兩棲戰艦。2007年,韓國又開工建造了4艘天王峯級坦克登陸艦。該級艦滿載排水量超過7000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坦克登陸艦,採用封閉式艦艏,通過直升機和氣墊登陸艇實施登陸作戰。

隨着海外利益擴張,韓國急需加強遠距離兵力投送能力。爲此,韓國海軍提出發展萬噸級LPX兩棲攻擊艦計劃。2005年7月12日萬噸級LPX兩棲攻擊艦首艦“獨島”號下水,2007年6月服役。這是韓國第一艘採用直通甲板設計的大型水面戰艦,能同時起降多架武裝直升機和突擊運輸直升機,還能搭載氣墊登陸艇。按計劃,該項目還將建造第二艘兩棲攻擊艦,但隨着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這一計劃被延後,直到2016年二號艦“馬羅島”號纔開工建造。該艦於2018年5月下水,今年6月28日正式服役。

提升兩棲作戰能力

雖然“馬羅島”號是“獨島”號的姊妹艦,但與後者相比,其雷達電子設備、導彈防禦系統得到顯著提升,螺旋槳、艦載升降機等設備實現國產化,整體作戰能力和可維護性更高。

“馬羅島”號滿載排水量1.9萬噸,艦長200米,寬32米,喫水6.5米,比意大利“加里波第”號輕型航母和日本大隅級兩棲船塢運輸艦還要大,運載能力更是大隅級兩棲船塢運輸艦的兩倍。該艦最大航速達到23節,在18節航速下標準航程爲1.9萬千米。

“馬羅島”號採用輕型航母使用的直通甲板設計,可供2架直升機同時進行起降作業。另外,該艦還進一步加固飛行甲板,滿足MV-22“魚鷹”大型偏轉旋翼機起降,提升其航空突擊運輸能力。飛行甲板下面是艏艉貫通的機庫甲板,可搭載10架直升機,主要是美製“海鷹”直升機和韓國“完美雄鷹”直升機。機庫甲板下方是車輛甲板和塢艙,可裝載10輛主戰坦克、7輛兩棲裝甲突擊車和2艘氣墊登陸艇,1艘氣墊登陸艇一次能運送1輛主戰坦克或4輛兩棲裝甲突擊車,從艦艉艙門處泛水入海,駛向登陸點。此外,全艦還能搭載700名海軍陸戰隊員,也可運送其他軍用車輛和物資。

與“獨島”號相比,“馬羅島”號的最大變化是艦島。其位於甲板右側,外觀緊湊,橫截面呈倒“V”型,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艦島上安裝的雷達電子設備得到升級。其中,“獨島”號上安裝的SMART-L型三座標雷達被更先進的EL/M-2248 MF-STAR多用途有源相控陣雷達代替,以提升對空目標探測效能。該雷達能夠對250千米處的空中目標和25千米處的掠海目標進行跟蹤,分辨率和抗雜波能力甚至強於美軍“宙斯盾”系統的SPY-1D相控陣雷達。另外,艦島前桅頂部的MW-08三座標對海搜索雷達也被國產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代替。

除電子設備外,“馬羅島”號的武器系統也實現了升級換代。“獨島”號主要裝備荷蘭“守門員”近防炮和美製“拉姆”近程艦空導彈系統。“馬羅島”號的艦艏右側和艦艉左側分別安裝1座美製“密集陣”MK15近程炮,艦島後部的航空艦橋頂部安裝1座8單元K-VLS垂直髮射系統,主要發射“海弓”近程艦空導彈,射程20千米左右,採用被動雷達引導+紅外成像導引頭雙模製導,可更精準地攔截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由於“海弓”近程艦空導彈尺寸很小,被放置在四聯裝的垂直髮射箱內,發射箱可直接裝填在K-VLS垂直髮射單元中。這樣一來,一座8單元K-VLS垂直髮射系統總計可裝填32枚“海弓”近程艦空導彈,且具備齊射能力,有效提升了該艦的抗飽和攻擊能力。另外,K-VLS垂直髮射系統還可發射韓國海軍裝備的“紅鯊”反潛導彈、“玄武-3”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等。

承擔“準航母”職能

作爲一艘兩棲攻擊艦,“馬羅島”號並非像日本“大隅”號兩棲攻擊艦那樣,可搭載F-35B短距/垂直起降戰鬥機,儘管如此,韓國對該艦仍寄予厚望,將其定位從兩棲作戰擴展到近海支援、遠海巡邏。未來,該艦還將擔任艦隊主力,承擔“準航母”職能。

支援兩棲作戰。兩棲作戰是“馬羅島”號的本職工作,該艦可以使用空中和水中載具將陸戰隊員和坦克裝甲車輛運送至灘頭陣地,並派出直升機支援地面作戰。在與美軍聯合作戰時該艦還將充當海上平臺,爲直升機等提供支持。

實施海空控制。服役後,“馬羅島”號將加入韓國第一支遠洋戰略機動艦隊——第七機動艦隊,並擔任旗艦,執行近海作戰和遠海巡航任務。它的加入,將使該艦隊獲得更強的海空探測能力、航空作戰能力、反潛反水雷作戰能力和支援保障能力。

遠程兵力投送。2014年12月1日,韓國國防委員會通過《有關韓國軍隊參與海外派遣活動的法律案》,擴大海外派兵範圍。“馬羅島”號可以運送人員、重型裝備等至海外任務區,併爲其提供作戰支援和後勤支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