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4日,東京奧運會乒乓球項目就將展開激烈爭奪。大戰在即,我們先來捋一捋這男單前16號種子手中的神兵利器,看看什麼樣的裝備才能在奧運場上叱吒風雲。

我們根據最新一期的奧運排名,進行排序。

1、樊振東:VIS/VPS,NEO藍國狂,Dignics 05

前段的奧運模擬賽,小胖用的是金標Viscaria。昨天的奧運熱身賽,又用回原來的斯帝卡鑽石五。敢情是大戰在即,用回熟悉的板子,心裏纔有底?畢竟奧運會首先比拼的是心理素質這一塊。目前可以說是Vis和VPS切換着打,調整手感吧。

正手的NEO藍海綿國狂我們耳熟能詳了。不單單國手們,日本和韓國國家隊也有衆多選手被"安利"了。反手位,Dignics 05則大有取代Tenergy 05的趨勢。雖然T05有更好的裹球感,業餘選手用起來更容易,但D05畢竟更犀利,上旋相持更有壓迫感。

2、馬龍:W968,NEO藍國狂,NEO橙國狂

現在男隊和女隊都有了"兩面狂"的擁躉。比如馬龍和孫穎莎都是正手藍國狂,反手橙國狂,都是狂飈3。王楚欽和陳夢則都是正手藍國,反手狂飈8。

不得不說,"兩面狂"的技改在國家隊已經蔚然成風。

3、張本智和:張本智和Innerforce ALC,Dignics 05,Dignics 05

張本ALC雖然是內置芳碳板,拉球時顯得有點肉,喫球深,但借力反彈時,卻有了些外置芳碳的味道,速度還不賴。這是一塊爲近中臺設計的底板。拍頭的變圓,以及板面調大到158*152mm,都是爲了增大防守面積。

D05不單是反手好使,其實在正手位也相當強大。反拉反帶的速度壓迫感和穩定性都真的很不錯。

4、雨果:驕猛雨果HAL,Omega 7 Tour, Omega 7 Tour

對比近期驕猛的新品36.5 ALX,這塊雨果HAL其實也是那種"掌控力優先"的均衡風格,手感好,持球強,連續性也不錯。但速度方面,雨果HAL還是更快些。

雨果之前也用過Omega 7 Pro,顯然Tour是更高硬度的存在。塑料球時期,板子加硬加彈,套膠加硬,已是大勢所趨。

5、林昀儒:超級林昀儒,Tenergy 05 Hard,Dignics 05

超級林昀儒有點像超級張繼科的輕快版本。普遍重量更輕。反手更出球,更穩定。正手的球質沒有超級張繼科重,但上臺率相當不錯。

正手的T05 Hard可以說當下最殘暴的外套了。發起力量來,簡直"電光火石"。底勁方面,會比D05更勝一籌。不過確實是硬,一般業餘球友不容易Hold得住。

6、法爾克:法爾克碳,Rakza X,Rakza PO

亞薩卡法爾克碳是類似W968的內置芳碳結構。用的是德國自己的纖維。力量的放大感上表現得很突出。據說賽場上的法爾克,竟然是根據場地大小和個人狀態,在法爾克七夾純木和法爾克碳兩者之間切換使用的。

Rakza PO是一面蠻橫給力的正膠。Rakza X也是既咬球,力量又大。前兩年的乒超聯賽,我們也看到過很多國手和省隊選手放在反手使用。

7、奧恰洛夫:奧恰洛夫Innerforce ALC,Dignics 09c,Dignics 05

這個月的1號,奧恰洛夫這塊內置ALC剛剛上市。158*152mm的板面和加厚到6.2mm的板身,都在防守和上旋相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D09c從誕生之始,就有頗多國手級別的選手使用。比如林高遠的反手、奧恰洛夫的正手,還有波爾的正反手。坦白講,帶點粘性的D09c球質和速度都不及D05那麼重和噴,但是明顯更穩,小力量下起球很輕鬆。

8、波爾:普里莫拉茨碳素,Dignics 09c,Dignics 09c

這裏有個變數,就是波爾在奧運會上會使用普碳還是原來自己的波爾ALC呢?普碳是從4月份開始用起的,在德國俱樂部聯賽和歐錦賽的賽場上。歐錦賽他又拿到了男單冠軍。所以這可能給予他一點心理上的加成。對比板身更薄的波爾ALC,普碳的旋轉能力還是有所不如,但普碳足夠彈,足夠快,而且二跳有些與衆不同。也許,正是這些"新鮮"的東西,會讓對手不適應吧。

