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山  本報記者  郭媛丹]剛開始前往印太地區耀武揚威的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英國媒體14日爆料稱,該航母和4艘護航艦艇上已經發現超過100人感染新冠病毒。儘管英國海軍宣稱目前尚不準備改變訪問印太地區的計劃,但外界普遍擔憂,如果該航母編隊的疫情得不到控制,它將迎來一場“災難之旅”。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通過蘇伊士運河。

超過100人被感染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4日稱,“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於數天前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紅海,正式開啓它的首次全球航行第二階段——印太地區訪問之旅。按照計劃,該航母編隊將沿途停靠包括阿曼、新加坡、韓國和日本等40個國家,總航程超過2.6萬英里。

然而英國海軍發言人承認,“作爲常規檢測的一部分,航母編隊少數人員的新冠檢測結果爲陽性。”英國《太陽報》稱,航母編隊的實際感染情況顯然並非英國海軍發言人說得這麼輕描淡寫。“英國航母編隊的7艘護航艦艇中,至少4艘都出現感染病例,總感染人數超過100人”。

報道提到,英國航母編隊於5月從英國本土出發後,很可能最早是在6月底停靠塞浦路斯期間,水手上岸休假時感染了新冠病毒。7月4日,該航母編隊在例行檢查時發現疫情已經擴散。據稱,目前英國海軍已經採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及對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以防止疫情擴散。英國國防大臣本·華萊士表示,參與此次行動的所有人員都已接種兩劑疫苗,“疫情正在獲得控制”。

由於“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的後續行程以訪問他國港口爲主,感染新冠疫情後會影響航母的日程安排嗎?華萊士對此堅稱,“航母編隊將繼續執行其任務,部署計劃不會受到影響。”英國廣播公司稱,新冠疫情尚未促使英國重新考慮航母編隊訪問40個國家的航行,“其中包括經過南海,這將加劇與北京的緊張關係”。

“伊麗莎白女王”號被爆出現新冠疫情之前,華萊士於12日在美國五角大樓與美國防長奧斯汀舉行會晤時提到“英國對印太地區的更多關注”。華萊士表示,“在中國問題上,英國與美國肩並肩站在一起,確保我們在太平洋海域的同盟受到國際法的保護,確保我們代表的價值得到維護。”

英國航母能控制住疫情嗎?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華萊士在“該航母是否繼續全球航行”問題上,並沒有把話說死。他表示,“我們不會讓任何人處於危險之中。我們目前暫時沒有考慮改變後續計劃,但如果航母指揮官必須做出不同的決定,我將完全支持他。”

顯然,英國航母的訪問計劃能否繼續執行,要看新冠疫情是否得到控制。很多“前車之鑑”都證明艦艇上發生疫情“不影響行動部署”只是暫時的。英國廣播公司稱,去年英國護衛艦“諾森伯蘭”號在巡航過程中發現疑似感染病例後被迫返航,水手們也上岸隔離。

2020年3月美國航母“羅斯福”號最初傳出有新冠感染病例時,美軍也堅稱“無計劃將該航母從任務中撤出”。但不久後,由於疫情擴散,“羅斯福”號不得不停靠關島,全艦人員下船隔離治療。

不過與“羅斯福”號的情況不同,此次“伊麗莎白女王”號所有人員都接種了兩劑疫苗,這是否成爲英國航母“不影響行動部署”的底氣呢?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雖然英國目前新冠疫苗接種率全球領先,該國85%的成年人已接種過至少一劑疫苗,63%的成年人接種了兩劑,但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德爾塔近日仍迅速席捲英國。

一位匿名免疫學家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疫苗在減少重症和死亡率方面的表現更突出,在預防感染和降低傳染性方面並不理想。針對“伊麗莎白女王”號的疫情,該免疫學家表示,在採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對感染病例進行隔離、對相關區域進行消毒等措施後,疫情會有減緩趨勢,但能否控制住疫情擴散,還要看航母上的疫情具體是什麼時候暴發、什麼時候開始採取措施的。

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14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伊麗莎白女王”號可以通過空運,將感染病例送到沿岸國家實施隔離和進一步治療,確保該航母編隊後續行動的繼續。宋忠平表示,對於英國海軍而言,“按計劃行動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否則英國海軍的面子從何體現?”

他還認爲,“‘伊麗莎白女王’號的實際戰鬥力一直受到外界質疑,這次疫情暴發更說明該航母戰鬥力堪憂:就連人員都無法管控好,更談不上人員與裝備結合發揮戰鬥力水平。”

主力護航艦艇出現嚴重故障

“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編隊可謂“禍不單行”。英國海軍發言人表示,擔任護航任務的45型驅逐艦“鑽石”號原計劃與航母編隊的其他艦艇一起穿過蘇伊士運河,但由於“技術問題”,它不得不返回地中海港口。有報道稱,該艦裝備的WR21燃氣輪機發生“嚴重故障”,可能需要更換機組。目前“鑽石”號停靠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奧古斯塔基地接受檢修。

不過英國海軍透露,“鑽石”號的修復時間不會太長,預計修好之後仍有機會“重新返回任務”。該艦離開後,北約國家其他艦艇將接替承擔“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的護航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