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59歲男子“蹭”熱度到郭剛堂家門前尋女:好的壞的都接受,只想找到她

歷經24年苦尋,電影《失孤》的原型郭剛堂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兒子,幸運“上岸”。而更多的尋子家長,依然在茫茫人海中找尋。

59歲的黑龍江人姚福吉是其中之一,他的女兒姚麗14歲時失蹤,13年來了無音訊。爲了找到女兒,姚福吉騎着三輪摩托從山東東營冒雨趕到聊城,想“蹭”着郭剛堂的熱度,將尋女的消息擴散得更遠,“好的壞的結果我都接受,我只想找到我姑娘。”

女兒上學途中失蹤

父母在田地坑邊找到一隻鞋

7月14日的聊城,上午剛下過一陣大雨,下午仍舊十分悶熱。59歲的姚福吉再一次將自己的紅色三輪車停在郭剛堂家所在的李太屯小區門口,隨後拿出小板凳坐在車旁準備直播。在太陽暴曬下,姚福吉黝黑的臉上滲出不少汗珠,略微有些反光。

一番搗鼓後,姚福吉開播了。他先是向直播間裏的觀衆問好,並彙報了自己的行蹤。隨後再一次祝福郭剛堂找到了兒子,並表示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女兒。與觀衆互動時,姚福吉的粉絲量與直播熱度在快速增長。

“本來按照計劃,我現在應該在去煙臺尋找的路上,但因郭新振的出現,我改變了主意。”姚福吉說,他與郭剛堂在很久以前就因尋親而相識,也曾相互鼓勵過,當得知郭剛堂找到兒子後,他很高興,也想借着這股熱度找找女兒,“網上全是老郭的新聞,大家都在看和他有關的事,所以我就想‘蹭一下’,讓更多人知道我女兒的事,幫我找找她。”

談起女兒姚麗,姚福吉一度哽咽。拿出一張尋人啓事,姚福吉指着上面的照片說,“這就是我的女兒姚麗,1994年1月15日出生,今年有28歲了。她失蹤時有1.62米,面部最明顯的特徵是右眼角下有個紅點。”

據姚福吉介紹,他與妻子張秀紅均是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夫妻雙雙下崗後,爲了貼補家用,他在大街上蹬三輪拉貨賺錢,“靠體力喫飯的日子特別累,但一回家見到女兒乖巧懂事就特別幸福。”

2004年,張秀紅的表姐在北京開了一家餐館,讓她前去幫忙,姚福吉與女兒則留在老家。後來,因爲姚麗即將升學,加上擔心姚福吉照顧不好女兒,張秀紅便將姚麗接到北京生活。“孩子是念初一時被接過去的,我在第二年也跟着過去了。”爲了節約開支,那時姚福吉在北京並未和妻女住在一起,而是自己在火車站找了一份可以包喫包住的保潔工作,等休息時再坐3個小時的公交車去看望妻女。

姚福吉說,姚麗在北京市大興區太和中學上學後,爲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都是自己騎自行車上學,“學校離得有點遠,有兩條路線可以選擇,一條是大路,一條則是小路。走小路則要穿越兩個小區和一片田間地,騎車的話大概需要40分鐘。”

2008年4月19日,姚福吉一家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女兒姚麗在那一天莫名失蹤了。“那天是星期六,因孩子上初三下午要補課,所以在中午一點半的樣子姚麗就走了。”據姚福吉回憶,當天下午兩點過,學校老師在發現姚麗沒到校後便與張秀紅聯繫,但張秀紅也不知姚麗在哪,隨即四處尋找,“最後沒辦法了,妻子就給我打電話讓我過去一起找。”姚福吉說,他們問遍了沿路(大路)的環衛工人和學校裏的同學,卻並未有人在那天見過她。

下午5點半左右,姚福吉與張秀紅沿着小路繼續尋找,在路旁的坑邊找到了姚麗的一隻鞋子。“坑是用挖掘機挖出來的,有兩三米深,後面堆了幾十米高的土堆。”姚福吉說,當晚他們便報警了,但警察在搜遍周圍所有地方後,依舊沒有孩子的身影。”

多方搜索無果後,警方決定調用警犬來尋找姚麗的蹤跡,但沒想到天公不作美,連着下了兩天的雨,等雨過天晴,警犬也無法嗅到姚麗的蹤跡。最後,警方將那隻姚麗的鞋作爲證據拿走,但此後該案再也沒有了任何進展。

夫妻倆交替外出

尋女13年始終未有任何消息

夫妻倆接受不了女兒突然失蹤的現實,也不願相信女兒可能遭到意外,他們一直認爲姚麗很有可能是被拐了。“小路很窄,除了農用車之外,汽車幾乎不能通過,所以不可能有車禍發生;而且就算遇到壞人,那爲什麼女兒的自行車和書包都不見了?警方對周圍村子都排查過,是沒有發現可疑線索的。”姚福吉說,這是他妻子在事後的分析,因此他們相信女兒一定還活着。

爲了找到女兒,夫妻倆辭掉工作,將能想到的地方都親自去找了一遍。一開始,他們只是在北京張貼尋人啓事,後來在網上接觸到一些尋親組織後,便主動向外尋找,“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還有廣州、杭州、南京……這些年,我們已經不知道去過多少地方,但始終沒有任何消息。”姚福吉告訴記者。

“以北京爲圓心,向四周擴散,漫無目的地尋找。”姚福吉說,女兒失蹤後的前5年,他都是坐着火車去尋找,而河北因離北京較近成了他重點尋找的地方,“有時候當天去當天回,有時候當天去了,涉及到要去鄉鎮村裏,便會耽擱幾天。”也正是因爲這樣的消耗,短短几年時間,夫妻倆的積蓄便被花光,所有的值錢物件也被賣掉。

