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河水利委員會,換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爲)據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官網消息,7月20日下午,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汪安南冒雨檢查指導河口村水庫及沁河下游防洪工作。

新任主任21日在河南會商部署黃河防汛工作

這是汪安南本月初到任黃河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以後,首次以黨組書記兼主任的身份出現在公開報道中,此前擔任這兩個職務的嶽中明已到齡退休。在到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之前,汪安南擔任水利部總規劃師一職。

據黃河水利委員會官網的消息,汪安南檢查河口村水庫攔洪蓄水及泄洪情況;查看逍遙河、丹河入沁匯流處,詳細瞭解沁河支流加水情況;沿沁河下游堤防現場指導五龍口、水南關、白馬溝和老龍灣險工防守工作。

汪安南提出了五點工作要求,包括按照大洪水防禦機制,各級防汛責任人要上崗到位;把人員安全放在首位,加強巡河清灘工作;強化險情搶護,按照規範要求開展巡堤查險;確保河口村水庫安全運行;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依法依規、及時準確上報各類信息。

報道還顯示,21日1時返鄭後,汪安南立即組織黃委防禦局、水文局和河南河務局、山東河務局召開會商會,並於4時再次組織會商,貫徹水利部部長李國英21日凌晨作出的關於做好黃河防汛工作的指示,研判黃河、沁河雨水情形勢,部署黃河、沁河當前及下一步防洪工作。

此前,7月5日,汪安南以黃河委黨組書記身份,主持召開了黃河委黨組會議。

卸任黃河委黨組書記、主任的嶽中明年齡超過了60歲(1961年3月生),是湖北監利人。嶽中明1979年考上長江水利水電學校建築專業,歷任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長江委水文局局長、長江委副主任,2004年任珠江委主任,2015年任黃河委主任、黨組書記。

黃河水利委員會已有75年曆史

官網顯示,黃河水利委員會目前是一個在職職工近3萬人、所屬機構遍佈黃河流域八個省區的大型治河機構。

1946年2月,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決定成立冀魯豫解放區治河委員會,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人民治理黃河機構。不久,爲了加強對黃河故道兩岸治河復堤工作的組織領導,冀魯豫行署又決定將冀魯豫解放區治河委員會改名爲冀魯豫黃河水利委員會。這就是今天的“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前身。

黃河水利委員會曾在黃河兩岸菏澤、聊城之間數次搬遷,並在1948年9月將隸屬關係由冀魯豫行署領導改爲由華北人民政府和冀魯豫行署雙重領導。1949年6月16日,華北、華東、中原三解放區聯合性治理黃河的機構——黃河水利委員會在山東省濟南市成立。

據官網介紹,1949年7月初,黃河水利委員會遷移到開封城隍廟后街原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所在地辦公。在這裏領導組建了平原省河務局和河南省河務局,加上此前成立的山東省河務局,下游三省都有了河務局,沿岸地區和縣也統一設置了河務部門。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個月後,黃河水利委員會改屬國家水利部領導。1953年12月18日,黃河水利委員會由開封市遷至河南省新省會鄭州市,辦公地點在金水河北面的一座兩層樓上。

新京報記者 吳爲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