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567.5億元!年內可轉債發行規模同比增59.9% 來源:證券日報

今年以來可轉債發行數量較去年有所減少,但規模明顯增長。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9日,年內共發行公募可轉債65只,較去年同期下降33%;合計發行規模15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9.9%。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可轉債發行數量減少,主要是和股票市場波動較大、震盪延續有關,可轉債二級市場波動加大,尤其是今年前5個月上市首發破發或者接近破發的情況較去年同期概率增大。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轉債的融資利息較低,具備良好的流動性,近年來成爲很多上市公司重點選擇的融資方式。今年可轉債發行規模同比增加,主要是銀行和證券行業發行規模大造成的。

今年以來,銀行發行可轉債增多。南京銀行上海銀行蘇州銀行杭州銀行發行了可轉債,發行規模合計爲600億元,遠高於去年同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可轉債市場打新熱情升溫。從打新戶數來看,今年參與打新的投資者逐漸增多,上述65只可轉債平均有740多萬戶投資者參與了申購,其中,打新戶數最低爲530多萬戶,最高爲910多萬戶,創了可轉債打新以來的最高紀錄。

7月16日,太平鳥發佈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網上中籤率及優先配售結果公告顯示,此次網上有效申購數量爲9148513282手。按照網上頂格申購的1000手的標準計算,至少有914.8萬戶投資者參與了此次申購,太平轉債網上中籤率爲0.0005%。同日發行的“康泰轉2”也至少有917萬戶參與打新,網上中籤率爲0.0142%。

陳夢潔表示,可轉債申購戶數增加有多重因素,一是可轉債上市首日上漲概率仍較大,6月份以來發行的可轉債上市首日表現突出,7月份以來首日收盤價多在120元以上,進一步提升可轉債打新熱情。二是可轉債市場不斷規範完善,投資者教育加強。

郭一鳴認爲,隨着可轉債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瞭解和熟悉了可轉債,作爲兼具債券的安全性和股票高收益性的產品,可轉債逐步成爲投資者喜歡的打新產品之一。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陳夢潔表示,從可轉債特性和交易制度來看,可轉債兼具股性和債性,純債基礎起到一定的安全墊作用,可轉債市場T+0交易、無漲跌幅限制、部分轉債規模較小等因素,放大轉債的波動性,投資者應先了解轉債市場的風險與交易特性,理性投資,自下而上尋找結構性投資機會。

郭一鳴認爲,對於普通投資者,首先還是需要理性投資,打新可轉債並非穩賺不賠,存在投資風險;其次,要了解可轉債的相關規則;第三,對於可轉債來說,正股是關鍵,對於偏離自身以及行業基本面的正股,可轉債投資還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