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找房源 照片實景大不同?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原標題:受傷的總是姚勁波

文/侯燕婷 馮曉亭 編輯/饒霞飛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7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一則公告中,對互聯網領域22起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其中之一便有騰訊收購58股權案。

“姚勁波流年不利。”這是網友對於這位互聯網老人的感嘆,近年來,姚勁波的期待總與事情最終的發展不同。

在互聯網的這條路上,58同城CEO姚勁波走得並不順利,58同城成立於2005年,好不容易2013年在紐交所上市,但在2020年9月,58同城完成私有化後退市。

退市前後,姚勁波將58同城旗下業務之一的58到家,更名爲天鵝到家,並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爲紅杉中國。融資後,58到家公司持股76.7%,是公司的大股東。

7月3日,天鵝到家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招股書,尋求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爲“JIA”,由摩根大通、瑞銀集團、中金公司擔任主承銷商。一旦衝刺成功,天鵝到家有望成爲國內“家庭服務平臺第一股”。據AI藍媒彙報道,一位知情人士稱,天鵝到家尋求約30億美元的上市估值。

不過,姚勁波再度赴美敲鐘的事情可能還有很多變數。“在滴滴赴美上市後被審查這個關卡,天鵝到家上市也存在類似的數據安全問題,未來存在不確定性。或因體量小,受到衝擊相應也小一些。”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燃財經表示。

今年4月,58同城旗下另一個業務板塊“安居客”,也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姚勁波對此寄予厚望,但如今過去三個月有餘,仍沒好消息傳出。

反倒是姚勁波在微信朋友圈控訴貝殼找房“壟斷”,引發的關注更多。不少業內人士認爲,姚勁波此舉是爲安居客的上市造勢。一個多月後,貝殼找房董事長左暉因病去世,姚勁波之前的言論被網友翻出來痛罵。

“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曾讓人津津樂道,但近幾年,圍繞着它的更多是爭議。網友調侃其爲“騙子集中營”,“你很難在58同城上找到真實的信息,不管是姚勁波自己一直推崇的‘真房源’,還是上面的一些招聘和二手轉買,都充滿了各種套路。”一位網友這樣吐槽58同城,“沒有火眼金睛,就儘量不要去58同城。”

這顯然不是姚勁波所願意看到的,姚勁波曾在媒體採訪時,提及自己創業的初衷,第一是創立一個平臺讓所有人(包括自己)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能利用平臺獲得幫助,現在看來,“幫助”這個願景,已經越來越遠。“防止被騙成了大部分用戶必備的技能。”上述網友笑言,現在的58系,更應該“幫助”那些被騙的人挽回損失。

關於姚勁波的爭議還有很多。他付諸心血的“反貝殼聯盟”,一路與貝殼對抗,卻始終處於下峯。如今貝殼風光無限,“反貝殼聯盟”已經土崩瓦解,就連左暉去世,姚勁波的社交平臺也被網友圍觀。

此前在互聯網掀起大討論的“996”,最早也是由姚勁波引發的,每次有相關的話題出現,網友同樣會去姚勁波的社交平臺圍觀。

但在創投圈,姚勁波的口碑還不錯,他也願意給年輕人機會。火星文化創始人李浩回憶,2013年10月31日,58同城在美國上市。姚勁波回國的時候,李浩和一些互聯網圈裏面的朋友給他準備了一個接風宴。飯桌上,聽聞李浩有離職創業的打算之後,姚勁波給了李浩兩個選擇,要麼去58,要麼去創業,不要讓他知道還有第三種選擇。最後,他還加了一句:“如果你創業,我就給你投錢。”

後來,李浩給姚勁波通了一個十幾分鐘的電話。“我跟老姚說決定創業。他說好事,你需要我怎麼支持?我說給錢就行,很直接。”火星創立後,李浩也順利拿到了姚勁波和黑馬基金牛文文的500萬天使輪投資。

“互聯網能放大每一個人的優缺點,何況是一位公衆人物。”一位業內人士這樣看姚勁波,“他一路走來的20餘年,並不容易,有功有過,功大於過,但他確實需要一些好消息,如果安居客或天鵝到家能夠順利上市,對於姚勁波和他的58同城而言,是一件好事,對於互聯網而言,也是一個好消息。”

