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旗下產品上半年回報47%,金信基金孔學兵眼中半導體投資的“寂寞與繁華”

財聯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在剛剛過去不久的公募基金“期中考”裏,主動權益基金業績排名一度膠着,不少小規模新秀崛起,其中就包含金信基金孔學兵執掌的金信穩健策略。

Wind數據顯示,金信穩健策略上半年淨值漲幅達到47.44%,位居主動權益基金上半年業績榜單季軍。亮眼表現的背後,是孔學兵在科技領域的前瞻佈局。

孔學兵,金信基金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基金經理。1996年入行至今,擁有25年證券自營與資產管理經驗的孔學兵,是國內資管行業真正的“老兵”。多年來,他專注於科技板塊研究,具備豐富的投研一線管理經驗。

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孔學兵表示,其投資重點在於增量市場,要把握藍海需求。在過去的二季度,他的持倉對增量市場做了傾斜,在老的賽道上做了壓縮。在他看來,物聯網ALOT領域機會當前值得關注。國內製造業的全球優勢以及工程師紅利等因素助力,萬物互聯在5G時代已進入發展快車道,市場空間巨大,未來一定會出現海量級應用。

由於一直專注於科技賽道,使得孔學兵的投資操作上更爲聚焦。聚焦,一方面讓他得以更加緊密地跟蹤產業趨勢變化,在市場機遇出現時,更好實現“看到並做到”。但不在風口時,“聚焦”就成爲了一種考驗和煎熬。“但耐得住寂寞,纔有機會迎來繁華。”孔學兵說。

二季度持倉在增量市場做傾斜

Q:半導體之外,您還關注哪些細分領域?

孔學兵:我的特點就是比較專注於科技。半導體可能是最近幾年一個方向,但不代表我只搞半導體。大科技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不同的內涵和重點。我們專注於整個大科技行業,什麼有景氣度和性價比,我們就重點投什麼。

這幾年半導體的景氣度好、性價比也不錯,自然而然就成了我組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排除我們還有其他方向上的思考。我的基本特點就是專注於科技,如果科技有機會,那我相信我的表現會不錯。如果科技沒機會,市場整體喝酒喫藥,那我就會寂寞一點。但是總體上我比較專注。

Q:上半年您旗下的產品業績很好。在過去的二季度,您的持倉有些什麼變化?

孔學兵:持倉有變化,主要變化在於新的增量市場出現了,即萬物互聯,AIOT。

現在,我看到5G普及率上來了,華爲鴻蒙也開源了。這兩個大事件會促成下游應用的爆發。各方面都在驗證需求正在暴增。

我的投資重點就是找增量市場,我不喜歡在存量市場裏博弈。增量市場是藍海,需求可持續性、穩定性好一些。我對AIOT未來會保持中長期關注。這些都是新增的賽道,大市場空間、海量級的應用。

4G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比如微信。5G肯定是基於人與物之間的連接,以及物與物的連接,這裏會產生一些海量級的應用。中國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無論是海量級的應用場景還是面向全球的中國製造,相關的賽道空間會較大、發展會領先全球更快,對這些行業變化我保持高度關注。

同時,我在持倉上壓縮了下游增長面臨瓶頸的企業,持倉結構面向汽車端的需求比較明顯。但總體就是在增量市場上做了一些傾斜,在老的賽道上做了壓縮。

半導體景氣度還在

Q:您在年初對半導體主線把握的挺好的,年初的觀點兌現了多少?歷史繁榮階段大概會持續多久?這裏面的投資機會在下半年乃至於明年還可以把握嗎?

孔學兵:市場表現比我預估的更好。去年風險偏好不高,一方面在於疫情,一方面在於中美摩擦。現在疫苗出來了,疫情受控了,中美關係大家慢慢也適應了。對估值的壓制少了很多,科技股面臨的環境比去年友好。

今年結構性機會還是有的。行情能保持多久這個問題,不好判斷。但2020年以來,這次是第一次出現半導體在內的科技股連續上漲3個月,之前最多1個半月上漲。

這說明市場一定出現了重要變化,行情的力度與可持續性相比去年有了較大改善。

半導體行業比較特殊,它是一個成長疊加週期的行業。在全球範圍內它偏週期,4-5年一個完整週期。在國內則是偏成長,原因在於國產替代加速,國產芯片滲透率提升。

國內的半導體產業更多體現爲成長性大於週期性。即便有周期性,以前的週期性也變了,週期分佈也變化了。以前4-5年一個完整週期,景氣度上行兩年,再調整兩年。現在景氣度拉長了,可能有3-5年一個上行週期,然後再調整1-2年。具體如何還要跟蹤,去看行業的數據和上市公司的業績。

這個行業景氣度目前看還在,市場熱度就能夠保持,明年也有能見度。景氣度如果下行了,那市場的熱度也會降溫。

半導體國產替代的方面,目前有很多環節國產替代5%都還不到,空間還很大。雖然我不太主張所有芯片都要完全自主,既無必要、也不經濟。因爲這個產業鏈太龐大,鏈條太長,體量也太大,沒有國家可以獨立承擔所有的環節,也沒有必要。

但在一些和應用場景銜接的環節,我們還是要就近配套,使得協同更加有效、更加經濟。特別是在一些難度不是特別高的環節,率先實現國產化的替代,還是很有必要的。目前看國產替代的速度也正在加快。整體對這個行業的景氣度看的還是比較長的,目前的估值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Q:可否介紹半導體細分領域的景氣度情況?

