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Apollo 未来3-5年内预计前装量产100万台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雷刚

来源:智能车参考(ID:AI4Auto)

汽车变革喧喧嚷嚷,究竟如何定义智能汽车?

是智能手机+四个轮子?

还是四个轮子+电脑?

在李彦宏看来,都不尽准确。

作为百度掌舵者,作为中国最早推动AI和自动驾驶研发的“厂长”,李彦宏说:

未来的汽车更像是机器人,或者是智能机器人的长相,会是车。

更加直白地说:

机器人就是车,车就是机器人。

李彦宏畅谈,新技术可以让汽车不像汽车,更像一个机器人,跑的比人快,还能听懂人的话,说的跟专业主持人一样好。郊区农场的苹果熟了,你可以让自己的汽车机器人跑去帮你取回来,不必自己舟车劳顿。

这种“汽车机器人”,除了近可以去郊区取蔬菜水果,远还能跟随人类移民火星。

至少现在中国登陆火星的“祝融号”,就是一辆车的样式。

百度创始人引用艾伦·图灵的名言:

这不过是将来之事的前奏,也是将来之事的影子。

交通变革背后的民生所系

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或者在近年很多场合……

李彦宏以交通为重点谈论未来的时候很多。

而这次大会现场,他也说到了背后原因。

交通在此之前,被更多当做经济现象,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引擎。

但李彦宏看来,交通背后有隐而未宣的重要民生挑战。

比如交通安全、交通拥堵,限行限购等,其实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如果能运用AI和自动驾驶等技术,实现交通的智能化变革,无疑能大大提升效率,推动更加美好的人民生活。

大会现场,李彦宏把百度的努力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造车,集度智能车已经在加速研发,2-3年内就会与大家见面。

第二层,RoboTaxi,安全、舒适,低成本的共享无人车。比如前段时间已经发布的Apollo Moon计划,推出了成本价48万的共享无人车,未来3年百度RoboTaxi要覆盖全国30座城市。

第三层,智能交通系统,除了更智能的车,百度也在不断拓展更智能的路,百度的ACE智能交通引擎,就是从交通全局展开的方案,颗粒度甚至到“绣花针”级。

李彦宏进一步畅想,现在我们有通信运营商、机场运营商,但在交通方面还没有系统级运营商。

这自然一方面跟交通的复杂性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之前技术能力无法对如此繁杂的数据实现在线化和机器学习化。

不过显然,百度认为是时候了。

李彦宏称,希望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数字城市运营的缩影。

即便没有明确百度在其中的角色,但就目前百度智能交通ACE引擎和其在自动驾驶的“国家队”地位来看,这种智能交通运营商的潜在角色,百度应该志在必得。

AI驱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最后,李彦宏也进一步拔高,指出AI能带来人类经济发展新模式。

他认为过去几百年间,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发展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保障,但未来几百年,科技的进步足以支撑人类回归到低碳社会—这也是最初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 AI正在帮助人类做出改变,并将在更多领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价值,比如AI助力下的生物计算为人类的生命健康谋福祉,比如通过AI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更早之前,百度也自己公布了行动路线——碳中和目标。

百度承诺到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

李彦宏感慨,一直以来都把探索人工智能视为星辰大海一般的征途。

而今天,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一个全新的人工智能社会即将到来。

AI技术与物理世界不同的人群、场景结合,让其不经意间融入到社会的脉络中,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也终将演变成为人与社会的˙一种“下意识”。

这不过是将来之事的前奏,也是将来之事的影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