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紫光集團破產重整開始啓動招募戰略投資者程序。多位電子行業投資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看好紫光集團旗下芯片資產,預計國企、央企接手概率比較大。

設立500億元戰投招募門檻

7月9日,債權人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北京一中院申請對紫光集團進行重整;時至7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相關債權人對紫光集團的重整申請,並指定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清算組擔任紫光集團管理人。

根據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7月20日更新,爲穩妥有序化解紫光集團債務風險,實現公司產業價值最大化,紫光集團依照《破產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公開招募戰略投資者。

根據設定的招募條件,戰略投資者被要求財務指標應滿足最近一年審計總資產不低於500億元,或者最近一年經審計的歸屬母公司淨資產不低於200億元的要求;如果在相關產業領域具備戰略地位或豐富產業經驗的,可適當放寬。兩個或兩個以上戰略投資者可以組成聯合體參與本次招募。

另外,戰略投資者應具備芯片產業和雲網產業的管理、運營或併購整合經驗,具備管理和運營紫光集團核心產業的能力,能夠支持和促使紫光集團下屬核心實體企業做大做強。

本次招募的截止時間在2021年9月5日。

從事重整破產方面律師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紫光集團進入到破產重整程序,尋找戰略投資人屬於正常的程序。

紫光集團也就宣佈破產重組影響向記者表示,被債權人申請重整未對集團下屬公司日常生產經營造成直接影響,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均正常開展。同時,紫光方面稱,重整可通過司法程序,最大限度的保護債權人利益、實現債權人在法律框架內的公平受償;且不影響企業的法人主體資格、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有利於維持企業的營運價值、職工穩定、資產完整。

長江存儲也向記者表示,紫光集團是公司的投資股東之一,長江存儲有獨立的治理架構並始終保持獨立經營。目前,長江存儲的管理團隊穩定,運營正常,資金儲備充裕;長江存儲的經營活動將不會受到紫光集團此次破產重整的司法程序的直接影響。

業內看好紫光芯片資產

目前紫光集團以芯片業務和雲網業務爲主,覆蓋能源、金融、教育等多元化業務,總資產2966億元(2020年中報)。

具體來看,紫光集團芯片產業板塊覆蓋品類繁多,紫光國微、長江存儲、紫光展銳等公司覆蓋智能安全芯片、存儲器芯片、通訊芯片等多個半導體細分領域,並位居龍頭地位;雲網產業板塊主要以紫光集團、紫光雲、紫光華智爲主,覆蓋計算存儲以及網絡安全等領域。另外,紫光集團能源業務由新疆燃氣集團經營,金融領域持股誠泰保險、幸福人壽等險資企業和曲靖市商業銀行股權;在教育領域參股了學大教育

電子行業投資人士紛紛向記者表示看好紫光集團旗下資產,特別是旗下紫光國微、紫光展銳、長江存儲等芯片資產。

據媒體7月13日報道,阿里巴巴以及無錫市政府旗下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建廣資產正在考慮競購紫光股份的部分股權。

清華紫光則在回覆媒體的一份書面答覆中表示,爲減輕債務風險,該公司已在引資特別工作組的指導下接洽了幾家投資者;如果進入司法重組,清華紫光將爲引入戰略投資者作出總體安排。

截至目前,紫光股份並未對上述報道進行澄清。

自7月16日紫光集團破產重整獲法院受理以來,紫光國微股價上漲近9%,紫光股份上漲近15%。從基金持倉變動來看,A股“紫光系”旗下主要上市公司紫光股份與紫光國微均基金增配。

Wind顯示,目前紫光股份獲26家基金配置,季佔流通股比0.51%。其中,易方達減持,中郵未來新藍籌增配200萬股,成爲第二大持股基金,而其餘持倉基金主要爲ETF基金;紫光國微獲更多基金持倉,合計達到188家,在流通股佔比總計高達18.91%,對應市值約合177億元。其中,董承非,童蘭管理的興全趨勢自去年第四季度新進成爲前十大股東,今年一季度增持成爲第六大股東,目前繫上市公司第二大持倉基金,持股佔流通股比1.22%,景順長城成長龍頭持股0.59%;另外,私募大佬馮柳管理的鄰山1號遠望基金持股4.75%,位列第二大股東。

業績來看,今年第一季度,紫光股份淨利潤增長30%以上,紫光國微營收增長近50%,利潤增長70%以上。

紫光集團引戰一波三折

從過往歷史來看,早在2018年8月,清華控股就有意轉讓紫光集團部分股權,但一路以來紫光集團引戰一波三折。

2019年9月蘇州高新和海南聯合表示受讓意向並簽訂《共同控制協議》後,但協議迅速終止,換爲深投控接手;最終2019年9月,這筆受讓再次告終,紫光集團繼續“留校”清華控股。

紫光集團的財務狀況也從2018年也出現惡化跡象,當年淨利潤從上一年度盈利10.61億元變爲去年虧損6.31億元,財務費用翻倍,資產負債率同比增長約18%至73%而紫光集團實質上並未停止引入戰略投資者。

2020年6月3日,紫光集團、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與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四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清華控股和健坤集團雙方擬同意紫光集團增資擴股,引入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指定的兩江產業集團或其關聯方。最終清華控股、健坤集團、兩江產業集團或其關聯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團三分之一股權,但該事項最終並未落地;另外,紫光集團轉讓紫光股份的力度也大打折扣,多次延期後,於去年9月份由屹唐同舟以28.72元/股受讓其5.68%股份。

對於本次紫光集團招募戰略投資者,新鼎資本董事長張弛向記者表示,紫光主要的問題是債務錯配,導致現在現金流斷裂,但芯片資產優質,預計未來紫光資產交給國企、央企背景接管的概率更大,畢竟紫光掌握的都是很核心的集成電路資產,交給外資不放心。

“破產重組對於紫光集團旗下產業是個好事,特別是對於紫光旗下紫光展銳、紫光國芯等一大批非常核心的集成電路項目。”張弛表示,如果去掉這個歷史包袱,將方便紫光展銳等優質資產科創板上市。

紫光展銳目前是國內頭部通訊芯片設計公司之一,據公司向記者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6月展銳收入同比增長240%,其中,智能手機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64%。

而早在2019年5月24日,紫光展銳就宣佈已啓動科創板上市準備工作,預計在2020年正式申報科創板上市材料;2020年3月,紫光展銳引入了國家集成電路產基金(簡稱“大基金”)等戰略投資人。

天眼查顯示,紫光展銳4月9日更新註冊資本(金)變動,從46億元變爲近51億元;主要股東中,目前大基金持有紫光展銳近14%股份,位居第二大股東,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持股3.74%。另外,英特爾持股約12%,深圳碧桂園創投持股5.53%,A股上市公司中關村持股不到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