孔學兵:這裏有幾條線。偏製造端領域,產能爲王,IDM環節短期來看業績爆發力最強。拉長來看,它們產能還是可以上來的,各大晶圓廠的資本開支都會加大。

中長期還是看輕資產設計端。設計端怎麼看?我覺得還是看下游應用環節,哪些有增量需求,哪些能夠保持高景氣度,就是我們選賽道的重要考量。

前面提到的AIOT,肯定是比較好的新增量市場,市場預期也較高。但大家的認知還需要一個過程。相關賽道部分公司從今年1季度開始到半年報,業績都在顯著放量,增速非常明顯,一些公司兩年以前就開始佈局,投入研發資源。現在看,有可能趕上需求爆發的大機會。

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半導體的需求品類、數量、性能要求都有很大差異。站在當下,從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到未來的萬物互聯,芯片的需求端無論是總量、還是結構,與4G時代的智能手機相比都會有巨大差異。

誰看到了這種變化趨勢,滿足了這些變化的需求,誰就能佔據產業制高點。

科技股估值需動態看,下半年依然有機會

Q:從靜態來看,科技股估值還是比較高,您如何看待這個事情?

孔學兵:對科技的研究,需要長期、紮實的產業鏈跟蹤和業績驗證。人云亦云、機械教條地認爲,科技股就是貴,可能會因此錯失重大投資機遇。是否便宜還是要和增長結合着去看,更要動態地去看。

從PEG的角度去看,如果有一個很好的配合度,他增長快,哪怕估值高一點,可能就不顯得那麼貴。有些東西沒增長,PEG可能20-30倍,絕對數字沒那麼高,但其實也並不便宜。

估值高低和是否增長要結合看,而且還要從自身歷史區間來看。有些行業因爲有長期的增長預期,歷史的估值區間就偏高。估值還要相對自身比、相對外部比,這些需要綜合考慮。

科技股貴還是便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從消費的角度去看科技,有可能無法理解科技。不同行業考量的重點不太一樣,所以不可以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簡單地說便宜還是貴。

這個領域本身比較特殊,需要較大、較長期的研發投入。當期業績可能就不是我特別在意的點。最終還是看遠景的天花板在哪,市場空間、市值體量的上限在哪。研發投入導致當期業績會差一點,但是大家理解,因爲研發最終會轉化爲收入,業績顯性化。

Q:現在和去年相比,科技、半導體企業的估值大概達到什麼樣的水平?

孔學兵:從去年一季度起,這個行業行業景氣度就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全年保持了很好的增長態勢。今年一季度,在去年高增速的基數上,科技板塊又實現快速增長。目前看,由於業績增速較高,其估值上行並不明顯,整體處於歷史中位數附近。

與之相對應的是20年未見的超級景氣週期。我相信,下半年依然存在機會,可以挖掘出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的科技股。

自動駕駛要走的路很長

Q:產業鏈中游企業受制於上游芯片供應的影響不小,這是否會影響他們產能釋放?投資方面又有何考慮?

孔學兵:這要看各家公司的綜合能力。如果一家公司有長期穩定的需求,晶圓廠肯定會全力保障持續供應。他們也希望有長期穩定的客戶來保障需求,即便漲價也是漲幅相對有限,也更多是通過漲價來改善客戶結構。

細分賽道里的頭部玩家,在產能上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漲價也能夠向下遊傳導,有些產品毛利甚至還提升了。這些在產能爭奪戰中證明了自己的公司,體現出整體競爭優勢,也是值得我們堅持投資的公司。

反過來,漲價傳導不下去或者產能還被砍了企業,未來的形勢就不太明朗,我們需要保持警惕。

Q: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方面,您怎麼看其發展現狀?

孔學兵:自動駕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還只能稱之爲汽車電動化之後的智能化應用。汽車自動化以後的終極目標,還是要實現自動駕駛,這個過程肯定要有很長時間的技術積累。

目前在某些環節,如自動駕駛艙,改善了一些人和車之間的互動和體驗,使車更智能,讓消費者的體驗感更好。在這個環節有些公司已經能做一些事情了,相關業務的增速非常快。

但做投資,我們不主張從概念、主題上去想太多,最終還要看能否商業化落地,看業務佈局是不是契合未來營收增長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