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導帶領中國女排四位主力球員丁霞、張常寧、龔翔宇還有李盈瑩坐客直播間,主動和網友聊起中國女排的奧運備戰情況,以及在一些位置上的選人用人標準,讓很多球迷對她更加深了一份尊重和感謝,因爲這代表着郎導一直是胸懷坦蕩,在選人用人上,完全是根據比賽需要和球員們的即時狀態,而不是個人好惡,因此,郎導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給了球迷一個交代。

但是不知道爲了什麼,總有很多球迷喜歡抓住一個點揪住不放。比如,郎導解釋了在林莉和王夢潔之間,爲什麼最終選擇的是王夢潔。就有球迷又有意提出,爲什麼不去解釋一下選擇帶上劉曉彤的原因。甚至還把避重就輕這樣的詞也用在了郎導身上,大有不讓郎導自己說出自己在選人用人上有雙標的問題就不罷休的意思。不過,本人在這裏非常想對這部分媒體人和球迷說,在奧運日益臨近的時候,我們應該支持郎導的選人用人,而不應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和衡量郎導在她的位置上所做出的用人選擇。

正如很多球迷所說的那樣,慄垚雖然已經26歲,但是在女排國家隊層面上,還是個新人,如果有更充足的備戰時間,也許她有勝出的可能。但是留給大家的調整和磨合時間相對較短,曾春蕾也是臨時決定離開女排團隊,放棄東京奧運會的名額競爭,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在朱婷,張常寧都屬於正值當打之年,而李盈瑩又是新生代的代表性人物的前提下,在主攻位置上留一個有大賽經驗的老將,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再有一點,劉曉彤經過了肩傷手術,狀態調整也需要有一個過程。其實相對她在剛剛過去的排超賽季當中打打停停的表現,她的狀態已經處於明顯回升狀態。如果她的傷情能得到進一步恢復,相信體能師和醫療師也會告訴郎導,劉曉彤的技術狀態有可能還能有進一步的提升。在慄垚不能明顯體現出比劉曉彤更好的狀態,而這個位置上,又沒有一個更突出的新人有機會迅速成長的前提下,顯然留用劉曉彤是一個相對穩妥的選擇。再有一點。就是正如很多球迷發現的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劉曉彤可以像上個週期時的徐雲麗那樣,作爲一個知心大姐姐,幫助教練組給年輕球員們做一些心理按摩方面的工作,畢竟她是中國女排的老將,近些年中國女排的重要賽事她都全程參與。而且在女排教練組受到人員限制,只能去一名助理教練的情況下,劉曉彤的確有機會在比賽場上和比賽場外,發揮半個助教的作用。這也是其他的球員暫時還不具備的優勢。

有一部分球迷希望中國女排帶雙自由人,把林莉和王夢潔都帶上,把劉曉彤的名額給林莉。但是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說,帶劉曉彤都是帶了一名可以發球,可以攔網,可以偶爾上場頂一傳,變節奏的主攻,還是要強過帶雙自由人這樣的被動選擇。而且在場上處理一些困難球時,老將們往往能用抹抹吊吊的方法,把一些難以拿分的球變成得分,或者也可以用這種方式給隊友創造新一輪防反的機會。我們何必一定要抓住郎導帶劉曉彤去東京這一用人不放呢?大家去看看國乒的奧運模擬賽賽場上,年輕的陳夢和孫穎莎出現了多少波折,又遇到了多少新問題和新困難,也許就能明白,爲何在擁有朱婷、張常寧、李盈瑩的前提下,郎導還是想要給劉曉彤一個機會了。無論如何,老中青三結合的主攻線,相對來說都是更爲穩妥的主攻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