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葉檀:房地產黃金時代已結束,高科技成爲頭部投資者風險對沖的選擇 

文/戚夢穎

又創新高!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勞工部發布最新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6月美國CPI環比上漲0.9%,是2008年6月份以來最大環比漲幅;同比則大漲5.4%,創2008年8月以來最大月度漲幅。

隨即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其中道指跌0.31%,標普指數跌0.35%,納斯達克指數跌0.38%。

在這種背景下,全球通脹壓力如何?美聯儲釋放出的加息信號、中國新一輪降準政策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避險?

7月13日晚,在《中國經營報》觸角財富公開課系列直播課中,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財經創始人葉檀認爲,全球通脹壓力依然較大,並且通脹預期仍在持續。中美兩個市場相對獨立,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對中國市場不會造成太大影響。國內的頭部投資者正在通過高科技板塊加上固收的資產配置來對沖通脹的風險。

美國“加息”,中國可控

“刺激政策能到這個程度,CPI能到這個程度,至此美聯儲還未迅速進入加息週期,美國股市還創出新高,這些情況前所未有。”

葉檀認爲,無論從CPI還是核心的通脹指數來判斷,全球通脹壓力依然較大,且預期仍在繼續。

在葉檀看來,判斷通脹將持續,是因爲美國的貨幣政策未有改變。即使加息,過程也會較爲緩慢,且目前的刺激政策力度已“大到嚇人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最近美國家庭儲蓄率處於高位。因此,經濟刺激政策對於拉動經濟和消費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

今年3月,橋水聯席首席投資官Greg Jensen表示,全球經濟即將迎來新一輪通脹浪潮,或迫使美聯儲較原計劃提前採取加息行動。6月的CPI數據似乎進一步坐實上述判斷。

“像巴西、土耳其、俄羅斯都在加息,說明美國市場對這些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葉檀認爲,無論美國此次採取怎樣的貨幣政策,對中國市場造成的影響並不會太大。“美國加息,中國反而在降準,是因爲中國此前的收縮已經比較厲害。”

葉檀解釋,近幾年中國利率未有下降,表外又在不斷清查,就是做出一個沒有虹吸效應的池子。中國此前已經在很長時間中保持息差,有足夠“水位”來應對,因此不必跟着美國走。

另外,葉檀認爲國內外的大宗商品情況也有所不同。從美國與倫敦市場來看,大宗商品價格確實在上漲。但從歷史經驗看,雖然上漲較多,但仍在美國控制範圍內。“沒有漲到美聯儲痛心疾首的地步。”

美國漲,中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中國6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8.8%,環比上漲0.3%,但環比漲幅有所回落。

“我們不允許大宗商品價格肆無忌憚大幅上漲,例如燃油,其實處於比較正常的震盪範圍。如果沒有精準調控,價格不可能處於健康的震盪區間,所以中國大宗商品期貨的價格還是可以把控的。”

高科技板塊對沖風險

全球CPI宏觀背景錯綜複雜,在這樣的環境下,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

葉檀表示,原材料上漲、航運“缺箱少櫃”對中低端製造企業造成較大沖擊,匯率變動也使得出口企業面臨風險。7月13日,創業板指數也正式超過滬指

在這種情況下,從去年開始,頭部投資者正在通過高科技板塊和固收的資產配置對沖通脹風險。

“通脹上升對於沒有定價權的企業是利空,但是對於有定價權的企業是重大利好。”葉檀認爲,中國的精細化工已經全球領先,包括消費醫藥也會產生全球的頭部企業,以及機械工程。“高科技企業中有些行業已經彎道超車,有了定價權。”

談及房地產,葉檀認爲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經逝去。“房地產不是泡沫過大的問題,而是遇到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礙。”

另外,葉檀也談到最近火熱的學區房問題。她認爲學區房的價值正在以冰山融化的速度被瓦解。“學區房的背後就是教育資源。只要綁定教育資源,學區房就有價值,一旦把教育資源給剝離掉,學區房就會回覆到磚頭水泥和普通住房的價值。”

但葉檀也指出,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但凡是有買房資格,能夠搖得到比較好的樓盤,基本就是賺到。”

最後,葉檀認爲,投資房產要做好資產配比,房產在中國家庭資產中佔比過高,接近80%,調整至40%~50%較爲合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