9、 張禹珍:W968,NEO藍國狂,V>15 Extra

國貨出口!W968卓爾不凡,確實跟張禹珍兇殘的正手相得益彰。同樣出口的還有NEO藍國狂,這確實是正手位集旋轉和底勁於一體的上乘法器。

V>15 Extra作爲Victas的看家套膠,跟蝴蝶旗艦的Tenergy和Dignics還是很不同。膠面更發澀,小力量下旋轉不明顯,但防守和彈擊的穩定性和速度感都相當不錯。而且,把球喫深點,旋轉還是不錯的。這膠皮用來防守反擊也相當有一套。

10、鄭榮植:冰激凌AZX,NEO藍國狂,Omega 7 Pro

正手ZLC,反手ALC。是鄭榮植的選擇。ZLC面比ALC面韌彈,黃色ALC面柔和。冰激凌異質底板在科技含量和實戰表現上,都有着很多好評。

反手位,鄭榮植一直用着Omega 7 Pro。近期沒瞧着他蹤影,不知道有沒可能換成Tour或Hyper。這個Omega 7系列的膠面咬球感都相當出衆,硬度越高的,越表現出脆實的一面。

11、皮切福德:皮切福德簽名板,V>15 Extra,V>15 Extra

皮切福德之前所用的ZX-Gear Out在市場上一度銷售火爆。後期他改用了力材經過炭燒的皮切福德簽名板。這個簽名板可以說進一步提速了。炭燒的力材防守起來(比如扛對方的大板進攻)也更加穩健了。

12、 丹羽孝希:丹羽孝希純木,V>15 Extra,Triple Double Extra

其實,丹羽孝希的四重奏AFC有更多擁躉。比如Victas新籤的顧玉婷,就是用的丹羽孝希碳素。但泥窪老師本人,還是更偏愛純木手感。這塊純木七夾,中等力量下的彈性會比CL更好,更出球。雖然絕對底勁不是特別大,但手感清晰通透,表現頗爲穩定。

Triple系列是Victas新年的新粘套,中國生產。Double Extra是最高的硬度。說實在的,這個Triple Double Extra(簡稱TD)不是一般業餘選手反手能hold得住的。但放在正手使用,則很不錯。有點內能版藍海綿省狂的感覺。旋轉有所不及,但速度更快。

13、黃鎮廷:張繼科ALC,Dignics 09c,Dignics 09c

張繼科ALC是柔和版的Viscaria,大芯沒Vis硬實,但弧線感更好,持球佳。所以像是國手趙子豪這類直拍橫打很牛的,之前也用過。

D09c前面的段落我們已經談過了。粘性膠面和高彈海綿的組合,可以說穩如老狗。

14、西蒙:高茨SL OFF,Rasanter R53,Rasanter R53

黑檀面材的SL OFF非常喫球。整體手感一點也不硬。沒開打之前,你可能誤以爲這是多暴力的底板。事實上卻是很能加轉,控制性能隨心所欲的一塊純木七夾。

R53則有着非常出衆的裹球感。而且,在衝半出臺下旋球這板,比起衆多旗艦外套都更爲出衆。二跳也是有點詭異。

15、阿魯納:捷沃阿魯納OFF,風暴53,風暴53

阿魯納OFF依然是選手本人喜歡的檜木面材。整體談不上多暴力,但是很穩健。

風暴53的海綿讓筆者想起了曾經的優質德套1Q。這種海綿的爆發力很不錯,同時套膠的指向性比較精準。而且咬球感很不賴。

16、弗雷塔斯:弗雷塔斯ALC,Tenergy 05,Tenergy 05

弗雷塔斯ALC在結構上,跟經典的Viscaria有所不同。Vis是寇頭面材,弗雷塔斯是淋巴面材。寇頭偏脆,一速反彈快;淋巴更軟,喫球性能會更好。

看得出,弗雷塔斯的贏球哲學裏,暴力並不是首選。兩面Tenergy 05的組合在當下的國際選手中,已不多見,強大的裹球感和穩定性是他所追求的。

看罷這前16號男單種子的乒器,你是否也蠢蠢欲動?你猜,哪種配置會在奧運會上大放光芒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