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直接服務於人。從人道、人性、人文出發,把關心、關愛、關懷和尊重患者融入醫療全過程,是醫患雙方共同的追求,也是臨牀實踐的倫理價值所在。

爲強化人文管理和服務理念,自2017年起,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在市屬醫院開展人文科室建設,評選“市屬醫院醫學人文建設示範科室”。截至目前,北京市屬醫院60個科室通過驗收,獲頒“醫學人文建設示範科室”。近日,健康報聯合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開設“醫學人文科室建設大家談”專欄,邀請科室負責人分享理念、做法和思考,共同播撒醫學人文的種子。

午後的陽光斜斜地照進病房,在李奶奶身上鍍上了一層光暈。躺在病牀上的李奶奶望着窗外,神態平靜而安詳,不知情的人不會想到,這是一位腫瘤終末期的患者。兩天後,李奶奶去世了。剛入職不久的北京同仁醫院老年醫學科護士小楊說,李奶奶的離世帶給自己很大的觸動,原來死亡並不總是冰冷恐懼的,竟然可以如此安然。

從2017年開始,北京同仁醫院老年醫學科爲臨終老人開展集症狀控制、舒適護理、尊嚴療法、音樂治療、芳香治療、生前預囑、家庭延伸醫療護理等於一體的安寧療護服務,服務對象是預期壽命不足6個月的惡性腫瘤晚期患者和慢性臟器功能衰竭患者。截至目前,共有150餘位患者接受了安寧療護服務,近百位患者安然離世。該服務獲得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北京同仁醫院老年醫學科也因此獲頒2018年度市屬醫院醫學人文建設示範科室。

01

跳動音符牽出美好回憶

臨終關懷是老年醫學科醫務人員的必備技能之一,也是科室臨牀工作中的短板。科室成立了安寧療護評估小組和多學科團隊,並制定了相應的診療規範,派出人員學習取經。如今,已經由剛開始的兩名醫生兩名護士,發展成30多人的團隊了。

2017年9月,老年醫學科病房中響起了悅耳的樂器演奏聲和美妙的歌聲,時而是老人的獨唱,時而是老人與年輕人的合唱。這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專業的師生們在爲老人們進行音樂治療。以音樂爲媒介,幫助患者敞開心扉,釋放情緒,緩解焦慮、抑鬱和恐懼,減輕軀體症狀。

一位原本鬱鬱寡歡、被病痛折磨得很少說話的老人在治療師的啓發下,竟然唱起了家鄉小調,跳動的音符牽出老人一生的美好回憶,老人的神情不再呆滯,有時還能和着音樂打拍子。

這支由中央音樂學院陳洛婷教授領銜的音樂治療團隊,至今共義務爲老年醫學科的患者治療120餘人次。接受音樂治療後,患者的情緒和家庭關係均有改善。

02

在傾聽中給予價值認同

“有的老人即將走到生命的終點時,會有很強的傾訴慾望。然而,家屬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和傾聽,也有的子女對這些已經聽過許多遍的‘革命家史’失去了熱情。”北京同仁醫院老年醫學科人文建設負責人之一週健說,我們會專門安排志願者給予患者耐心的陪伴和安慰,聆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故事,瞭解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對家人的期望與叮嚀。這屬於尊嚴療法的一部分,幫助患者找到自我價值認同。

這些志願者來自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志願者們每週來一次,每次陪伴2~3名患者。每次陪伴前,科室醫務人員都會給他們發“提綱”,介紹每位老人的家庭背景、疾病情況和本次陪伴的目的。這份“有備而來”的陪伴,很好地回應了老人們的情緒變化和心理需求。陪伴後,志願者們還要與醫務人員交流討論,總結本次陪伴的效果,並寫下陪伴記錄。

