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延誤”的硬核山航火了,航班風雨無阻是怎麼做到的?

記者 | 薛冰冰

最近,“山東航空有多硬核”、“山東航空戰鬥力有多強”等話題佔據社交媒體熱搜榜,在北方地區迎來強降雨、航班大面積取消或延誤的背景下,山東航空依然能夠正常起飛,令不少網友驚歎。

山航的“硬核”其實由來已久,因無懼風霜雨雪正常起飛、航班幾乎不延誤,以及飛行時長經常快於計劃時刻等,山航又被稱爲中國版俄航、閃電航空。

例如,記者注意到,因爲這次的話題討論,許多旅客曬出以往乘坐山航航班的行程截圖,截圖顯示,哪怕比計劃時間晚起飛,航班也可以做到提前約半小時到達。

熱議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心生憂慮:山東航空是否對惡劣天氣狀況置若罔聞,徑直選擇起飛,屬於無視乘客人身安全、魯莽隨意的行爲?

實際上,山東航空風雨無阻的起飛並未違反塔臺指令和放行標準,而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減弱對天氣的依賴,這背後,離不開航行新技術的“加持”。

界面新聞記者瞭解到,山東航空是國內首家引入HUD(平視顯示系統)的航空公司,HUD設備已基本在山航機隊中實現全覆蓋,在降低飛行對天氣的依賴和提升航班正常性方面可起到明顯效果。

民航局方面介紹,HUD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飛行信息(如飛行參數、姿態信息、導航信息等)和告警信息(如擦機尾餘度、迎角限制等)集成顯示在平視鏡上,飛行員保持對外目視觀察的同時即可瞭解這些參數並跟隨相關指引飛行。

HUD之所以能夠降低起降標準,是因爲它能夠提供精確的拉平引導,通過HUD顯示的數據,飛行員可以精確預測接地點位置,隨時根據HUD上的數據指示修正飛行狀態,減少飛機平飄距離過長、着陸載荷大等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概率。

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首都機場爲例,在跑道視程RVR150米的情況下,高速公路會封路,車輛的行駛速度不會超過20公里/小時,而擁有HUD運行資質的航空公司飛機可以突破首都機場RVR200米起飛標準順利起飛。

《2020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行業20家航空公司具備HUD運行能力, 1278架運輸飛機具備HUD能力,具備HUD特殊Ⅰ類標準的機場 97個,具備HUD特殊Ⅱ類標準的機場21個,具備HUD RVR150 米起飛標準的機場14個。

安全且準時的航班運行更得益於飛行員隊伍的支持,2020年3月,山東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苗留斌在接受齊魯網採訪時表示,山航通過綠藍橙工程,合理調配機長搭配,保障飛行安全。

他解釋稱,飛機的標準配置是兩個駕駛員而不是一個人駕駛,2009年山航正式實施飛行排班的“綠藍橙”工程。就是圍繞飛行員技術等級、經歷時間、人員特點以及機場類別、環境特點等條件,分別將機長、副駕駛、機場劃分爲綠、藍、橙三類,避免“橙橙搭配”這種弱弱搭配,並用信息化手段編譯成軟件,用電腦進行科學管控,不受人爲因素影響。

由於民航運輸受客觀條件如天氣原因、空中管制、機械故障等因素影響較大,不正常航班時有發生,不正常航班也是旅客投訴的“重災區”,民航局每年行業統計公報中都公佈平均航班正常率(又稱準點率),以此衡量航空公司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有着“硬核航空公司”之稱的山航,其航班正常率又如何呢?記者查詢飛常準數據,過去的4到6月份,山東航空航班正常率分別爲83.89%、74.95%、84.89%、在主要航空公司中排名均爲前三位;7月以來受雷雨天氣影響,山航航班正常率表現較爲遜色,爲71.27%,排名下降至第四位,同比降低14.91%、環比降低13.62%。

而在航班執行率方面,山東航空也居於前列,4-6月份山航航班執行率分別爲94.71%、89.56%和85.98%,7月以來山航航班正常率則爲90.78%,僅次於四川航空,排在第二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