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球深觀察丨這個國家深陷亂局 美國絕對脫不了干係!

海地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7月7日凌晨在家中被槍殺,給本已動盪的海地安全和衛生局勢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海地政局近年來持續動盪,黨派間紛爭錯綜複雜,貧困和暴力犯罪等社會問題嚴重。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在海地異常嚴峻,疫苗接種工作尚未展開。

海地亂局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未來的海地將何去何從?

亂象一:幫派暴力

海地警方9日宣佈,至少有28人涉嫌參與刺殺總統若弗內爾·莫伊茲,其中包括26名哥倫比亞人和2名海地裔美國人。目前已有19名嫌疑人落網,3人被擊斃,6人在逃,警方正在尋找幕後指使者。

海地警察總長萊昂·夏爾:“我們需要犯罪證據,所有被查獲的材料,以及這些襲擊者的武器和設備來進行調查,實施刺殺的嫌疑人已經被逮捕,但是策劃這起行動的人還沒有找到。”

總統遇刺折射出的是海地錯綜複雜的政治紛爭和突出的社會治安問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援引美聯社的報道說,根據日前聯合國的一份報告,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最近幾周幫派和警察之間的衝突已經導致數千人流離失所。

海地國家人權保護網絡執行主任皮埃爾·埃斯佩蘭斯日前表示,今年到目前爲止,至少有278名海地人死於與幫派有關的暴力。皮埃爾說,海地的犯罪團伙控制了該國60%的領土,他們的權力對這個國家已經受損的民主制度是一個真正的威脅。

總部設在海地的人權分析與研究中心負責人傑迪恩·讓表示,黑幫幾乎完全控制了海地局勢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上個月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海地前所未有的暴力和隨之而來的流離失所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如社區一級的社會功能被破壞、家庭分離、寄宿家庭的經濟負擔加重、學校被迫關閉等等。

亂象二:無力“抗疫”

在社會暴力和民衆流離失所激增的同時,海地新冠肺炎病例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也在大幅上升。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7月8日的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海地記錄了65例確診病例和5例死亡病例,確診病例總數達到19172例,死亡人數達到467人。

美國廣播公司(ABC)4月的報道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一年後,海地在冷漠中等待疫苗。

但衛生專家一致認爲,這些數據可能被嚴重低估。無國界醫生組織海地小組負責人史蒂芬·多永日前表示,由於檢測能力不足,很難預測疫情在海地的蔓延。

史蒂芬·多永:“醫院需要額外的氧氣和牀位。而首都周圍不可預測的槍聲阻礙了對患者的治療,病人害怕去醫院。對於衛生工作者來說,躲避子彈已成爲家常便飯。” 

與此同時,暴力流血事件也阻礙了海地抗擊疫情的努力。位於首都太子港郊區的一個社區上個月成爲幫派槍戰的中心。6月底,在當地急救中心遭到攻擊後,無國界醫生組織被迫暫停了在那裏的工作,並疏散了工作人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海地代表布魯諾·梅斯說,暴力事件阻礙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其他組織向流離失所者提供基本援助的能力。

海地是世界上爲數不多的尚未開展新冠疫苗接種的國家之一。雖然已經加入世衛組織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但該計劃的一名發言人日前證實,海地尚未收到通過該計劃分配的近76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中的任何一劑。

據美聯社報道,海地衛生部總幹事勞雷·阿德里安在今年4月份提出過對該國缺乏適當儲存疫苗所需基礎設施的擔憂。

亂象三:黨爭

總統遇刺還引發了一場政治權力的鬥爭。

7月8日,由莫伊茲總統生前任命、原本應於7月5日接任總理職務的阿里爾·亨利對臨時總理克洛德·約瑟夫是否有資格接管海地政府提出質疑。

莫伊茲遇刺之前,海地議會長期處於停擺狀態,按照憲法應該第一順序接任總統職位的最高法院院長希爾韋斯特上個月因新冠肺炎去世,而莫伊茲新任命的總理亨利與在任總理約瑟夫並未完成權力交接。海地最高權力實際上處於“真空”狀態。

據埃菲社消息,當地時間7月9日,海地參議院已任命現任參議院議長約瑟夫·蘭伯特爲海地臨時總統,同時否決了臨時總理克洛德·約瑟夫的職權。

蘭伯特表示,仍在履職的10位參議員當中,有8位簽署了該決議,理由是在總統莫伊茲被暗殺前簽署的最後一項法令中,已任命亨利接替克勞德·約瑟夫成爲新總理,克勞德·約瑟夫應結束其總理職務。

專家:美國插手給海地“添亂”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孫巖峯認爲,此次海地危機實際上反映的是海地整個國家治理的失敗。另外美國對海地的干預也是海地亂局的一個重要原因。

孫巖峯“海地實際上是深深地印上了美國干預或者美國插手這樣一個烙印,這也是爲什麼暗殺事件之後,很多人都質疑美國在其中的角色。美國從1915年到1943年實際上是佔領了海地。1957年至1986年杜瓦利埃家族獨裁統治期間,實際上他的背後的支持者也是美國。上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也或多或少左右着海地和海地政府的命運,尤其是美國藉着緝毒的名義,在海地扮演了太上皇的角色。很多美國的情報人員和緝毒人員在海地擁有特殊的職權,實際上已經對海地的政局走勢起到了關鍵性的干預作用。特朗普政府期間,因爲覺得海地沒有什麼戰略價值,又將它當成垃圾一樣扔掉。”

孫巖峯表示,未來海地局勢不容樂觀,從長遠看,建立一個穩定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系纔是海地真正擺脫當下貧困、亂局的最根本措施。

孫巖峯“我認爲海地目前面臨的困難非常多。首先,現任的看守政府能否得到承認是一個問題;第二,原定9月26日的大選能否舉行也是個問題。政治暗殺反映了執政黨和反對黨之間的政治惡鬥,未來他們是否能就舉行大選達成共識是一個問號。這兩個問題或門檻決定了近一段時間海地的政局走向。未來更長久地看,像公共衛生危機,其實更難解決。所以這可能是中長期來看海地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從長期看,怎樣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穩定的政治體制,包括建立適合自己的經濟體系,我認爲纔是海地真正擺脫貧困、亂局的最根本的措施。”

撰稿丨王菲

圖片丨視覺中國

編輯丨楊楠 

籤審丨張哲

監製丨關娟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