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洛陽銀行淨利三年下降四成不良率超2% 五大股東質押21%股份近8%股權面臨拍賣

來源:長江商報

洛陽本土城商行洛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銀行”),因股東股權質押違約面臨司法拍賣,引發市場對其股權穩定性的關注。

根據阿里司法拍賣,今年8月2日,有兩筆關於洛陽銀行的股權拍賣即將開始,分別涉及該行第四大股東河南嘉達棉業所持的3.38億股,以及河南省九冶重工所持的2.08億股,合計5.46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7.9%,起拍價格相較於評估價折價30%。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0年,洛陽銀行前十大股東中,就有五名股東存在高比例股權質押,合計質押股份佔該行股份總額的20.62%,其中包括河南嘉達棉業在內的四大股東質押率達到100%。

而早在2011年開始就接受IPO輔導的洛陽銀行,近年來自身盈利能力弱化,業績起伏不定。2020年,該行主營業務收入137.55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歸母淨利潤)16.27億元,同比減少9.42%,並較2017年最高峯時期的27.23億元下降近40%。

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不良率由上年末的2.08%下降至1.82%,但今年3月末再次回升至2%以上,達到2.04%。

兩大股東質押違約5.46億股將被拍賣

公開資料顯示,洛陽銀行前身是成立於1997年的洛陽城市合作銀行,在洛陽市區原25家城市信用社進行股份制改造基礎上成立。1998年5月更名爲洛陽市商業銀行,2009年3月更爲現名。

一直以來,洛陽銀行都存在部分股東質押率較高的問題。

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總股本68.9億股,其中國家股東2戶,持股比例合計17.4%;法人股戶數41戶,持股比例78.19%,其中國有法人股東13戶,持股比例合計26.71%。此外,個人股東991戶,持股比例合計4.41%。

前十大股東中,洛陽市財政局直接持有洛陽銀行11.79億股,佔比17.12%,爲該行最大股東。由河南省財政廳控制的中原信託持有該行3.07億股,佔比4.45%,爲第五大股東,洛陽市市政建設投資持股比例3.64%,爲該行第八大股東。

除了上述三名國資股東之外,2020年末,洛陽銀行前十大股東中就有五大股東因質押股份超過其持有股份的50%已被依法限制表決權,質押股份佔公司股份總額的20.62%。

具體而言,洛陽銀行第三大股東江蘇吳中(10.120, 0.92, 10.00%)集團持有該行3.64億股,佔比5.28%,分別向興業銀行(20.140, -0.31, -1.52%)、廈門國際信託及江西銀行質押2.08億股、1.04億股、0.52億股,質押率達到100%。第四大股東河南嘉達棉業持有洛陽銀行3.38億股,佔比4.91%,已全部質押給廈門國際信託,且已被悉數凍結。

此外,洛陽銀行第六大股東河南正茂建設工程,以及第九和第十大股東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河南海菱實業期末分別持有該行2.84億股、2.44億股、2.43億股,佔比4.12%、3.55%、3.53%,分別已經質押2.3億股、2.44億股、2.43億股,質押率81.18%、100%、100%。

股東質押率過高且已經違約,洛陽銀行將面臨着重要股東股權拍賣帶來的股權穩定性問題。

根據阿里司法拍賣,今年8月2日,有兩筆關於洛陽銀行的股權拍賣即將開始,分別涉及該行第四大股東河南嘉達棉業所持的3.38億股,以及河南省九冶重工所持的2.08億股,合計5.46億股,佔該行總股本的7.9%,申請執行人均爲廈門國際信託。

兩筆拍賣涉及股權的評估價分別爲10.4442億元、6.4272億元,起拍價7.31億元、4.5億元,相當於折價30%。如果按照底價競拍成功,競拍者可以以11.8億元價格一次取得洛陽銀行7.9%的股份,持股比例僅次於洛陽市財政局。

