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羅寧

來源:光錐智能(ID:guangzhui-tech)

北京時間7月20日晚九點三十分鐘左右,伴隨新謝潑德號火箭成功返航,又一位億萬富翁圓了自己的太空夢。

世界首富、亞馬遜&藍色起源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無疑是本次事件的頭號人物,在這段從起飛到着陸大約11分鐘的太空旅行中,這位太空冒險家不但完成了自己的太空首秀,也實現了藍色起源公司的首次載人飛行。

同時,此次與貝索斯同行的還有三位冒險者:包括貝索斯的弟弟馬克·貝索斯、82歲的女飛行員沃利·芬克以及18歲的物理專業學生奧利弗·戴曼,後兩位創下了宇航員年齡的新紀錄,這也爲本次火箭升空帶來了更具普適性的特殊意義。

我們都知道,就在貝索斯去往太空的前一週,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搶先一步,乘坐維珍銀河飛行器“團結號”去往86千米的太空“巡視”一番,並宣佈自己是商業航天的第一人,搶了貝索斯的風頭,但無論誰先誰後,這注定開啓了一個商業航天的新時代。

而當我們把目光朝向地球之外,究竟又對我們有哪些影響?爲何理查德·布蘭森、傑夫·貝索斯、艾隆·馬斯克在內的富豪企業家們紛紛想要飛出地球飛往太空?中國商業航天又有哪些進展?

太空對新時代的億萬富豪們有一種迷人的吸引力,但他們的目標顯然不僅僅只是上一次太空做一次秀這麼簡單,這一次謝潑德號升空共創造了四項重大紀錄:

1、沃利·芬克成爲太空飛行歷史上年齡最大的人;

2、18歲的奧利弗· 戴曼是第一位買票並乘坐私人資助、獲得許可的航天飛船宇航員,並且他也成爲太空飛行史上最年輕的人;

3、新謝潑德號成爲第一個獲得亞軌道可重複發射許可證的商用飛行器,可以將付費用戶(包括載貨和宇航員)送往太空並返回;

4、傑夫·貝索斯和馬克·貝索斯成爲第一對一起在太空飛行的兄弟;

對於第三點,這裏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上天時間不長,但藍色起源這次搭載的新謝潑德號飛船最高飛行高度超過100公里,高於上週另一位億萬富翁布蘭森乘坐太空船二號創造的86公里高度。

儘管按照NASA定義的太空邊界50英里(80公里)計算,布蘭森可以稱得上是商業航天第一人,但如果按照國際航空聯合會認定的62英里(即卡門線,100公里),貝索斯纔是商業航天當之無愧的第一人,而新謝潑德號則是第一個進入亞軌道的可重複發射的商用飛行器。

關於卡門線,這是位於海拔100千米處、被國際認可的外太空與大氣層的分界線,新謝潑德號飛到卡門線,並在失重環境下停留了大約3分鐘,艙內四人在此過程中還愉快的玩起了太空乒乓球。

當然,此次成功着陸,證明了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公司至少具備了三種能力:

1,進入卡門線完成太空旅行的能力;

2,成本可控制的可回收火箭能力;

3,面向不同年齡段的載人能力;

這三種能力不但證明了藍色起源在火箭發射上的技術水平,也可以證明年齡將不再是人類進入太空的限制。畢竟連82歲的老人也能進入,就很能說明短途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儘管現階段價格高昂,但確實是人人都可以嘗試的項目,使其商業化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事實上,藍色起源也的確已經規劃好了之後的項目,這家公司預計今年將增加兩架載人航班,到2022年將有更多航班飛往太空。而當商業太空旅行的大幕拉開,這些企業的太空計劃纔可能繼續向前,經過多年的鉅額投入,雖然風險巨大,但這些擁有太空夢的企業家很可能因此獲得鉅額回報。

今時不同以往,儘管在美國,部分媒體認爲不論是理查·德布蘭森還是傑夫·貝索斯,他們的短途太空之旅更像是億萬富豪的一次炫耀,甚至還不及20年前億萬富豪丹尼斯 · 蒂託在國際空間站旅遊觀光8天的壯舉,但事實其實遠不止如此。

創辦一家航天企業,實現火箭發射與回收,並實現載人目標。同爲億萬富翁的傑夫·貝索斯和艾隆·馬斯克在投資各自的航天公司時有着相似之處,其最終目的之一,就是爲了降低人類在航天發射中的高昂成本。

馬斯克最開始就把目光瞄準在了降低太空運輸成本上,他希望能將每公斤太空運輸成本從一萬美金降低到三千美金以內。這在SpaceX建立初期被認爲是不可能的事情,但通過可重複使用火箭的技術,SpaceX不但實現了這一目標,還做到更低,僅爲2700美元,這爲人類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好基礎。

於是馬斯克更進一步,通過自己的可重複火箭發射自己的“星鏈”衛星。在NASA的訂單之外,星鏈衛星讓SpaceX能夠不斷調整火箭設計,並伴隨產品成熟讓火箭發射成本進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星鏈探索出的商業方向又爲SpaceX提供了更多研發資金,自2018年2月發射星鏈計劃的第一顆衛星開始,截止到今年6月,共有29次獵鷹9號火箭升空,發射星鏈衛星總數達到1737顆,按照計劃,星鏈一共會在地球三個軌道上部署近12000顆衛星,整個計劃預計需要約100億美元的支出,但預計到2025年收入可以超過300億美元。

貝索斯也同樣對太空事業寄予厚望,儘管新謝潑德號在飛行速度(每秒1.3公里)和高度(100.4公里)方面落後於SpaceX的獵鷹九號,但他因此把目光放在亞軌道太空旅行當中。於是速度慢、飛行高度不夠高這些劣勢反而能讓更多普通人有機會進入太空當中。

