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告:人民幣國際化指數達5.02 同比增54.20%

新京報訊(記者侯潤芳)724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承辦的“2021國際貨幣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發佈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達到5.02,同比大幅增長54.20%。此外,《報告》還指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以爲人民幣成功晉級國際貨幣第一梯隊創造條件。

對於RII大幅增長這一現象,《報告》認爲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第一,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職能繼續鞏固。數據顯示,2020年,經常項目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達到6.77萬億元,同比增長12.09%,佔我國對外貨物和服務進出口總額的18.44%;全球範圍內,國際貿易的人民幣結算份額爲2.91%,較上年提高了18.40%

第二,人民幣金融交易職能顯著增強。在全球直接投資持續低迷之際,人民幣直接投資規模達到3.81萬億元,同比增長37.05%,創下近五年內最快增速;2020年底,由直接投資、國際信貸、國際債券與票據等共同決定的人民幣國際金融計價交易綜合佔比達到9.89%,同比增長84.23%,成爲RII攀升的主要動力。

第三,人民幣國際儲備職能進一步顯現。據瞭解,目前已有70多家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超過75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官方外匯儲備中的人民幣資產份額達到2.25%,同比增長14.80%;人民幣在特別提款權(SDR)中的相對份額爲10.83%,較上一年度小幅回升,與初始權重基本持平。

2009年開始試點、2011年推廣到全國範圍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標誌人民幣國際化正式拉開序幕。當時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使用幾乎完全空白,而僅僅十年以後,RII已經從0.02上升至5.02。”《報告》指出,經歷了快速攀高到遇阻急落、到企穩回升、到又創新高的曲折過程——人民幣國際化完成了“從無到有”的蛻變,目前人民幣已經穩定地躋身於主要國際貨幣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國際使用程度在2020年上半年超過日元和英鎊,並連續三個季度在主要國際貨幣排名中位列第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以爲人民幣成功晉級國際貨幣第一梯隊創造條件。”《報告》指出,國內大循環佔主體地位,決定了國內消費市場、投資市場的規模和結構。暢通的國際大循環可以保障人民幣資產的盈利性和安全性,不斷提升人民幣吸引力,從根本上創造居民和非居民持續旺盛的對人民幣需求。

據瞭解,RII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率先編制,於2012年第一本《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正式披露,用以客觀描述國際經濟活動中人民幣的實際使用程度。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侯潤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