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持續高溫,醫院就診人數明顯上升。”7月17日,自治區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文晶從繁忙的工作中抬起頭,向記者介紹:“今天光急診科就搶救病人30多人。其中一位老人,高燒40℃以上,心臟驟停,家屬訴有心慌氣短、渾身無力、昏迷、大汗等表現,這都符合高溫中暑的症狀。”

王文晶調出醫院每日就診報表,僅7月15日當天,自治區人民醫院院本部急診科就收治病人326例,全院包括本部、急救中心、西夏分院、寧南醫院,共收治病人650多例。

在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急診室記者看到,輸液治療的小病人爲數不少。該院辦公室主任曹秀麗介紹,六七月本是婦幼專科醫院的“淡季”,但今年就診量並未下降,這與5月以來氣溫反常引起兒童呼吸道、胃腸道疾病上升有關。而最近兒童皰疹、咽峽炎發病較爲集中。

“高溫天氣容易引發兒童、孕婦不適,孕婦兒童要減少戶外活動,做好防護措施,在家也要保證通風、降溫,減少患病幾率。”銀川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主任王軍傑建議。

記者瞭解到,高溫不僅直接引發中暑、熱射病,還會誘發許多基礎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最近心腦血管科病人明顯增多,中老年人居多。

遇到高溫天氣,該如何應對?

王文晶介紹,醫院對高溫中暑的病理、臨牀表現做了專門輔導,提示各科室高度重視患者病症,對疑似中暑症狀,首先排查中暑,確定後對症治療。

曹秀麗告訴記者,目前院內中央空調保證病房、就診區溫度適宜,病區做好通風、消毒措施,保證在院內不發生高溫病。

應對高溫,防大於治。醫護人員提示,大多數中暑,在給予適當補水、對症治療後,都能很快恢復。但如果就診拖延、出現重度中暑現象,會造成昏迷、心臟驟停等嚴重後果,嚴重的導致熱射病,死亡率在50%以上。醫護人員強調,碰到高溫天氣,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要避免戶外長時間停留和暴曬。室內要注意通風、降溫。日常多喝水。有不適症狀,抓緊就醫,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救護車隨時待命。

'

救護車隨時待命。

來源:寧夏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