從本次發射來看,我們注意到新謝潑德號的太空艙實際上非常適合短途太空旅行,不但設計了一次可以乘坐6人的內部空間,還有四面環繞的玻璃窗供乘客欣賞進入亞軌道之後的太空景色,儘管這樣的設計增加了工程難度,但從之後直播情況來看,無疑很能吸引想要飛上太空的普通人。

就目前階段來說,貝索斯的太空旅行顯然是富人才玩得起的項目,此前一位匿名用戶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拍下了此次飛行,儘管之後因爲未知原因放棄首飛被換成了奧利弗· 戴曼,但在可預見的將來,太空旅行的成本會一步步降低。

一位商業航天專家告訴光錐智能,新謝潑德號採用的可回收火箭能大大節省航天發射的成本。按照測算,對第一級火箭實現回收重複使用,能將發射費用節省80%;如果加上第二級,費用可節省98%。

而若按照藍色起源目標,其未來將會發射的新格倫號火箭可以實現單次最多25名乘客運輸,就意味着成本還會繼續下降。就像貝索斯在採訪中提到的:“我們需要重複地做這樣的事情,就像今天的商業航班一樣。”甚至,還能在不遠的將來實現載人月球着陸。

不過,若僅從市場規模來看,太空旅遊終究只是小衆,貝索斯和布蘭森能夠去往太空邊緣停留並回到地球,從更具未來的市場來看,這或許有助於人類實現快速洲際航行。

想象一下,從北京飛往紐約,目前乘坐飛機需要至少13小時,不論你是普通乘客還是擁有私人飛機的富豪,時間都不會變得更短。但通過貝索斯或者布蘭森的太空船,進入亞軌道再回到地球,從北京到紐約只需要短短半個小時(這也是馬斯克的想法),這樣的體驗無疑能夠將地球交通系統再提升一個臺階,而市場規模也從數十億的太空旅行直接面向更廣闊的商務交通,也許會再次改變人們的交通出行。

當然,不論是理查德·布蘭森還是傑夫·貝索斯,有着太空夢的他們也都計劃參與衛星寬頻服務當中,這這一領域顯然有着更廣闊的市場。

此前,布蘭森投資的OneWeb計劃向太空發射700顆衛星,目前已經購買通信頻率許可證,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在2017年與第一位亞洲客戶達成交易,計劃在亞太地區提供衛星寬頻服務。ABI Research預測,到2021年,衛星寬帶用戶將達350萬,到2026年會增長至520萬,併產生41億美元的服務收入。

不過,說到這裏,或許可能會有朋友問,中國在太空載人旅行、衛星寬頻服務上的進度如何,什麼時候會出現中國商業航天旅行第一人?

不得不承認,儘管中國目前航天領域進展飛快,僅在近兩年我們就已經看到探測車登陸月球和火星,但在商業領域,我們相比美國起步時間晚,因此速度上相對落後。

我國在2015年正式提出了《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年)》,這被看做“中國商業航天元年”,隨着面向民營資本打開大門,中國商業航天領域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764億元增長到1020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09%,在2020年市場規模更是突破10000億元,企業融資規模突破100億元,說明雖然起步晚,但行業增速很快。

據創業邦睿獸分析統計,2020年商業航天投融資集中在衛星製造和衛星發射領域,由於目前大量企業還在行業發展早期,處於技術積累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因此造價成本高的火箭製造、載人航天等都還在摸索階段,並且圍繞需求端考慮,未來5-10年,中國在衛星運營、服務環節會持續增長。

不過,隨着中國城市化進入下一階段,未來我們對於衛星等太空服務的需求也將越來越垂直和深入,過去的太空投資幫助人類推動一些技術進入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能手機上的GPS功能、天氣追蹤服務,而從當下開始,太空領域的技術也開始越來越多與其他領域相融合。

比如航天科技的“鴻雁”星座工程,計劃2022年建成60顆覆蓋全球低軌的衛星通訊與空間互聯網系統,能夠全天候、全時段及在複雜地形條件下實現實時雙向通信能力,與地面的5G網絡組合在一起,構成“海、陸、空、天”的互聯網接入,並與星鏈、OneWeb展開正面競爭。

再比如今年年初,哈爾濱在與航天科技集團合作中,就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探地雷達、激光推掃車和人工普查結合,歷時一年半,探測覈實了城市地下各類管線1.9萬公里,300餘萬個城市部件數據,不但弄清了哈爾濱的每一處井蓋,還弄清了每一根電線杆、變電器,過去這樣複雜的工作往往需要耗費數年時間,如今卻只需一年半便能完成。

說回載人航天,這項工程的複雜度是幾代人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的目標,現階段,實現飛行器重複利用是其中的關鍵。就在三天前,根據新華社報道,一艘中國可重複使用的亞軌道飛行器首次成功飛行,儘管目前暫時沒有任何圖片或視頻說明,但該航天器可用於空間運輸系統,並且官方表示其成功飛行"爲中國可重複使用的空間運輸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意味着我國在技術方面進步的速度已經非常迅速。

當然,技術上的趕超是一方面,但航天領域的人才培養、文化建設、基礎投入也十分重要。貝索斯從小便喜歡《銀河系漫遊指南》,他五歲起就夢想着去太空旅行,並說:“我會和我的兄弟一起去太空旅行。”就連他的前女友也提到,這位雄心勃勃的世界首富賺錢的目的是“讓所有人離開地球,將地球變成一個巨大的國家公園”。這種瘋狂在馬斯克身上同樣明顯,後者的名言是希望自己“死在火星上。”

與其說科技富豪們普遍有個太空夢,不如說50年前人類登月的“太空種子”在無數兒童心中撒下了種子,只是恰好貝索斯和馬斯克夢想成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