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奧運旗手人選之爭塵埃落定,中國體育代表團宣佈,中國女排隊長朱婷、跆拳運動員趙帥擔任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據報道這是綜合了球員代表性、賽程安排,徵求了多方意見,慎重考慮做出的決定。

此前坊間傳的紛紛揚揚的女排隊員張常寧遺憾出局,其實一點也不意外。中國女排是中國三大球的一面旗幟,在男子三項全部無緣東京的背景下,選擇女子三項中成績最好的女排,最具備代表性。作爲里約奧運會最大的奪冠功臣、現任隊長朱婷又無疑是最能代表中國女排的人物,張常寧拿什麼和她比?

中國女排是一支常勝之師,有"老女排"的五連冠輝煌、"黃金一代"的2金1銅,以及現役"白金一代"的3金1銀1銅,共十個大賽冠軍。

有成績就有話題,有話題就少不了是非爭議。過去物質生活匱乏、媒體不發達,大衆主要依靠電臺、電視和報紙獲取信息。5G時代,網絡自媒體蓬勃發展,信息快捷、傳播渠道豐富,女排姑娘們不僅成績棒、顏值好,性格特點也鮮明,縈繞她們話題自然很多。

如果問哪個隊員最有實力,絕大多數球迷會脫口而出"朱婷";如果問哪個隊員最低調,"顏妮、龔翔宇、林莉"都在可選之列;如果問哪個隊員顏值最高,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畢竟情人眼裏出西施;但如果問哪個隊員最會炒作,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張常寧"。

張常寧是一個有實力有顏值,但又頗具爭議的隊員,被稱爲"寶寶"。1995年出生的她來自江蘇常州一個體育世家,父親張友生和哥哥張晨都是前男排國手。從小身高出衆,10歲開始打球,14歲時(09年)進入中國女子沙灘排球隊,曾和馬圓圓合作獲得2011亞洲沙灘排球巡迴賽的冠軍。談及爲當初何選擇沙排,張常寧後來說:當時考慮的比較簡單,覺得打沙排可以跨過地方青年隊,直接進入國家隊。

但後來發現,沙排的訓練和比賽都在室外,愛美的女孩不得不忍受風吹日曬、皮膚黝黑粗糙。沙排的受衆面窄,影響力小,我們國家沙排水平偏低,一直受到歐美的壓制,難有出頭之日。

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掌中國女排帥印,看到室內排球更有前途的張常寧在12月份提交了退出沙排的報告,並態度很決絕,堅決不打沙排,要轉室內,但遭到排協的封殺,一度無賽可打。老父親張友生多方奔走,憑藉在圈內的人脈關係,幫助女兒解除了禁令。在2013/14賽季聯賽進行到第八輪時得以重返室內,2014年入選國家隊。

和絕大多數運動員家屬謹慎保持低調不同,張常寧的父親張友生和母親江秋寒就顯得格外高調了。媒體有報道其父母多次出現在江蘇隊和國家隊的內部訓練場館,指指點點,儼然領導視察的架勢,被球迷戲稱爲"大王巡山"。其實,隊員家屬現場觀賽,爲隊員加油鼓勁無可厚非,但屢屢探訪球隊內部訓練實屬不該,會影響和干擾隊友、教練和球隊整體的訓練安排。

2016年裏約後,在央視《星耀征途》紀錄片中,張常寧公開指責小師妹龔翔宇"其實發揮的不好"。對此有網友表示:"您發揮的好嗎?"。要知道,作爲大隊員的張常寧在里約的表現也是起起伏伏,小組賽首秀輸荷蘭和她打的太差有很大關係(31扣9中5失誤,成功率29%,效率12.9%),打美國效率低至6.67%,打波多黎各甚至打出了10扣1中的表現,半決賽和決賽更是一言難盡,雖然1/4打巴西表現不錯,但也不足以成爲其批評隊友的理由。

2018亞運會,因傷缺席的張常寧在隊友激戰正酣之際高調宣佈訂婚,顯得不合時宜。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訂婚消息被媒體廣泛報道之後,主教練郎平和其他女排隊員也一直沒有向"寶寶"表示祝賀,也顯得極不正常。

2018世錦賽,中國女排2:3不敵意大利,無緣決賽,最終收穫銅牌。10扣1中,發揮不佳的張常寧遭受了輿論指責。張常寧深夜發博表示:"所有批評照單全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莫須有罪名我不背鍋,謝謝。",父親張友生也在新浪微博公開維護女兒,道出了不爲人知的細節。並表示:"我自己的閨女,我勸她不要去,她不聽,又倔,我沒辦法啊。"

其實,作爲運動員家長,公開怒懟網友,顯得很不理智。此舉不但會起反作用,還會將國家隊教練組至於尷尬的境地。因爲對於自己隊員特殊的身體狀況,教練無論回答知不知情,都不好面對公衆進一步的質疑和責難。

如果說張常寧本人和父母做事高調是性格使然的話,那背後的經紀公司熱捧炒作就純屬爲了商業利益了。這些年,如果要問哪個女排球員商業代言接的最多,那無疑是"寶寶"了。同爲贏得旗下的"丁霞、袁心玥、龔翔宇"等人則基本淪爲陪襯,就連世界第一主攻朱婷也未能倖免。朱婷後來不再與贏得續約,轉而簽約安德瑪、谷歌等,放單飛後商業價值得以充分施展。

聯想到今年VNL關於"張常寧、王夢潔、林莉"等人身後的熱搜事件,球迷不難猜測是誰的大手筆,畢竟兩位數的討論和三位數的閱讀量也能上熱搜,無疑是一道考驗智商的送分題。雖然張常寧本人也表示YYDS這樣的詞彙"不太能用到她身上",但也不能說和她本人沒有絲毫關係,畢竟經紀公司捧的是她,而且效果也達到了。至於隊友聽了是什麼感受,那就只能補腦了。

其實,張常寧還是很有實力的,但過度高調和炒作,拉低了球迷對她的印象分。比如這句"沒怎麼得過第二",既不符合事實,又背離了集體項目的性質。無疑,輸了一拖五、絕不背鍋,贏了YYDS,這樣的言論不管是誰說的,出於什麼目的,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傷害隊友的感情、影響球隊的團結、撕裂球迷的隔閡,最終影響的是中國女排的成績!飯圈文化帶入中國體育,那是體育人的悲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