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Close

編者按:根據第三十一屆中國新聞獎報紙副刊初評結果公示,共有16件作品入圍,其中含2件候補作品。這些初評入圍作品有什麼亮點和特色?對於選題和寫作,初評評委會有什麼建議?讓我們一起聽聽評委怎麼說。

兼顧新聞性與文學性

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張軍芳

本屆新聞獎參評副刊作品中共有67篇雜文、文藝評論等作品進入初評環節。參評作品範圍廣,層級豐富,來自中央和地方各層級的報紙,綜合性、行業性報紙皆有作品進入初評。本屆參評作品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好作品,作品話題多元,新聞性與文學性兼顧,彰顯了雜文、文藝評論短小精悍、文筆優美的特色。

立場鮮明,亮出了態度。作品選題切中時弊,有雜文該有的鋒芒銳氣。不少作品能針對當下的社會熱點問題,有破有立,對壞批評得堅決,對善褒揚得動人。作品有解讀,有剖析。寫得有深度,更有態度。作品體現出雜文應有的力量,不迴避,不含糊,充溢着一股弘揚正氣、引領社會的正能量。

內容有“新”,寫得新穎。在內容方面,作品善於發掘社會生活中的新現象、新趨勢、新思潮。不少作品針對的是過去一年來社會輿論中的熱點問題,作品不僅能感知把握到這些“新”,還能擊中這些新問題的內核與本質。副刊作品與新聞不同,往往要以小見大。參評作品中,有些作品能以小見大,寫出了羣衆身上映射出的時代精神風貌與社會心態,真實可感,不僵硬、不造作。有的作品前後呼應,點線結合,有細節、有縱深,藝術地剖析現實問題,發人深省。還有不少作品融入了新語彙,寫得接地氣,通過運用仿詞、雙關、對仗等修辭手法,寫出了言外之意,雋永深刻,體現出文字之美。

貼近受衆,寫得有趣。相較於消息、通訊等新聞類作品,副刊作品有自身的體裁特點,要想做到雖小卻好,就要能寫得或者犀利、或者新巧、或者有趣。有作品寫出了趣味,歷史故事信手拈來,口吻親切風趣,但所論問題又緊扣現實,使人讀之忍俊不止,又有所感悟。

提高自主意識,加強分析能力。本屆初選作品也存在某些令人遺憾之處。比如,某些問題雖抓得準,卻未說得透,使讀者難免感到言未盡意的悵然。若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求副刊作者不僅要有發現問題的敏銳眼光,還需淬鍊分析問題、解釋問題的能力以及深入淺出的筆力。再有,充分發揮副刊作品不同於新聞類作品的差異性優勢,副刊作品仍有所爲,也必須有所爲。

文章合爲時而著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 周天曉

本屆參評的200件特寫、報告文學類作品,既聚焦2020年重大事件和社會熱點,又關切時代背景下人的生活百態,反映了新聞工作者記錄書寫時代、謳歌時代精神的用心用情。而入圍作品更具文學性,見人見事方面更勝一籌,也更能引發共鳴。

小切口反映大主題。抗擊疫情和脫貧攻堅是2020年舉國關注的重大事件,特寫和報告文學關注這兩大主題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反映這兩大主題的入圍作品多以小切口切入,以人的活動來表現,做到見人見事。在紮實的敘事中,在人物的視野前,時代畫卷徐徐展開,頗具感染力。反映人的生活百態的作品更是娓娓道來,可親可讀。

人物刻畫生動感人。入圍作品中的人既是身邊的普通人,又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入圍作品中有記錄身處重大事件中的人物,還原了人物的心理活動,體現了人物的擔當和責任;還有反映普通人生活場景的作品,故事性很強,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可謂栩栩如生、真實感人。這樣的人物刻畫讓人感受到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作品文學性還需加強。特寫、報告文學與通訊的區別是具有鮮明的文學特徵,入圍作品能以較好的藝術構思、文學的語言、多樣的手法來刻畫人物、渲染情感,反映時代精神。但也有一些參評作品,初看氣勢恢宏,細讀缺少文學性,還可以進一步提升。責任編輯: 王小玉

來源:中國記協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