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愷報道 這個意大利該怎麼吹?進四強已是超常,現在進了決賽,劍指冠軍。三場淘汰賽路徑各異,一次加時,一次點球,一次"半場幹掉"世界第一。

意大利點球送走西班牙,確有運氣成分和偶然因素,120分鐘的比賽裏,西班牙踢得更好,更主動,成功消解了意大利的小快靈新型控球。可點球大戰也是大賽實力的一部分,防守功力更是足球不可或缺的要素。贏者自有贏者的道理。

意大利否極泰來,以無緣世界盃換一次歐洲盃冠軍,值不值?西班牙則耗盡前四次歐洲盃半決賽全勝的好運,但恩裏克有紳士風範:"決賽支持意大利。"

意大利又回到過去?

意大利第四次殺進歐洲盃決賽,33場正式比賽不敗,再刷新隊史紀錄,逼近西班牙的35場紀錄。這場點球更應記錄爲平局,則意大利13連勝告終。意大利本屆歐洲盃打進12球(3+3+1+2+2+1),創出戰歐洲盃以來的單屆進球數量新高,此前是2000年亞軍的9球。同時,也平了意大利參加大賽的進球紀錄--2006年世界盃奪冠時7場12球(2+1+2+1+3+2+1)。

曼奇尼執教38場,28勝8平2負,勝率74%,意大利教練第一,隨後是波佐66%,薩基64%,法布里62%,維奇尼59%。曼喬其實只用了37場就得到28勝,平了裏皮用56場才達到的勝局數量,勝場歷史排名第5,身前是波佐95場63勝,貝阿爾佐特88場40勝,薩基53場34勝,維奇尼54戰32勝。曼喬時代進球91個,甩開薩基時代的90球,歷史排位第四。

曼喬接手一個無緣世界盃的隊伍,當時的FIFA排名是第20位,今年五月帶到第7位,進了歐國聯四強賽和歐洲盃決賽。曼喬的豐功偉績,除了一些硬數據,對意大利人思維的扭轉、攻防取向轉換的調整更讓人欽佩。曼喬絕不是跟風的拿來主義,在技術流遭遇阻礙時,也能用意大利人傳統的方式頑強抵抗,守到最後。

英格蘭名宿萊茵克爾屢屢陰陽怪氣,意大利淘汰奧地利時,他說,"意大利又回到過去了",意思是被動挨打只能招架。這次,他又評價:"只見鏈式防守啊!"藍衫軍的數據確實有點寒磣,控球率29.9%,傳球數差不多西班牙的1/3,陣型重心壓得很低,46.7米,鬥牛士則是55.2米。

意大利本屆賽事第一次控球率不如對手,第一次打逆風球,第一次要追着對手跑,以限制爲主而非本方建設。這是西班牙高超的傳控水平所致,對球路的判斷、對二分之一球的拼搶都處於上風。

萊茵克爾的言論不是孤例,輿論對意大利本場的普遍描述是:"迴歸歷史,以標準的意大利方式過關",也就是和前五場相反的方式。這本身沒什麼不好,反而說明曼喬軍團的全面和多樣性,主動被動都會踢。控不過你,就比細節,就不讓你打穿我。

西班牙更該反思自己的效率和準星問題,爲何坐擁七成控球率,只射正5次,僅比意大利多1次。一度,這場比賽的局面讓人想起2000年半決賽意大利打荷蘭,藍軍高接低擋顯得狼狽,但從未失去專注度,沒被打散。

曼奇尼給出他的回答:"標準意大利式勝利?我不敢苟同。現如今,所有球隊都重視防守,不獨意大利。我從沒說過意大利的技術進取足球一定要每時每刻都進攻,那樣肯定完蛋。所有隊伍都在攻守間求平衡。我承認西班牙的偉大,他們是控球、腳下玩球的大師,但我不承認意大利只在捱打只在防守,我們也有幾次破門良機,甚至絕對機會和西班牙差不多。不是嗎?"

