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保險業還處全域數字化前期,未來哪些方向是發力重點?

儘管目前保險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需有更多的發力點。

人工智能(AI)、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從2017年保險科技這一概念被提出後,四年來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進行得如何,未來又有哪些發力重點?正在舉行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這些問題成了保險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當前,數字化正在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改變人類社會,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更是大大加速了整個社會和保險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保險行業還處於全域數字化的發展前期。”中國太保總裁傅帆在本次大會“AI引領探索保險科技新價值”分論壇(下稱“論壇”)上表示。

傅帆稱,人工智能及其相關技術引發的生產工具和生產要素的革新,不僅優化了業務流程,實現了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發掘了新的業務增長點,並不斷地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帶來新的社會價值。

根據艾瑞測算,2019年中國保險機構的科技投入達319億元,預計2022年將增長到534億元。

在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均列舉了目前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技術在保險領域所取得的成效。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表示,在智能保險顧問、電子保單、網上報案、在線理賠、售後服務等方面,保險科技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舉例稱,在目前的衆多“惠民保”業務中,幾乎都可以實現在微信公衆號或APP進行線上銷售,降低銷售成本。而在理賠端,部分“惠民保”產品還可以實現一站式結算,將醫療、社保、商業保險數據之間實現互通互聯,降低核賠成本,投保人無需墊款、保存單據事後報銷。

不過,論壇與會業內人士也均表示,儘管目前保險科技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需有更多的發力點。

傅帆表示,在保險行業,人工智能在知識圖譜、智能決策等前沿方向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突破技術瓶頸;在保險產品設計、風險控制和投資決策等領域的智能化應用,還需要更爲有效的模型算法和數據來支撐;人工智能技術在這些領域還具有非常大的全面深入發展空間。

中國太保數智研究院院長王磊認爲,保險業未來AI技術應用的四大方向包括:業務場景深層語義理解;具備感知和認知能力的智能化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文本生成技術在健康諮詢和營銷場景中的應用;以及視頻、圖片業務數據的智能化數據治理。

魏迎寧說,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其實不光涉及到保險公司,還涉及到保險中介、保險科技公司、商務平臺,以及爲保險客戶提供服務的醫療機構、汽車銷售、心理諮詢等機構,保險業的數字化轉型也離不開與這些機構之間數據的互通互聯。

“總體而言,保險業數字化轉型方向是更多地運用保險科技,讓客戶互動由低頻變高頻;與客戶的關係由隔離到直接服務;客戶服務從單一到鏈接擴展。這樣行業就可以實現精準推銷、科學定價、風險防控或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實現普惠保險。而這些都需要底層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科技力量支撐。”魏迎寧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