IPO波折

前腳剛拆了安居客欲赴港上市的姚勁波,後腳忙不迭推着天鵝到家踏上赴美上市之路。

“天鵝到家”前身爲“58到家”,原爲58同城在2014年7月啓動的生活服務類項目,同年11月,58到家從58同城劃分出來並開始獨立運營。2020年9月,58到家啓動品牌煥新計劃,正式改名爲“天鵝到家”,如今,58到家持有天鵝到家76.7%的股份,是公司的大股東。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以2020年GTV(總交易額)計算,天鵝到家是國內最大的家庭服務平臺。招股書數據顯示,天鵝到家2020年的GTV達88.3億元,其GTV數據較行業第二至第五名四家公司GTV總額的兩倍有餘。

不過,縱然是“行業第一”,天鵝到家距離“一家獨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艾瑞諮詢數據顯示,國內家庭服務領域的市場規模2020年約9090億元,預計到2025年增加到2.12萬億元。2020年GTV不足90億元的天鵝到家,仍不及市場總量的1%。

“行業第一”的殊榮沒能爲天鵝到家的財報數據增光添彩。營收方面,天鵝到家在2018-2020年收入分別爲3.99億元、6.11億元、7.11億元;毛利分別爲5174萬元、1.59億元、2.78億元。

實際上,天鵝到家仍處於靠燒錢換增長階段。2018-2020年,天鵝到家銷售和營銷費用分別爲3.48億元、4.31億元、6.04億元。高企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很大程度上導致天鵝到家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2018-2020年淨虧損分別爲5.91億元、6.16億元、6.15億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淨虧損爲1.44億元。這意味着,在過去三年時間裏,天鵝到家累計虧損已接近20億元。

奔着“家庭服務平臺第一股”而來的天鵝到家,除了要正視自身的“流血”問題外,還要提防在美上市潛在的“破發風險”。畢竟今年不乏號稱“第一股”的中概股在二級市場備受冷落,接連迎來破發命運。

號稱“電子煙品牌第一股”的悅刻、“知識付費第一股”的知乎、“紐交所保險科技第一股”的水滴公司、“生鮮第一股”的每日優鮮……打着“第一股”宣傳旗號的公司,在今年美股二級市場大多遇挫。現今頂着“家庭服務平臺第一股”光環的天鵝到家,要赴美上市,也沒有那麼容易。

更重要的是,目前,中概股赴美上市處在風口浪尖,就在7月6日,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其中便指出,要加強中概股監管。這更讓天鵝到家的上市之路充滿不確實性。

與此同時,今年4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至今已足足3個月的安居客,也因“分擔58同城私有化交易所帶來的債務壓力”而備受質疑,至今沒有塵埃落定。

相關信息表明,58集團私有化過程,通過一筆16.5億美元的定期融資(爲期7年)及一筆8億美元的等值人民幣兩年過橋貸款融資撥資。而隨着安居客從58集團分拆,58集團的融資安排竟得到重組。

安居客招股書顯示,安居客同意分佔75%的七年期貸款本金及40%的兩年過橋貸款本金。也就是說,58同城這筆定期融資及過橋貸款的本金分別減少至4.1億美元及4.8億美元。因此,安居客的債務負債總額也由2019年年末的22.72億元飆升至2020年年末的156.6億元,負債率由2019年年末的17.49%飆升至2020年年末的92.74%。

除了天鵝到家和安居客外,姚勁波手上還有好幾家58系公司。

58同城當初共分拆出了7個獨立業務,即天鵝到家(原58到家)、快狗打車(原58速運)、轉轉、鬥米兼職、58同鎮、58同城大學、車好多。其中不乏一些已單獨獲得數輪融資的明星項目,在可預見的將來,這些公司亦會走向分拆上市的道路。而將一“大而全”的公司孵化和分拆出不同“小而專”獨立業務的做法,也是早有先例。

“京東已先後孵化和分拆出京東健康、京東物流、京東數科;阿里則分別孵化投資支付寶、菜鳥網絡、高德地圖、恒生電子、阿里雲、阿里健康等。58同城則分拆安居客、天鵝到家、快狗打車等。”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認爲,在細分領域開闢新的市場增量和新的行業發展紅利,可以成功走出一條多元化之路。