不過,截至7月17日,上述兩筆拍賣共吸引了近千次的圍觀,但均顯示“0人報名”。

而此次拍賣之前,涉及到洛陽銀行股權的拍賣共有36筆已經完成,今年年內結束6筆,其中4筆流拍,另外2筆都只有1人報名,分別涉及該行33.8萬股、6.76萬股。最近一次拍賣爲6月29日,涉及洛陽銀行1.65億股,起拍價3.85億元,相較於評估價折價23.5%,但顯示已流拍,無人出價。

擴錶速度放緩去年收入淨利雙降

股權拍賣遇冷,不僅與轉讓數量及金額較大有關,也與作爲標的的洛陽銀行經營狀況不無關係。

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洛陽銀行的主營業務收入80.09億元、95.16億元、108.35億元,歸母淨利潤20.21億元、24.24億元、27.23億元,呈逐年增長趨勢。

2018年至2020年,洛陽銀行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7.43億元、138.7億元、137.55億元,歸母淨利潤14.83億元、17.97億元、16.27億元。

可以看到,雖然近年來洛陽銀行收入規模整體向上增長,但盈利能力卻在走下坡路。其中,2018年該行歸母淨利潤驟降45.5%,次年回升21.17%,2020年收入和淨利潤同比分別減少0.83%、9.42%,且去年洛陽銀行的歸母淨利潤僅爲2017年最高峯時期的60%,三年間整體下降近40%。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信貸資產增速放緩以及收縮同業和投資資產,使得洛陽銀行盈利資產規模下降,同時在較大的資產減值計提壓力下,該行盈利能力削弱。

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資產總額2759.35億元,與上年末的2739.85億元基本相當,貸款餘額1256.8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6.8%,佔總資產的比例爲45.55%。報告期內,洛陽銀行實現淨利息收入75.04億元,同比僅增長1.58%,淨息差2.76%,同比減少0.06個百分點。

中誠信日前出具的評級報告顯示,在投資資產方面,2020年末,洛陽銀行證券投資資產941.7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47%,其中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和金融機構債券合計佔比51.27%,投資同業理財產品佔比13.69%,投資信託產品佔比34.27%。

中誠信指出,2020年末洛陽銀行共有6筆合計15.69億元信託投資分類爲關注類,5筆合計16.87億元信託投資分類爲不良類,在信託投資中的佔比分別爲4.86%和5.23%,該行對信託投資合計計提減值準備32.97億元,目前該行主要通過調整還款方式、重組等方式處置上述信託投資,但處置週期較長,處置效果有待持續關注。

截至今年3月末,由於部分關注類信託投資分類下遷,洛陽銀行關注類信託投資餘額較年初下降至12.63億元,不良餘額上升至20.94億元。

中誠信表示,整體來看該行證券投資中非標投資佔比較大,且部分已出現風險,此類投資的信息透明度較低,相關風險需保持密切關注。

從資產質量上來看,2016年至2018年末,洛陽銀行的不良率曾由1.52%提升至2.78%,2019年下降至2.08%。2020年洛陽銀行母行口徑下新增不良貸款34.37億元,同比增加10.49億元,該行全年累計處置不良貸款33.95億元。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不良貸款22.91億元,較年初增長0.53億元。而得益於貸款規模增長,2020年末洛陽銀行不良率較年初下降至1.82%。

上述評級報告顯示,2021年以來,洛陽銀行不良貸款餘額持續增長,同時由於相關處置覈銷工作尚未完成,截至3月末不良餘額和不良率分別增至27.42億元和2.04%。

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撥備覆蓋率由2019年末的207.65%小幅下降至202.93%,今年3月末回升至225.71%。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1年洛陽銀行就有過上市計劃,與中信證券(23.570, -0.26, -1.09%)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十年間已經輔導了53期,依然未有實質性進展。

截至2020年末,洛陽銀行資本充足率14.1%,2018年開始連續三年下降。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1.76%、11.68%,近年來逐步提升。目前,洛陽銀行正在推進20億元規模永續債的發行,用於補充其他一級資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