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6重型直升機

  衆所周知,上個世紀的蘇聯重工業特別發達,尤其是在軍事領域,各種飛機層出不窮,比如圖-160轟炸機、“火狐”戰鬥機、米-26重型直升機等。但因爲其地理環境等原因,蘇聯的農業跟其重工業相比相差甚遠。當然,其部分原因是也可能是當時冷戰對抗的需要。雖然蘇聯在民用領域的投入並不多,但也有一些拿得出手的裝備,今天本文要介紹的就是其大名鼎鼎的卡-26多用途直升機。

  

  卡-26直升機

  卡-26直升機是應上個世紀60年代蘇聯的生產需要,採用蘇聯民航局的設計進行研發製造的。該機的目標羣體主要爲從事農業生產的廣大個人和組織,所以其設計上偏重於提高其性價比和實用性,而不是像軍用飛機那樣使勁造大造強。既要性價比,又要直升機“抗造”,這就對卡-26直升機的結構提出了不少的要求。

  

  機身攜帶副油箱的卡-26直升機

  爲了滿足種種需要,卡-26除了駕駛艙是固定的以外,其他像機艙等結構都是可拆卸式設計。把機艙拆卸後既可以直接在直升機下方吊裝大型貨物,也可以加裝其他不同任務的模塊和載荷。但這樣的設計導致其外形看起來有點古怪,於是北約給其起名爲“惡棍”(代號:Hoodlum,中文即爲惡棍),不過這也迎合了當時美蘇雙方互相嘲諷貶低的風潮。

  

  卡-26直升機

  卡-26的動力來自兩臺型號爲的M-14B-26九缸星形氣冷活塞發動機,因爲是活塞發動機,所以其單臺發動機動力僅有330馬力,如果其中一臺發動機發生故障時,另一臺發動機仍然可以繼續驅動兩幅旋翼以此保證飛機的安全。這兩臺發動機的佈局方式比較“另類”,它不像我們常見發動機在機身內部或者頂部,而是像脖子長了兩顆“腫瘤”一樣放在機身兩側,這與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的CH-54直升機倒是非常相似,只不過二者動力相差甚遠。但這樣的設計也是蘇聯民航局深思熟慮後的結果,雖然樣子醜是醜了點,但是外置發動機使得該機的發動機更易維護和保養,與機身分離,很好地利用了模塊化易製造組裝和維護成本低的優勢。

  

  卡-26直升機

  爲了彌補其動力小的短板,卡-26採用了兩副共軸反轉的三片槳葉旋翼,旋翼由高強度的玻璃鋼製造,光滑平整易清理。機身在結構上廣泛地使用了玻璃鋼及玻璃鋼蒙皮鋁蜂窩結構,有效地降低了被農藥等物品侵蝕的損耗。卡-26機體也普遍採用了膠焊和膠鉚工藝,而且其整機採用了約佔其空重質量的20%的塑料零件,極大地減輕了機身的重量,提高了有效載荷。該機起落架爲固定式四點起落架,尾部則是直升機界內非常少見的雙尾梁結構,而且安裝的還是一個倒置的H型尾翼。

  還沒完!休息5秒鐘,插播一則廣告

  中國長征火箭譜系圖桌墊

  從東方紅一號到載人登月計劃

  NEWARRIVAL

  新品推薦

  中國長征火箭譜系圖桌墊

  

  卡-26直升機噴灑農藥

  卡-26在拆除機艙後儼然就像一輛“空中皮卡”,其主要用途爲從事農業生產,比如在機艙處加裝農藥噴霧器,可以以幾十千米的飛行速度對幾十公頃的田地噴灑農藥,非常適合地廣人稀的平原地區。因爲其共軸反轉雙旋翼佈局使該機的空氣動力特徵更加靈活,能將農藥更加均勻地撒在農作物上。按照不同的實際需求,它也可以噴灑化肥等其他物料。

  

  卡-26和它的乘員艙以及貨物盤

  當然,對於多用途的卡-26,它也可以用來執行森林滅火、運輸貨物、救護、地質勘探甚至是清除河道積冰等任務。比如卡-26能在例如捕鯨船和破冰船等小型艦船的甲板上起落,

  機艙可以加裝滅火劑用於高空投放滅火,在機艙下面吊裝充氣艇等裝備可以進行水上救援等。從此看出卡-26直升機是名副其實的“多用途”。

  

  摩爾多瓦基希涅夫機場裏退役被遺棄的卡-26直升機

  由於其“皮糙肉厚”,且價格便宜,使得卡-26直到1985年才停產,總產量大約爲816架,而且對外出口了二百餘架,例如保加利亞、匈牙利、斯里蘭卡、蒙古等國。

  

  卡-226T直升機

  雖然卡-26直升機的技術在當時還尚可,但放到現在來看就顯得有點過時了,於是俄羅斯卡莫夫公司在卡-26的基礎上又相繼研製了卡-1260直升機,在卡-1260直升機的基礎上又研製卡-226直升機並順利出口到印度等國家,至今這些飛機還在世界上各個國家發揮他們的光芒。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