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7月15日公佈的數據,2021年上半年,我國GDP總值532167億元,同比增長12.7%。分季度看,一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0%,二季度兩年平均增長5.5%。

“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上半場”收官,本期中國經濟財畫繪,就從公佈的上半年經濟數據中,聊聊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財經大事。

居民收入漲了,消費增多

今年初,消費一直在回暖。“就地過年”激發了消費新形式,如市內遊、外賣年夜飯、甚至數字人民幣紅包……

數據也顯示,我國市場銷售正在逐步改善。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1904億元,同比增長23.0%。多個受疫情衝擊較嚴重的行業逐步回到正常水平。餐飲收入21712億元,同比增長48.6%,規模與2019年上半年基本持平。

人均消費支出方面,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471元,同比增長17.4%,其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漲幅高達68.5%。居民消費多了,收入也漲了。數據顯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實際增長12.0%,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大宗商品價格漲勢引關注

物價方面,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漲勢引起關注。上半年,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1%,漲幅比一季度擴大3個百分點。

但隨着穩價政策、供求關係改善,6月份PPI同比及環比均回落。市場普遍認爲,PPI高點已過。

豬肉價格下降 CPI漲幅收窄

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方面,上半年同比上漲0.5%,與一季度同比持平。6月份,CPI漲幅收窄,主要是因爲食品價格回落。其中,豬肉價格6月份同比下降36.5%,較5月份下降12.7個百分點。

服務業穩定恢復 金融領域發展搶眼

上半年,第三產業持續穩定恢復。二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其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7%。

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大動作頻頻。首批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掛牌上市,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開市,中國資本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

首批9只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涉及收費公路、污水處理等六個項目類型,將盤活現有不動產資產,從而解決項目運營所需的資金問題,同時讓企業和投資者分享不動產市場發展紅利。

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於7月16日上午9時30分正式開市,將助力實現“碳達峯”和“碳中和”。首批納入全國碳排放配額管理的是發電行業,共2225家企業,也是交易的主體。未來,交易市場還將納入更多高污染行業和交易主體。

數字人民幣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央行7月16日公佈的白皮書顯示,截至6月末,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等領域。累計交易筆數7075萬餘筆、金額約345億元。

資本市場配套制度 進一步完善

活躍的金融和資本市場,離不開完善的制度支撐。

近幾年,“退市”成爲A股市場的關鍵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A股市場退市的上市公司已有15家。完善退市機制是暢通“出口”,全面推進註冊制是把關好“入口”,從而保證資本市場健康運行、保護投資者利益。

此外,中辦、國辦公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資本市場執法司法的“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業內人士認爲,在上市環節,《意見》將促使中介機構提供更加謹慎、專業的服務,促使發行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更加自律;交易環節,《意見》將對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爲產生足夠威懾效果;對投資者而言,維權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利益有望得到更好保護。

外貿外資表現亮眼

而在對外開放方面,我國外貿外資的表現亮眼。

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80651億元,同比增長27.1%,進出口規模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增速實現連續13個月同比正增長。

外資方面,今年1-6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607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7%,較2019年同期增長27.1%。

下半年經濟走勢

對於下半年經濟走勢,國家統計局表示,因爲經濟內生動力和市場主體信心逐步增強,加上全球經濟延續復甦態勢,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保持持續穩定復甦態勢,全年物價保持溫和上漲亦有基礎、有條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