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宜 新華社國際部北美問題調研員

最近兩個月,加拿大先後在4所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附近發現共1000多座無名墳墓、215具兒童遺骸!消息持續引發全球關注。

加拿大一所寄宿學校的倖存者近日回憶,孩子們曾在半夜被從牀上拽起來去蘋果園挖墳墓。這爲調查加拿大原住民兒童無名墳墓問題提供了新線索。

分析人士指出,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裏,加拿大政府通過制定《印第安人法》、設立兒童寄宿學校,以直接或間接方式對原住民施行有組織、有預謀的“全方位種族滅絕”,在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全方位邊緣化原住民族羣。

7月1日,原住民社團成員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集會上展示近期加拿大多地發現原住民兒童遺骸的清單。新華社發(梁森攝)

以法律的名義

上海外國語大學加拿大問題學者、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加拿大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劉江韻對新華社記者說,加拿大政府1876年出臺的《印第安人法》及其修正案對原住民的管治方式與文化帶來了根本性改變。

根據該法案,原住民被圈禁在2200多個貧瘠、狹小的保留地。這些保留地大多處於半封閉、近乎與世隔絕的狀態。當地設施殘破,住房簡陋,缺乏就業機會,充斥着吸毒、酗酒、兇殺和暴力,監獄中原住民犯人佔犯人總數60%,原住民自殺率爲全國平均水平至少8倍。凡不居住在上述保留地的原住民一律被稱爲“不合作者”,會被剝奪理應享有的公民權。

在土地權問題上,上述法案至今仍對原住民及其後代造成負面影響。加拿大原住民保留地大多位於蘊含豐富森林和礦產資源的地區,隨着經濟活動大量增加,外來投資者與原住民之間的糾紛日益增多,原住民遭受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聯合國人權委員會認爲,原住民的土地權有“消失”的潛在危險。

在文化教育領域,《印第安人法》相關條款允許聯邦政府建立寄宿學校,以便從孩童時期對原住民下一代實施同化政策,從精神和文化血脈上讓原住民族羣“斷子絕孫”。

寄宿學校在同化過程中對原住民兒童採取諸多粗暴手段,如果孩子的父母家人對此表示反對或不滿,當局就會以違反印第安人法爲名將他們逮捕治罪。法案還將冬季贈禮節、太陽舞等原住民傳統習俗列爲犯罪行爲。

分析人士認爲,加拿大對原住民存在結構性、系統性、代際性的集體壓迫和歧視。

7月1日,抗議者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集會活動上悼念遭到殘害的兒童。新華社發(梁森攝)

“從他們的孩子開始”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周少青認爲,“同化政策”一直是英國殖民者以及後來的加拿大聯邦政府有關原住民政策的主要內容。

19世紀70年代,加拿大政府將同化原住民正式列入官方議程,公開宣揚“扼殺印第安血統從他們的孩子開始”。打着《印第安人法》的旗號,加拿大政府設立臭名昭著的寄宿學校,對原住民實施“文化滅絕政策”,其殘忍程度堪比納粹集中營。

在政府支持下,原住民學齡兒童被強行帶離原生家庭送往寄宿學校,與父母家人分離隔絕,由教會統一管理和教育,被迫改信基督教或天主教,不許講本民族語言,不許保留本民族宗教習慣。原住民兒童在這裏遭到各種各樣的暴力和性虐待,喫不飽飯,有的孩子營養不良。

更有甚者,一些寄宿學校的管理者出於所謂優勝劣汰原則,對這些原住民孩子進行一系列醫學試驗,包括電擊、飢餓試驗等。

原住民國家級代議機構——第一民族議會領袖菲爾·方丹說,“寄宿學校(的夢魘)有時就像用小刀在我們心靈上刺刻”。

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2015年發佈報告說,至少15萬原住民兒童被迫與家人分離進入寄宿學校。該委員會將寄宿學校制度視爲“文化種族滅絕”。

時任加拿大總理哈珀2008年在國會代表聯邦政府向原住民正式道歉時承認,建寄宿學校的目的就是讓原住民孩子遠離其原生家庭和族羣對他們的文化影響,同化他們,並使之融入白人主流文化。寄宿學校政策對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和精神遺產傳承具有毀滅性、深遠而持久的負面影響。

淪爲少數族裔

事實上,針對原住民的“肉體屠殺”以及原住民的“非自然死亡”早在殖民者進入加拿大早期就已大量發生。

17世紀,成批歐洲白人遠渡重洋,來到冰天雪地的加拿大。這些不速之客把天花等疾病帶到北美大陸,缺乏抵抗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人口急劇減少。此外,殖民者還在巧取豪奪中殘殺了許多原住民。

文獻記載,由於殖民活動、種族衝突、疾病流行,加拿大的原住民人口大量減少。據不完全統計,該國西部98%的印第安人口消亡,很多部落不復存在。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人口普查數據,該國原住民總人口約爲167萬,佔總人口的約5%。從人口比例上看,原住民已從幾個世紀前的“主體民族”淪爲“少數族裔”。

不僅如此,寄宿學校實施強制同化政策過程中死亡的兒童也很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說,加拿大政府估計,寄宿學生的死亡率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納粹德國關押的加拿大囚犯的死亡率相差無幾。

當地政府還制定了針對原住民婦女的強制墮胎法案,脅迫墮胎行爲甚至一直延續至21世紀。據加拿大百科全書網站刊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這一法案被認爲“製造了種族屠殺”。

5月3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人們擺放鮮花、鞋子等物品,悼念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坎盧普斯市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的死者。新華社發(宋偉仁攝)

間接導致種族滅絕

早期,原住民與殖民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後者要依賴前者獲取食物、帶路乃至作戰。但在殖民者獲得人口、軍力等優勢後,原住民在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被全方位邊緣化。

劉江韻指出,長期以來原住民在政治、經濟、社會權利、尤其是生存狀況方面全面落後於白人。原住民的新冠感染率比加拿大全國平均水平高69%。

在水資源豐富的加拿大,當地衆多原住民卻無法充分獲取乾淨、安全的飲用水。截至2020年9月,加拿大全境56個原住民社區仍存在喝不上安全飲用水的問題。加拿大政府承諾在2021年3月前解決這一問題,但今年2月發佈的政府審計報告卻顯示,供水系統的潛在缺陷依然存在,監管也有缺陷。

除了生存狀況堪憂,加拿大原住民婦女兒童面臨嚴重的暴力威脅。加拿大失蹤和被謀殺原住民婦女和女童國家調查委員會2019年6月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原住民婦女和女童被謀殺或失蹤的可能性是白人婦女的16倍。報告還指出,加拿大各級政府在處理此類案件中存在嚴重偏見和結構性問題,調查者往往破案不認真,破案率遠低於平均值。

此外,原住民在就業、住房、教育、醫療保健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面臨種種歧視和不平等對待。

加拿大百科全書網站援引專家觀點指出,加拿大政府針對原住民的一系列所作所爲,間接導致他們走向種族滅絕。(參與記者:李保東、馬丹、張大成;編輯:包爾文、馬曉燕、劉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