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郑州暴雨已经成为全网热点。每当这种重大灾害或者基础设施事故发生,城市规划、城市管理总会成为关注和吐槽的焦点,这次也不例外。但在公共讨论中,很多专业词汇常被公众误解,专家们也往往懒得澄清,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大锅说不准被谁背了。

首先就是这场雨有多特别。客观的降雨量没啥争议,据说上一次这样的水灾基本可以追溯至大禹治水……其实n年一遇通常来自水文学或者城市排水和防洪设计领域的设计重现期概念,这是一个源自以往经验的概率和统计概念,而且根据统计数据的积累会持续发生变化。简单结论就是百年一遇并不是一百年发生一次的意思。有点类似你扔了十次硬币都是背面,下一次正面的概率也还是50%。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一般认为这种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大幅增加,这不欧洲现在也一样在发大水。

这就引出另一个概念,碳中和。一个基本共识是全球极端天气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接受采访时说到:“气候变化是今夏席卷西欧地区的暴雨和洪水的根本原因,在减缓气候变化取得成效之前,极端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将越来越多 。无论如何,气候变化将在未来几十年继续下去。如果我们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成功,我们就可以在本世纪60年代阻止这种负面趋势。”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城市和经济发展理念,也许也对应不同的城市结构和运行方式,这也许才是未来城市与自然更和谐的共存方式。当然,靠碳中和解决问题显然是远水不解近渴,那就需要更现实的工程手段。

近年来大家会经常听到“海绵城市”这个词,郑州几年前花500多亿建设海绵城市的新闻也被翻出来调侃。海绵自然是用来吸水,词儿是很形象了,不过市政工程毕竟不是真正的海绵,吸水能力也远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神奇,就算做得不错,也就是个海绵宝宝。其实这个词是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概念的中文通俗译法,核心是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渗透、过滤、蓄存和滞留,防治内涝灾害。具体措施有: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雨水花园,滞留草沟,雨水再生系统等。LID能解决的只是常规暴雨的消峰,其实只是个锦上添花的高级玩意。

比起海绵,更为根本的措施,还是城市的排水工程管网,本质上是尽可能利用地形条件,把雨水通过地下管网就近排入自然河道等水体。除了少量节点不得不用泵提升,大多数管网是靠高差实现重力自流,因此对平原城市或者河道很少的城市来说,工程难度经常是不小的,这就还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是总体规划甚至区域规划层面的协调。而且我国城市化早期采用苏联的设计理念,更注重节约成本,设计流量整体偏小,加上重地上轻地下的政绩观,总的来说欠账不少。但通常大城市的管网只要基本符合规范,也还是靠谱的,只是对远超设计标准的暴雨难免无能为力,也没必要过分提高标准。

说到河道,这里还有一个锅是黄河的。黄河在河南有不少高于城市标高的“悬河”,有人怀疑是因为设计排水不合理,被黄河水倒灌进了城市。这个不难解释,虽然郑州就在黄河边上,但其实市区属于淮河流域,城市排水也是辗转汇入淮河的。

近年还有一个概念是“韧性城市”,是指当灾害发生的时候,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这个概念对于类似重大灾害来说,可能是最为现实的。对于无法避免的灾害,有完善的应急预案,事前及时预警、事中正确应对、事后完善处置,是城市应急防灾系统的基本职能。

最后一个概念是“智慧城市”。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各个城市系统的效率,可以说跟上面几个概念也都相关。郑州在智慧城市上也有巨大的投入,但和其他城市一样,大家看到的也难免都是一些大屏和OA系统,在本次内涝中也未见什么特别的表现。除了大家熟悉的摄像头和有助于信息传达的各种常规应用,全面感知和市民参与是常被大家忽略的两个方面,但却是应对灾害非常重要的信息化手段。例如笔者一直在参与研发的citygrid城市数据传感器,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地面积水的深度:一台很便宜的设备就可以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积水状态感知,并通过各种公共平台发布,辅助市民出行和城市治理决策。市民参与则是另外一种更为廉价和高效的感知手段,比如主流地图平台都有的积水地图功能,能让市民主动上传积水情况和遇险位置,并可以实时定位,类似应用在重大灾害时可以大幅提升救灾效率和公共资源调度水平,甚至挽救大量生命,应该作为每个城市市民移动应用的基本功能。

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一个新概念层出不穷的领域,所有这些概念背后都有复杂的专业含义和客观规律。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各种因素彼此关联,很多极端情况还不是任何专家可以解释和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尊重规律,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并在灾害中充分准备,高效应对。愿灾难尽快结束,城市更加坚韧,能成为真正庇护市民生命财产的美好家园。

(笔者系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腾讯研究院未来城市首席专家。原文章《郑州暴雨与几个城市概念》内容由《wepon智慧城市与城市智慧》原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