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情趣用品第一股”醉清風3年刷單4650萬 上市前加大力度分紅

文 | 新浪財經 劉亞丹

編輯 | 韓大鵬

有望成爲“情趣用品第一股”的醉清風,因高達4000多萬的刷單記錄引發關注。

雖然代理着杜蕾斯、岡本等業內頭部品牌,但是自有品牌薄弱的短板,對線上渠道過度依賴,也成爲其長期經營的短板。

業內人士更是直指醉清風抄襲作品:“它全靠抄襲,抄過我們的作品,還仿得不怎麼好。”

貼牌生產被指抄襲

醉清風主營業務爲兩性健康用品的互聯網零售和分銷。公司品牌體系爲自有品牌+總代品牌+其他代理品牌,主要自有品牌爲謎姬、霏慕;代理品牌包括杜蕾斯、岡本、傑士邦、對子哈特等。

醉清風曾坦言,公司是互聯網銷售+貼牌生產的輕資產經營模式,主要通過“以銷定採”的模式採購,將自有商標授權給供應商進行貼牌生產。

長期依賴代理和代工貼牌模式,導致醉清風的自我研發能力較低。

“這幾年,這一行對創新的需求越來越高,而醉清風仿製較多。他們讓別的工廠抄襲我們的作品來賣,網易春風有一款拳頭產品也被他們抄襲了。”一位情趣用品業內人士告訴新浪財經。

但另有業內人士指出,情趣用品的製作門檻並不高,無論是產品的設計理念還是實物,同質化現象很嚴重,“市面上就那幾款產品,很難說誰抄襲誰”。

實際上,醉清風也絲毫不避諱它的盈利模式。其近三年代理品牌銷售收入分別爲4.72億、5.52億和6.91億,分別佔當期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爲61.95%、57.19%和64.77%。該數據意味着,它對代理品牌的依賴度正在逐年遞增。截至2020年末,醉清風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爲15.07%,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爲0.23%,銷售費用佔比是研發投入佔比的65倍。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另外3家兩性用品上市公司他趣股份、桔色股份、春水堂的研發之支出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21.58%,0.88%與0.74%。也就是說,醉清風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在上市同行中最低。

招股書還透露,公司計劃募資成功後,投入5265萬元在研發費用上。但是在過去3年,醉清風在研發費用上的總投入還不到520萬元。以此前的投入來看,這筆高達10倍的鉅額研發投入能否落實,值得關注。

從經營業績來看,2018-2020年,醉清風產品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銷售(即線上銷售),線上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98%以上,對線上銷售依賴嚴重。

新浪財經注意到,雖然醉清風旗艦店交易指數在天貓成人用品/情趣用品類目連續3年排名第一。但是因爲長期貼牌生產,且產品多爲代理,導致毛利潤遠低於同行。

目前上市的兩性用品同行中,除春水堂、桃花塢、愛侶健康三家虧損外,包括醉清風在內,行業整體淨利率約在10%左右,其中他趣股份12.27%、桔色股份16.67%、醉清風9.13%,醉清風盈利明顯能力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自有品牌薄弱、研發費用低帶來發展後力不足,這個短板目前已經體現。醉清風招股書透露,公司近年自有品牌收入下降,代理業務收入佔比接近65%,引發公司整體毛利率下降。

由於90%以上的營收皆來自於線上,醉清風也將自己與三隻松鼠小熊電器等電商品牌做對比。作爲依賴天貓渠道的線上賣家,醉清風自然也和三隻松鼠一樣,面臨着平臺收費漸高帶來的前景壓力。但是與三隻松鼠不同的是,醉清風的業績更加依賴代理,自有品牌的品牌度並不強。

公開刷單“脫穎而出”

醉清風直接承認刷單一事,也讓其從近期欲IPO的企業中脫穎而出。

2018年—2020年,醉清風刷單訂單金額(含稅)分別爲2413.73萬元、742.67萬元和1494.34萬元,佔各期銷售收入(含稅)的比例分別爲3.17%、0.77%和1.40%,3年合計刷單4650.74萬元。

直到去年下半年,監管層加大了對涉電商企業刷單行爲的關注,公司纔在2020年10月停止刷單行爲,積極整改,制定了《禁止刷單制度》。

“刷單”一直是電商界不明說的事實。但是近幾年卻有不少企業,直接在IPO階段承認刷單。

去年,羊奶粉企業紅星美羚在對深交所的問詢函回覆中 ,直接承認公司存在“300萬刷單費”。

對於此類刷單炒信等虛假交易行爲,包括京東阿里在內的多家電商平臺,都出臺了嚴厲的管理及懲處措施。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也規定,經營者採用刷單、炒信等方式,幫助自己或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情節嚴重的,最高可處200萬元罰款,吊銷營業執照。

不過,平臺雖然有懲罰措施,但同時也是刷單的獲利方,一定程度默認着刷單的行爲。

“刷單平臺可以獲利,因爲都是真實交易,平臺要收扣點,另外會佔用資金一段時間。阿里有菜鳥,還會再扣快遞公司的平臺服務費再賺一次錢。”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告訴新浪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