多納魯馬"封神"

一句話,曼喬不承認"意大利又倒退了"等某些偏激言論。曼奇尼繼續談:"這是一場艱苦的熬人的比賽,西班牙踢得很好,我們踢得一般好。我們和前幾場是有不同,無法堅持住那樣的打法,可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賽前,我和全隊就有這樣的心理準備,西班牙是何等對手?我們都預見到比賽會很喫力,我們要受苦受難,做了相應的預案。"

"這就是很典型的互相鉗制、比拼意志的比賽。我們上半場不力,可下半場找到了正確梳理線條、連接幾個位置的方法。我認爲,從第46分鐘開始,意大利就沒有再被動,沒有給西班牙空間。功勞都是球員的,三年前,他們就相信能有今天。我們只差一場了。"

曼喬幾次換人變局,換下明顯不如斯皮納佐拉的埃莫森(左路打不出之前的地面配合),換上託洛伊打右後衛,讓迪洛倫佐改打左後衛,未見顯著效果,託洛伊防守奧爾莫很喫緊。再往後的換人,除了加固中場硬度和跑動(《米蘭體育報》選維拉蒂爲意大利最差),也爲點球大戰考慮,5個點球手有3個是替補出場的。

點球大戰比拼關鍵細節,多納魯馬封神!他沒有西班牙門將的左右移動跳躍干擾,每次都很鎮定地出場面對,精準判斷撲出奧爾莫和莫拉塔的點球,一左一右,而烏奈·西蒙只撲右路。《米蘭體育報》把前米蘭門將評爲球隊最佳,"沒想到他鎮定自若,也是個撲點球高手,讓我們想起2000年的托爾多。"

多納魯馬此前生涯遇到33個點球(最近的是淘汰比利時一戰,盧卡庫罰中),只撲出8個點球,成功率不及1/4,另有5個是主罰手踢丟,不算數。看來,他遇到尤文前鋒有心得,2016年意超杯化解迪巴拉,這次葬送莫拉塔。

多納魯馬錶示:"賽前,隊內特意準備了點球大戰。我和門將教練一起研究了西班牙點球手的特點,我是有備而來的。"他已參加大巴黎的體檢,歐洲盃後轉會,這屆賽事的表現看出,他還真對得起1000萬的稅後高薪。

"我沒被外界因素干擾,專心歐洲盃。球迷怎麼說,我沒工夫理會。我清楚意大利從什麼起點上路,也清楚我自己從哪裏來、想到哪裏去,我有自知之明。我的目標是成爲一號裏的最佳,和意大利拿一次世界盃冠軍,拿一次金球獎!"口氣不小,但22歲的年紀和首次大賽的表現着實不凡。

要知道,他還沒踢過歐冠,國家隊是他國際賽事的唯一大平臺。多納魯馬已經破了佩魯濟的連續不失球成績,意大利隊史裏僅遜於佐夫。因爲意大利防守得當,《米蘭體育報》說:"多納魯馬6場下來,真正的撲救也就6次。"

二老"越老越妖"

多納魯馬之後,《米蘭體育報》給中衛搭檔博努奇和基耶利尼都是7分高分,"教科書式防守,我們從未忘本。"莫拉塔那個進球,源自西班牙在中路無人防守接球做二過一配合,理應是意大利中場先來干擾,防線不應承擔主要責任。

博努奇越老越妖:"這是我職業生涯最困難的一場比賽。恭喜西班牙,他們踢得太棒了,也錘鍊了我們。我們都瞭解恩裏克,他經常有意外變招,所以這次也不太意外。我們再度表現出意大利足球的彈性和韌勁,懂得承受痛苦,和我們的人民一樣,在困境乃至絕境中殺出自己的生路。好了,現在還差一釐米,回國好好休養,決賽也要拿出和這場一樣的意志力,門前效率還要再高些。"博努奇最後喊話:"意大利53年沒拿過歐洲盃冠軍了,我們等得太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