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白糖期貨和期權獲涉企業充分肯定

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喬林生

近日,由鄭商所和中國糖業協會食糖流通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白糖龍頭企業座談會暨風險管理經驗交流論壇在鄭州舉行。中國糖業協會以及廣西、雲南、廣東、山東、內蒙古等主產區的糖業協會代表,和白糖龍頭企業負責人等30餘人參與座談。會上,參會代表充分肯定了白糖期貨、期權對龍頭企業應對市場風險、服務產業穩健發展的積極作用,以及在落實行業“保供穩價”中取得的成效。

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鍾金傳表示,近年來國內白糖產業格局的變化較快,鄭商所積極落實國家對糖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的部署,與時俱進完善各項規則制度並開展產業培訓,不斷促進提升企業對白糖期貨、期權市場的理解和參與市場的能力,獲得了產業內企業的廣泛肯定。特別是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保供穩價”的目標後,鄭商所積極作爲,通過開展產業服務積極幫助企業應對市場風險,在營造維護行業平穩發展的環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上,各地方糖業協會和龍頭企業負責人都談到了企業通過利用白糖期貨、期權取得的積極效果。廣西糖業協會理事長韋善國介紹,廣西製糖企業的製糖成本連續四年下降累計約1000元/噸,製糖成本的下降進一步提升了廣西製糖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這離不開企業利用期貨市場對生產經營風險的有效管理。中糧糖業、雲南英茂、山東星光等多家龍頭企業負責人反映,白糖期貨在現貨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基差點價的交易模式在現貨貿易中的佔比逐年增加,在廣西製糖企業的銷售中佔比超過30%。如雀巢等大型終端企業也採用期貨基差點價的方式簽訂採購合同,在貿易商中更是一半以上都採取這種方式開展貿易。不少龍頭企業還談道,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面對銷售不暢、庫存高企的情況,企業及時利用白糖期貨、期權鎖定價格,有效穩定了利潤。

廣東金嶺糖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林水棲表示:“作爲白糖期貨市場發展的伴隨者和親歷者,我真切體會到了白糖期貨上市後對糖業發展速度的提升作用。在期貨工具的幫助下,企業可以及時鎖定價格或進行交割,兌現農民的收益,極大地帶動了白糖主產區的農業農村發展。希望鄭商所通過‘保險+期貨’等模式繼續助力白糖主產區鄉村振興,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

廣東糖業協會理事長、廣東中輕糖業集團董事長劉漢德說,鄭商所近五年三次修改白糖期貨交割倉庫升貼水,產業反響良好,市場效果顯著。作爲行業協會代表和產業參與者,他對鄭商所在不斷根據產業格局變化深化產業研究以及完善規則制度方面的工作感受深切。

參會代表一致表示積極支持鄭商所上市國際原糖期貨,認爲我國白糖“產不足需”,缺口需要依靠進口。一方面,我國長期面臨原糖進口大而不強、沒有價格話語權的問題,需要採取措施統籌用好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增強我國糖業的國際話語權;另一方面,國內的進口和加工企業對此也有迫切需求。上市國際原糖期貨對中國糖業發展來說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參會代表普遍表示願意積極參與到國際原糖期貨的研究和推動中,建議鄭商所借鑑現有品種的經驗,細緻研究並設計規則制度,爭取早日上市國際原糖期貨,進一步提高我國糖業在價格方面的國際影響力。

鄭商所總經理魯東昇表示,鄭商所圍繞服務國內糖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積極開展規則制度完善、場外業務推廣、“產業基地”建設、“保險+期貨”試點等各項工作,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得到產業的肯定與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鄭商所將繼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嚴格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證監會工作部署,在“保供穩價”方面充分發揮期貨市場功能作用,持續深入瞭解企業風險管理需求,繼續做好白糖期貨、期權等品種工具的市場研發和培育,讓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發展的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