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也使全球的经济遭到重创。在第一波疫情当中,不论是欧股还是美股,都出现了“断崖式”式下跌,跌幅惊人,在2020年3月左右,美国标普500(US500)下跌31.8%左右,德国DAX指数(DE30)下跌35%左右,法国CAC40指数(FR40)下跌33.3%左右,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AU200)下跌32.5%左右,经济形势一片萧条,失业率猛增,民航,餐饮,旅游等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不计其数的中小企业因疫情倒闭破产。

为了避免经济的进一步衰退,各国接连推出经济刺激方案,对于重点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对于民众则发放一些的救助金,以此来帮助企业和民众渡过难关。其中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就向特定的人群,发放了一定数量的救助金。众所周知,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部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面对疫情,全球的产业链出现停摆迹象,外部需求则渐渐放缓,而投资需求方面,在私营投资公司投资减少的情况下,也只剩下政府投资这一条路能走,所以消费需求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各国政府发放的标准和政策来看,救助金的发放呈现“少但广”的特点,即为救助金金额不算大,但是照顾到的民众很广。对于领到救助金的人,用这笔钱去投资或者储蓄的意义实在不大,所以大概率会拿着这笔钱进行消费。但这种措施对于政府的财政方面是一种负担,何况那些家底本身就比较薄的政府,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或者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对于那些家底殷实的政府来讲,对自身的影响可能就比较小,但是如果政府多次发放救助金,可能起到的效果就没有前几次那么好,而且还要重视对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除此之外,各国也出台了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企业解决融资和资金流动方面的困难,进一步刺激经济。

随着各国对防疫措施和刺激经济措施的出台,全球的经济得到初步的稳定,并慢慢地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第二波疫情又随之到来,不过有了第一波疫情的经验再加之中国的帮助,各国不论对于疫情的应对,还是对经济方面的举措都自如了许多,且伴随着企业和工厂的复工复产,更是为经济的稳定向上提供了保障。伴随着疫苗的大量投产,民众的大量注射,疫情仿佛对于世界各国的影响都在慢慢变小,人们仿佛又看到了曙光。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步入了后疫情时代,但伴随着印度疫情的失控,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出现,又为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了一层阴霾,且一些国家持续推行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增加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政策的放水提高了多国的债务,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负面溢出效益,也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基于目前的情况,对于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未来走向,能否大规模接种有效疫苗,是全球经济能否回归正轨的关键,但是受制于疫苗的产能,疫苗的分配,还有民众的接种意愿,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接种不平均,阻碍世界经济同步发展,产业结构的变革,各大经济体之间的分歧也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需要找到均衡且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以此带动全球经济的复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