爲了生存,夫妻二人不得不放緩尋找的腳步。“我們開始寄希望於網絡,在各種網站論壇上發尋人的帖子,也會參加電視臺、電臺、報紙等媒體的節目錄制。”姚福吉說,在這段時間,他們加入了各種尋親組織,也參與了多起線下的尋親大會。此外,他還和妻子計劃交替外出尋找,留下一人在北京繼續打零工維持生活。

今年1月,因找女兒的事姚福吉夫妻倆大吵一架,激動時姚福吉打了張秀紅一巴掌,“當初本不想讓她和孩子去北京的,她偏要去,結果女兒丟了。”姚福吉說,因爲動了手,妻子一氣之下回了孃家,而他也開始了一個人的尋女之路。

爲了省錢,姚福吉花了700元買了一輛二手的三輪摩托車代步。但因車況太差,才騎了不到一個月,車就壞在了秦皇島。後來,在熱心網友的幫助下,他又低價買到了一輛紅色的三輪摩托車,也正是他如今正使用的這輛。

記者注意到,這輛全封閉式的三輪車車身貼滿了尋人啓事,有姚福吉的女兒姚麗的,也有瀋陽失蹤孩子池陽的,還有1995年丟失的雙胞胎男孩。“丟了孩子的父母就是‘難友’,幫他們也是幫自己。”姚福吉說,這些尋人啓事,都是一路上遇到的尋親家屬提供的,他將自己女兒的尋人啓事交給對方後,也把對方的尋親信息貼在了三輪車上。

此外,紅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該輛三輪車經過了姚福吉的專門改裝,車頂有展板和燈帶。內部空間裏,座位放倒鋪平可以睡覺,平時則散放一些喫食,包括一路上好心人贈送的食物與水果。“我帶的東西很少,除了必要的換洗衣物和洗漱用品,剩下的就是各種各樣的尋人啓事。”姚福吉說,騎車走在路上,多少有些不方便,白天還能夠忍受,只是晚上睡覺時悶熱難耐,“夏天熱,車裏又都關着窗悶得慌,打開呢這蚊子啥的又多……”

連夜上路急行300多公里

只爲“蹭”郭剛堂找到親子的熱度

在姚福吉的尋女計劃裏,他將全國地圖上劃出幾個小組合,“東三省是一組,山西、河北、山東、河南是一組……我想一小塊一小塊挨個去找,包括鄉鎮和村落。”7月10日,他正好行至山東東營,聊城則是他計劃裏這一小塊最後去的地方,“因爲這離河南、安徽比較近,所以打算最後來這兒。”

7月11日晚間,網上相繼傳出電影《失孤》的原型郭剛堂找到了被拐24年的兒子這一消息。一時間,整個網絡的流量都被“尋親”佔據。姚福吉瞭解到情況後,也及時向郭剛堂發去了祝福,並立即決定趕去聊城,“老郭肯定會因爲這事被全國關注,有他在的地方就會有無數的人看,沒準兒大家也會注意到我女兒的事。”

抱着“多一個人看到,就多一份尋回女兒的希望”的信念,姚福吉顧不上喫飯、睡覺,甚至顧不上夜間暴雨中行車的危險,連夜奔向聊城。終於,在急行300多公里後,7月12日上午11時,姚福吉騎着他的尋親三輪車,趕到了郭剛堂家所在的聊城李太屯小區。

守在郭剛堂家的人果然注意到了姚福吉。

彼時,他正穿着一件尋親的衣服站在車旁擺弄手機,一個女孩的照片和“尋找女兒姚麗”幾個字大大地印在他的衣服胸前和後背,十分顯眼。路過的人羣紛紛停下腳步打量起來,許多路人甚至拿出手機拍起視頻,並將其發到網上擴散。

7月13日,“59歲男子蹭失孤原型熱度尋女”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有關姚福吉尋女的事也因此得到了極大的關注,“每天都會有人給我打電話,不論是關心還是詢問情況。而且一會兒不用手機,就會收到上千條未讀信息。”姚福吉說,這樣雖然很忙碌、疲憊,但他仍舊願意不厭其煩地給每一個找上他的人再講一遍事情經過。

“這一路我得到了很多幫助,也收到了不少線索信息。”姚福吉說,在聊城的這幾天,總會有好心人提着熱乎乎的喫食來請他喫飯,也有好心人默默扔下幾百元錢給他就消失不見的,“還有一些外地的記者見我住在車裏難受,幫我在酒店訂了一間房,好清洗身體和換洗衣物。”

此外,他也在自己公開的社交平臺上,收到了許多線索留言,“每一個線索信息我都會去核實,不管是不是,我都不會不管的。”姚福吉說,他“蹭熱度”的行爲得到了很多網友的理解與支持,每天都會有許多人打電話給他加油打氣,“我也看到了一些人說女孩子在14歲失蹤,遭遇不幸的可能性很大。雖然我們也做過最壞的打算,但不管是好是壞,我都想找到我姑娘。”

據瞭解,姚福吉目前得到的其中一個線索是,有網友稱其朋友也叫姚麗,長相與年紀都與尋人啓事的描述相同,只是人目前在國外。“我在等對方提供照片。”姚福吉說,他會在聊城再待幾天,等事情的熱度降下去後,便開始沿着周圍的村子挨個尋找。

紅星新聞記者 羅夢婕 發自山東聊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