2020年58同城私有化之時,姚勁波曾公開表示,“整個公司退回來以後,我把公司的組織結構做了一次升級,從橫向分類信息平臺變成了3、5個垂直產業互聯網的平臺,獨立能夠走向資本市場,有獨立的管理團隊,而且在每一個產業都紮根足夠深。”

願景是好的,但現實還是比較殘酷,如今,安居客也好,天鵝到家也好,並沒有姚勁波想象中的美好。

“通過分拆天鵝到家上市,在不同細分行業建立戰略防線,同時需要通過資本市場可以解決經營市場戰略升級問題。”王赤坤也指出,以阿里、騰訊、字節、京東、百度、美團、58等爲代表的互聯網平臺,捕獲了行業紅利期,將互聯網平臺經濟推向高峯,如今,行業供給和消費都達到峯值,開始進入存量市場階段,行業進入門檻提高,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當下這些被分拆出來的業務同樣面臨着行業紅利消失、流量枯竭和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等困境。”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燃財經表示,“不管安居客還是天鵝到家,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58這種分拆動作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募集資金支持旗下這兩個板塊的發展,同時也是爲了實現所分拆板塊業務運營水平與流動性提升。預計接下來58還會分拆其他相對成熟或者有發展潛力的業務上市。”

58同城掉隊

作爲帶領着58同城上市和退市,以及分拆58系公司上市的背後操盤手,姚勁波創業至今已有21個年頭,是位不折不扣的互聯網骨灰級“老人”。

2000年初,新浪、搜狐、網易上市造富,互聯網創業浪潮開始,剛剛畢業一年的姚勁波,也從銀行辭職,南下創業。第一家公司,是以域名註冊交易爲主業的“易域網”,運營9個月之後,姚勁波將其出售給彼時的企業網絡應用頭部服務商“萬網”。

賺了人生第一桶金,姚勁波也加入萬網,擔任產品總監一職。任職不過幾年,姚勁波在萬網從產品總監升職到副總裁。期間,他還創辦了學大教育,2010年成功登陸紐交所,實現人生的第一次敲鐘。

當然,姚勁波的創業高潮應屬58同城。

與左暉租房被騙而進入房產中介行業相似,姚勁波1999年畢業開始北漂之時,也被房產中介騙過錢,“信息不對稱”讓他交出所有積蓄。如此經歷,加之對美國分類信息網站Craigslit年入數千萬美元的嚮往,2005年姚勁波創辦了中國的分類信息網站58同城。

2006年初,58同城便獲得賽富基金500萬美元的投資。然而,創業起步艱辛,國外商業模式無法完成本土化轉變是最關鍵問題,58同城在各大門戶網站燒錢打廣告,卻找不到有效的商業模式。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花光賽富基金追投的4000萬美元后,幾乎沒有收入的58同城差點死掉。

2008年5月,姚勁波去到賽富基金合夥人閻焱辦公室外邊,表達“已經發不出工資”的困境。姚勁波的不服輸最終打動投資人,資本市場解凍後,賽富基金在2010年4月拉着DCM中國給58同城投了1500萬美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0-2011年,58同城便完成了4輪融資,其中華平投資的D、E兩輪融資,金額總數便高達1.15億美元。這段時間,姚勁波花這筆錢跟趕集網搞廣告大戰,也正是此時花錢請的楊冪說出“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這一58同城的標誌性廣告語。

2013年10月,58同城在紐交所掛牌,募資1.9億美元。2014年,隨着騰訊以“流量加現金”的形式投資7.36億美元成爲58同城第一大股東之後,58同城開始併購擴張,先後收購駕校一點通、安居客、趕集網、中華英才網,成爲中國最大的分類信息網站,2015年營收增加185%。

然而,自2015年開始,58同城的營收增幅開始放緩。從2014年80.7%的營收增速,下降到2019年的18.6%,而到2020年第一季度,58同城營收首次虧損,同比下跌15.45%。而其股價,從2018年8月峯值的89.9美元持續下跌。

隨着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58同城面對着新老平臺的“圍剿”。2018年以來,58房產業務遭遇最大競爭對手貝殼找房,至今還有天貓好房、房多多等同臺比拼;而在線上招聘領域,分食市場者更多,智聯招聘、獵聘、前程無憂、BOSS直聘等鋒芒漸勝。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評價58同城的現狀,“互聯網流量池就是那麼大,58同城如果不能跳出流量思維,勢必面臨天花板。然而,要打開線下市場,尤其是在房產交易市場上分更大蛋糕,又必須燒錢,恐怕再難維持高毛利率。”

