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研發的全球首例漂浮式風電融合網箱養殖示範樣機試驗模型在上海交通大學海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下水,標誌着該項目正式進入模型試驗階段。

圖爲試驗模型水下調試

本次試驗採用1:40的縮尺模型,模型幾何尺度誤差不超過1毫米,重量重心誤差不超過3%,縱搖和橫搖慣性半徑誤差不超過5%。試驗過程含帶網衣和無網衣水池試驗兩部分,共有154個工況。試驗首先對水池造浪性能和風力機氣動性能進行校準,並進行靜水衰減試驗測試風漁平臺系統的固有周期和阻尼係數,之後通過在實驗室中模擬惡劣海洋環境與物理模型的相互作用分別進行工作工況和生存工況下的風、浪、流荷載試驗,測試風漁平臺系統的運動響應、機艙加速度、葉尖氣隙、塔筒載荷、繫泊系統載荷等關鍵性能參數,預判原型在實際海況中的響應特性,並對數值計算的準確性進行驗證。

該項目樣機選址位於福建莆田南日島海上風電場,計劃於2022年完成示範工程建設,屆時將成爲全球首例浮式風電與深水養殖相結合的項目,達到以漁養電、以電養魚立體用海的效果。目前,該項目已完成風漁融合平臺概念設計、初步設計、風電機組改造及荷載迭代、養殖系統專家論證等工作,水池模型試驗的成果將用於下一步詳細設計及生產設計工作。

來源:中國煤炭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