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15日公告称,7月15日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除对冲今日到期的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外,考虑到目前正值税期高峰等因素,金融机构对中长期资金仍有一定需求,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从交易结果看,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均维持不变。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政策利率的MLF利率不变,释放了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的信号。

长线“补水”降低机构负债成本

改善银行的负债端情况、发挥好支持实体经济的功能,通过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相较于MLF在成本、期限等方面更具优势。

“在补充流动性方面,央行更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式,但包括MLF在内的工具,期限总体较短;另外,商业银行通过MLF获取流动性需付出一定成本。通过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有助于商业银行做好资产负债管理。”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温彬认为,从必要性看,降准释放长期低成本资金,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截至今年6月末,MLF余额5.4万亿元人民币,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为进一步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130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实际上,不少市场人士注意到,目前银行负债端存在一定压力。运用降准工具,能够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20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余额存贷比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今年一季度创出77.15%的历史新高,超过了一般认可的75%的警戒线。5月末行业存贷比已经达到82.32%。

MLF利率不变释放稳健信号

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变前提下,此次MLF利率并未调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表示,2021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取得了积极效果。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央行表态“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因此作为政策利率的MLF利率也没有变化。明明表示,1年期MLF利率对于LPR报价影响作用较大,而LPR对实际贷款利率影响显著,LPR下调将直接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不过,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降准释放资金的作用下,本月LPR仍有下行的可能。

明明认为,总体来看,降准叠加存款基准利率下调,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有望带动LPR报价走低。在“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目标下,LPR下降是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

从资金利率表现看,利率水平保持总体平稳。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下行6.6个基点,7天Shibor下行1.4个基点,其他各期限资金利率波动幅度较小。DR007加权平均利率昨日回落至2.1535%的水平。

货币信贷政策更趋定向性支持

在总量适度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更强调结构性支持,因此全面降准措施也将更注重定向支持,更加注重支持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

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介绍,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的前提下,货币信贷政策将主要强调两大结构性方面。其中就包括坚持发展普惠金融。

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方面,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介绍,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面扩、价降;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显著;重点行业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按目前银行的信贷体制和监管政策,全面降准带来的信贷增量投放,实际上是定向的。”连平认为,由于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开展经营,降准后释放的资金,将主要流入国家政策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和优先支持的中小企业。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认为,尽管此次实施的为全面降准,后续仍将会“曲线定向”。降准的效果是将降低银行体系的负债成本,释放更多长期资金。后续还将对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定向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