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保監會答一財:沒出現銀行業整體負債體系緊張情況

在特定情況下,存貸比階段性上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增強。

商業銀行餘額存貸比保持上升趨勢正引起市場關注。

“在特定情況下,存貸比階段性上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增強。”7月1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去年以來,爲了支持經濟恢復發展,銀行業加大信貸投放的力度,重點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等領域。2020年,各項貸款同比增長13.3%,增速明顯快於存款,帶動存貸比有所上升。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商業銀行餘額存貸比一直保持上升趨勢。2020年三季度、四季度分別爲75.46%、76.81%,今年一季度更是創出77.15%的歷史新高。

劉忠瑞表示,今年以來,隨着經濟逐步恢復,貸款增速趨於平穩,存貸比上升趨勢有所緩解。到6月末,商業銀行人民幣存貸比78.1%,較年初上升1.3個百分點,較上月下降0.9個百分點。

儘管此前監管部門已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爲流動性監測指標,並刪除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但市場分析認爲,75%依然被視爲一般認可的警戒線,其水平之高反映出銀行體系負債緊張的狀況需引起重視。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近日指出,2021年以來,銀行業各項存款增速明顯放緩,已降至9%以下,而信貸增速則仍在12%以上,表明未來存貸比依然存在上行壓力。在主要負債來源增長明顯慢於資產增速的情況下,如果不考慮貨幣市場融資來源,除去準備金和備付金,未來大中小銀行能夠提供的信貸增量可能較爲有限,在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復甦方面很可能力不從心。

劉忠瑞表示,當前,銀行業負債水平總體穩定,流動性風險可控,沒有出現整體負債體系緊張的情況。到6月末,銀行業總負債同比增長9.1%,保持在合理水平。當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覆蓋率是136.7%,流動性匹配率152.6%,核心負債依存度64.7%,整體上都滿足監管要求。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銀行間市場利率處於合理區間,能夠滿足銀行維持負債穩定的需要。

近期,銀保監會專門發佈實施了《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推動商業銀行強化負債業務管理,拓寬負債來源,優化負債結構,增強銀行負債與資產在期限、幣種、利率、匯率等方面的匹配度。

“這些措施有利於進一步增強銀行負債的穩定性,前瞻性防範流動性風險。同時,我們監管部門還指導銀行定期開展有關負債變化的壓力測試,針對各種可能的負債流失情況設計情景,根據測試情況制定和完善應對預案,切實防範流動性風險。”劉忠瑞強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