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針 灸

國家級名老中醫周德安以及周德安的學術傳承人李彬帶來了兩個救人無數的法寶——金針和火針,對多種常見疾病,比如腦卒中、肥胖、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等都有很好的調治效果,他們還推薦了幾組簡單易學的穴位按摩方法,幫助大家調氣虛,強身體!

金針是北京中醫醫院鍼灸科室的創始人王樂亭王老的獨門絕技。過去金針主要用於結核類的疾病,到了現在,金針還可以用於治療扁桃體疾病、甲狀腺疾病、頸部淋巴結核、免疫系統疾病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火針是該科室目前現在臨牀治療時最常選用的治療方式,具有溫陽散寒、益氣消癥散結的作用,對於腦卒中、肥胖、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等多種疾病都有很好的調治效果。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節目中三位火針的“護寶人”就通過它,分別擺脫了殘疾的命運、減輕體重恢復信心、遠離了痛不欲生的疼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通過火針擺脫殘疾的命運

第一位“護寶人”蕭叔叔是一位腦卒中患者,他患病時嘴巴歪、語言不利、意識模糊,不能行走,當地醫院認爲他康復的幾率不大,後來蕭叔叔到北京進行火針治療,第一個療程後就能下地行走。

李主任介紹,腦卒中是臨牀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症,從鍼灸科的角度看,腦卒中可以分爲中臟腑中經絡兩類。

中臟腑臨牀上證型分爲很多種,但終歸都是以矇蔽清竅爲主要表現;而中經絡臨牀上以氣虛血瘀爲多見。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所以針對中臟腑類型的腦卒中,周老在臨牀上更注重調元神之府——也就是腦,臨牀常用的穴位處方是四神方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而針對中經絡類型的腦卒中,周老認爲氣虛血瘀之根本是脾胃氣虛,因此以調脾胃爲主,臨牀常用的鍼灸處方是補中益氣方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但四神方和補中益氣方都是專業醫生臨牀扎針用的專業穴位組方,日常生活中,周老推薦以下兩種簡易穴位小組方,適合在家調理。

1.調元神之府的家用穴位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按揉方式:用指腹打圈按揉百會穴和神庭穴,一次按揉20下,每次五分鐘。適合高血壓、頭昏沉、腦袋不清醒的人。

2.調脾胃之氣的家用小對穴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按揉方式:

①太淵穴打圈按揉,一次20下,每次五分鐘。

②從足弓最高處向前推至太白穴處,停留按壓20下,再重複,注意力度適中,每次五分鐘。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通過火針成功減肥

第二位“護寶人”曾是一位肥胖患者,火針的治療不僅讓她減輕體重、改善了腹型肥胖(腰圍減掉4釐米),還讓她頭痛、失眠、臉麻、便祕的情況得到了改善。

在給她治療時,周老和李主任的主要思路就是調氣通濁、暢達陽明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專家常用的減肥組方里的穴位

而說到日常生活裏的自我調理,李主任指出要注重調氣,無論氣虛還是氣滯都可能導致痰溼血瘀的形成,從而進一步導致肥胖和其它相關代謝疾病的出現。

氣虛和氣滯家用調理方法

針對氣虛的情況,周老和李主任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捏脊的方法來進行調補。

肥胖人羣可以捏膀胱經的第一側線,不用捏全段,在第一側線上分佈着很多穴位,很多是跟消化代謝相關的。

第一側線怎麼找?肩胛骨內側角畫下來是第二側線,在第二側線和正中線(督脈這條線)之間的線叫第一側線。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臟腑功能不調的人,剛開始捏的時候會比較疼痛,可從每天10分鐘開始,逐漸建立耐受。

針對氣滯的情況,周老和李主任則教大家按揉膻中穴加蠡溝穴進行調理。按揉時注意要向逆時針方向轉,方可達到理氣之效。每個穴位20下爲一組,反覆五分鐘。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通過火針逐漸擺脫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第三位“護寶人”是一位曾飽受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折磨的患者,疼痛讓她無法入睡,痛不欲生。喫西藥效果不明顯,幾經周折開始進行火針治療,目前疼痛的情況明顯好轉,甚至都不用喫止痛藥了。

李主任告訴我們,從中醫的角度看,帶狀皰疹急性期和後遺神經痛期都常見肝經鬱熱肝膽溼熱的證型,這種情況均可以用火針治療。而周老也給大家分享了他在臨牀上常用的清利肝膽溼熱的穴位組合

每天捏背10分鐘,調氣虛、和臟腑!適合肥胖、高血脂等人羣調理

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能瀉火、清熱解毒;丘墟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可以瀉膽熱;行間是足厥陰肝經的穴位,能瀉熱,這三個穴位合在一起,去肝膽溼熱非常有效。

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可以按揉這些穴位來清熱瀉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