事實就是,58同城沒有放棄擴張。2018年以來,尤其是在“反貝殼聯盟”(“真房源聯盟”)的聲勢下,姚勁波似乎要不惜重金砸出房產業務的市佔率。2018年6月,姚勁波10.68億元入股我愛我家,將其納入“聯盟”之中;2019年8月,認繳2.92億元與同策、世聯行成立58愛房,至2020年12月又以3.57億元接盤後兩者股份;2020年4月,58愛房還5億元投資重慶房產中介“到家了”。

除了房產領域,2019年9月,姚勁波還以3億美元注資二手交易平臺轉轉,2020年3月,又用1.05億美元收購二手車電商平臺優信拍。

2020年疫情期間,面對投資者信心下降,還有做空機構的指控,58同城走到退市邊緣。姚勁波公開表示,“做這個選擇是不容易的。”58同城發起私有化的時間是4月2日,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在想會不會明天的市場更慘,會不會退回來以後,面臨的環境更惡劣。”

2020年6月15日,58同城宣佈簽署私有化協議。2020年9月7日,58同城以超過75%的投票審議通過私有化提案。繼2016年奇虎360之後,58同城成爲中概股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私有化公司,估值達到78億美元,交易估值約爲87億美元(約合617億人民幣)。不過,退市之時,58同城股價已較峯值的89.9美元/ADS跌去近四成。

事實上,58同城走在掉隊的路上,除了業績下降,在C端的表現更加明顯。

58同城是姚勁波遭遇“中介騙子”的經歷而來,如今,這個“神奇的網站”反而被消費者吐槽“都是騙子”。在黑貓投訴上,與“58同城”商家相關的投訴達6784起,雖商家全部回覆投訴,且已完成6276起投訴,但58同城的滿意度打分只有3顆星。消費者的投訴也多集中於虛假定價、受騙不賠付等方面。

2020年下半年,小風在58同城上找搬家公司,選中一家“優質商家榜”排名前三的公司。線上談好了價格,但第二天見面時候,臨時加價,並表示要按人頭200元收費。

小風對燃財經表示,“我和室友都是女生,收拾的東西很重,無奈之下給錢先搬家。當晚回來聯繫客服處理,好幾天都沒有反饋,最後是投訴纔給我退還200元。”然而,涉嫌欺騙消費者的搬家公司,58同城沒有處理,依舊是“優質商家”,“我給搬家公司打的差評竟然還被刪了。後來這事不了了之,但我卸載了58同城,再也不想用了。”

同樣遭遇欺騙的還有西安大學生小魚,大二時候,她在58同城找模特相關的兼職,有一家公司在線上表示,“日薪五百起步,工資日結。”於是,他們私下添加了微信好友,“微信上,對方開始忽悠說要交錢辦模特卡、拍形象照之類的,說好的活動一天就能回本。我稀裏糊塗交了2000元,後來才發現自己被騙,然而對方不願意退錢。”小魚找58同城客服,卻始終沒有給出任何處理結果,“我只能認栽,後來發現身邊同學也有過在58同城上找兼職上當的經歷……”

同樣的,姚勁波想跟貝殼找房挑戰的“真房源信息”,似乎也並未做到。廣州的小藍對燃財經表示,3月份,她通過安居客約看番禺區一個二手房樓盤,“起初我在鏈家看到的都是100多平米的大戶型,我買不起。看到安居客有80多平米的,我以爲安居客有獨家房源,中介也在線上跟我保證是真實房源,結果去到現場,對方告訴我並沒有小戶型,然後力邀我去看旁邊的樓盤。”小藍髮現,在鏈家聯繫某一中介之後,對方會單線跟進服務她,而安居客則不是,其他不同品牌的中介也會打電話過來,不堪其擾。

財新報道亦指出,過去三年,全國多地住建委、網信辦等監管部門曾多次通報58同城和安居客違規現象,主要涉及虛假房源氾濫、黑中介、上線小產權房和保障性住房以及涉嫌泄露用戶信息等問題,但類似問題在58平臺上屢禁不止。

