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慧聰家電網。

日前,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 2020 年度廣東省家用燃氣竈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情況。本次共對 139 家企業生產的 223 款家用燃氣竈開展了監督抽查,經檢驗,發現 50 家企業生產的 63 款產品不合格。

據通告顯示,本次燃氣竈抽查重點包括氣密性、熱負荷偏差、離焰、熄火、回火、幹煙氣中一氧化碳濃度、溫升(操作時手必需接觸部位)、耐熱衝擊、耐重力衝擊、熄火保護裝置、熱效率、進氣管結構尺寸等 12 個項目。其中不合格項目重災區主要集中在回火、熄火保護裝置、進氣管結構尺寸、一氧化碳濃度等方面。

燃氣竈作爲現代家居的廚電必備品,聯繫千萬家,其質量安全更是關乎民生。本次抽檢結果,引起了消費者及業內人士對燃氣竈產品質量的再一次審視。

據業內人士總結,燃氣竈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主要還是因爲行業中小作坊企業渾水摸魚,爲蠅頭小利而置產品質量於不顧。但早在 1996 年,國家就公佈了《GB 16410-1996 家用燃氣竈具標準》,規定了家庭用燃氣竈具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和驗收規則等內容。隨後在 2007 年,國家使用《GB 16410-2007 家用燃氣竈具標準》替代,規定了家用燃氣竈具的術語和定義、產品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和標誌、包裝、運輸、貯存。

而隨着燃氣竈技術迭代和產品的更新,相關標準也緊跟修訂。2020 年 12 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GB 16410-2020 家用燃氣竈具標準》,並將於 2022 年 1 月 1 日正式實施。據悉,新標準對燃氣竈產品的閥體、玻璃面板等關鍵零部件和開孔尺寸等相關工藝作出了更細緻的要求,同時提出了 “ 與食品接觸部件的材料 ” 的安全性要求,總的來說,新標準對燃氣竈的性能和安全管控更嚴格。

除了國家不斷更新行業標準,區域性政策也相應出臺。作爲中國燃氣具之都,廣東順德在把控產品質量方面接連出手。今年 1 月,容桂市場監管所發佈《T/RPEA 1-2021 家用燃氣竈旋塞閥總成》與《T/RPEA 2-2021 家用燃氣竈用燃燒器》團體標準,分別重點對閥芯、噴嘴和燃燒器提出嚴密的材質、工藝、試驗要求,其中《T/RPEA 2-2021 家用燃氣竈用燃燒器》團體標準的制定,更是填補了國內該零部件的標準空白。

由各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公佈信息來看,各地方積極依照標準展開燃氣竈質量抽檢。而在檢查之後,履行 “ 打假治劣、引導消費 ” 的原則,採取或懲戒或下架或取締等有效措施,落實對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的後處理工作,是倒逼產品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燃氣竈市場日趨成熟,品牌集中度逐漸上升。公開數據顯示,我國 2019 年燃氣竈線下市場 CR5 爲 62.57%,2019 年燃氣竈線下上市場 CR5 爲 42.68%;根據奧維雲網(AVC)監測數據,2021 年 618 大促期間(W22-25)竈具線下市場 CR5 高達 77.7%,而線上市場 CR5 也達到了 72.9%。短短兩年時間,燃氣竈品牌集中度大幅上升,線上市場尤其發展迅猛。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中,行業競爭將會愈發激烈,口碑與資源飛速向龍頭企業傾斜,劣質交付、本末倒置的企業勢必將被吞食,而頭部企業在不斷打磨更高品質產品、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同時無疑也提高了整個行業的標準,起到激勵腰部企業奮起直追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