在總時長超過1000小時的陪伴裏,志願者們不僅幫助老人重溫了自己人生的精彩片段,還幫助有需求的老人立下生前預囑,實現最後的心願。有些經歷了多次陪伴的老人,在每週的同一時間,會等待志願者們的到來,彷彿在等待許久不見的老友。

03

在撫觸中享受關愛和尊重

老年醫學科團隊在安寧療護實踐中發現,部分老人既不喜歡音樂,也不想說話,還有的已經衰弱和痛苦到無法用語言交流,在醫生團隊的症狀控制及護理團隊的舒適護理的基礎上,如何最大程度地緩解患者的軀體痛苦和精神折磨?爲此,他們引入了芳香治療。

2018年9月,芳香治療師唐文受邀在科室開展芳香治療。一位被疾病折磨得極其虛弱的老奶奶成爲首位獲益者。唐文爲老奶奶選擇了合適的植物精油,按摩雙手、雙足和頭部的穴位,精油的芳香讓老人眉頭舒展,呼吸更平穩,逐漸放鬆並睡着了。

接着,唐文還指導家屬,教給他們精油按摩的方法,這種撫觸不僅幫助患者減輕痛苦、舒緩情緒,還能讓他們感受到至親的關愛,也讓家屬與患者多了一份親近與交流的方式,有助於疏導患者家屬的哀傷情緒。

周健說,精油香薰也讓病房環境更溫馨美好,已經成爲科室醫患都喜愛的“必需品”。

04 把同理心變成職業習慣

“我們的服務要體現百年同仁的精神傳承。”周健說,不論病史採集還是物理診查,都要細緻、嚴謹、耐心,讓患者儘快熟悉這個“陌生環境”,建立起信任感。

科室接診的患者平均年齡在80歲左右,普遍看不清、聽不見、記不住,面臨多病、失能、衰弱等問題。醫務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及綜合評估、精準診治的能力。

作爲北京市屬醫院醫學人文培訓的師資之一,周健一直以來的理念是,要把同理心變成團隊的職業習慣。“醫務人員對患者的同情心是感性的、不穩定的,而同理心則是一種理性的輸出,不因自己的心情和對象的不同而改變。”周健說,從與患者第一次見面開始,醫務人員就應該在着裝、語氣、語調、眼神等語言和非語言交流中,讓患者感到可信可親。解答問題必須用患者聽得懂的話,儘量清晰明瞭。治療方案應在充分告知病情和解釋的基礎上,由醫患雙方共同決策。

爲了讓醫務人員更好地與患者共情,科室引入了敘事護理。剛開始,很多護士不理解,因爲這會增加工作量。

在做敘事護理記錄的過程中,大家漸漸感受到了這項工作的意義。它不僅促進了醫者對患者軀體症狀之外的心理、家庭社會關係及精神方面的關注,更好地服務患者,還引發了對診療過程的反思。團隊內的敘事交流分享,增加了團隊凝聚力和醫務人員的歸屬感,有助於提高職業價值感,減輕職業倦怠。

科室搭建了多學科合作的平臺,與營養科、藥劑科、康復科、心理科、內科、外科等科室共同討論患者病情,力求找到最優方案。“比如,我們會請臨牀藥師就每一位住院患者的用藥進行審查,並提出建議。患者出院前,臨牀藥師會給他們發一張用藥清單,詳細囑咐哪種藥治什麼病,服用劑量等一目瞭然。”周健說。

對於病情相對穩定卻不願出院的患者,科室通過家庭延伸醫療護理微信羣和再入院綠色通道的方式,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在提高終末期患者生活質量的同時,還可以縮短住院時間、增加病牀週轉。

“正如科室每年舉辦的人文沙龍——願做生命幽谷中的一束暖光一般,希望團隊每一位醫務人員都能成爲醫學人文的實踐者、傳播者,成爲老人們心中的那一束暖光。”周健說。

文:張昊華

策劃:張燦燦 王樂民

編輯:管仲瑤

審覈:閆龑 徐秉楠

來源:健康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