爭議不斷

作爲中國互聯網界“前輩”,姚勁波一直是業內風雲人物,爭議自然也脫不了。

姚勁波的“成名戰”要追溯到2005年。當時中國互聯網關係信息中心發佈信息顯示,2005年被韓國企業搶注的中文域名“端午節。cn”,在不久後被國內人士以3萬美元購回。而文中所提到的“國內人士”,正是當時從萬網離職不久並創辦58同城的姚勁波。

雖然此事發生後也有網友質疑,“域名事件”從事起、曝光到購回,每個重要環節都有人積極發佈相關消息,其中蹊蹺耐人尋味。但無論如何,姚勁波因此一舉成名。

創辦58同城之後,姚勁波也沒脫離爭議。創辦公司初期單打獨鬥的姚勁波,後來經歷生死關卡艱難存活下來,開始反思認爲,“創業開始最重要的便是找人。”2011年與趕集網開展廣告大戰之時,姚勁波就開始他的“挖人大戰”。

在那段日子裏,四處挖人的姚勁波從當時競爭對手趕集網,挖來了現任天鵝到家CEO陳小華。爲了進一步“找人才”,姚勁波還通過參加電視招聘節目以招募員工,甚至還會因爲節目沒自己幾個鏡頭,而反覆琢磨觀衆喜歡看什麼。

然而,“最愛挖人”的姚勁波也被員工控訴爲“剝削者”。

可以說,“996”第一次熱議就由姚勁波挑起,58同城也是第一個公開實行996工作制的互聯網公司。2016年,58同城因宣佈開展“全員996工作制”,而遭到員工的強烈抵制,戰火不斷升級,就連姚勁波的微博評論區也一度被聲討“996”的聲音淹沒。

“996事件”後,由於不斷有新的公司跟進和相關消息頻出,姚勁波和58同城相關抗議也逐漸趨於風平浪靜。原本以爲姚勁波與“員工”的來往能就此告一段落,但近年來與58同城內部一回回相關的“裁員風波”,就沒歇過。

在被稱爲互聯網寒冬的2019年,姚勁波在公司年會上承諾“不裁員”,但當年9月,一封“將在年底前降級或者請走10%的副總裁,其他級別也類似”的內部信在互聯網傳開了。不久,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洶湧而來,2020年初復工潮時,58同城內部傳出裁員。一時間,脈脈、微博等平臺均有內部員工曬出待崗協議,並透露58同城開始裁員。

而要論精彩,姚勁波與員工之間的故事,其實遠不如姚勁波的“反貝殼”故事。

2018年6月,正值貝殼找房成立2個月之際,姚勁波便發起“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我愛我家、中原地產、萬科物業樸鄰、麥田房產等行業大型房地產經紀公司都出場站臺,這也被業界稱爲“反貝殼聯盟”。

然而,“反貝殼聯盟”並不如姚勁波想象的牢固。2019年4月,21世紀不動產倒戈貝殼,全國近6000家門店成爲貝殼系,被視作“反貝殼聯盟”瓦解的標誌性事件。2019年8月,中環地產宣佈與貝殼找房達成業務合作,全國17個城市3000家門店也被貝殼收入麾下。

據媒體報道,2019年以來,爲了阻止更多中介公司接入貝殼系統,58同城不惜封殺“接貝者”,“二選一”爭端在中介行業愈演愈烈。

時至今年,姚勁波還是沒有停下“反貝殼”步伐。4月10日,姚勁波公開指責貝殼找房,朋友圈文案稱其“房產交易領域有更明目張膽的‘二選一’包裝成自願,強烈呼籲國家反壟斷罰款貝殼(即貝殼找房)40億元(4%標準)。”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貝殼找房還是58同城,競爭中“二選一”是雙方都使用過的手段,姚勁波此舉大抵是藉機操作,製造話題,推安居客分拆上市。

如今,左暉已去,姚勁波還會如何挑戰貝殼找房,不得而知。時年45歲的姚勁波,是最早那批互聯網創業者中,爲數不多仍活躍在一線的“大佬”。爲拯救不斷“過氣”的58同城,分拆業務上市也好,製造爭議話題也罷,姚勁波可能還要繼續努力。

參考資料

《58同城回爐重塑》,來源,《財新週刊》2020年第30期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文中小風、小魚、小藍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