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管濤從七個方面建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在SDR權重第3,有追趕空間

“中國現在經濟體量很大,貿易、投融資規模比較大,投資現狀和潛力相差比較大。人民幣是SDR裏頭第三大權重貨幣,佔比10.9%,我們有追趕空間。”7月24日,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在“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

管濤從七個方面建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個方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供給側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從過去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轉向經濟增長的質量,只有把經濟搞好了,貨幣才能行且致遠,走出國門。

第二個方面,把市場做深、做透,有深度,有流動性,特別是外匯市場,目前,人民幣在全球交易量第八。

第三個方面,就是提高我們的對外開放水平,要從過去的商品要素流動性開放轉向制度性開放。於此同時,管濤如是指出,開放盡可能穩中求進,避免政策的反覆。

第四個方面,加快構建現代的財稅金融體系,提高攻關調控效率,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同時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信力,保持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吸引力。

第五個方面,應該有一個差異化,在人民幣走出國門的過程中,通過制度建設,基礎設施的完善,爲人民幣的跨境流通使用創造更加便捷,更加市場友好性的環境。

第六個方面,堅持創新發展,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從以價取勝轉向以質取勝。目前爲止,跨境貿易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不到15%,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企業沒有議價能力,缺乏議價能力。

第七個方面,按照“十四五”規劃提出來的,提高開放環境下的風險防範和應對能力,要完善我們的監管手段,從過去的行政審批數量爲主專項宏微觀結合的。還有加強國際對流量的統計監測。

對於,主持人提問,如何看被動扭曲對全球資產管理市場造成影響?

管濤認爲,任何政策選擇是有利有弊的,好處是他能轉嫁危機,美元在國際定位降低很大,但是全球對美元依賴很大,美國可以用經濟制裁措施打擊競爭對手,美國人可以借錢不還,可以維持雙赤字。當然最大問題是滋長了美國過度消費,帶來很多問題,由於虛擬經濟過度繁榮造成了貧富差距。

現在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有些變化,原來只強調物價穩定,2008年危機以後開始關注就業目標。這次由於公共衛生危機更加強調就業目標,美聯儲貨幣政策考慮國內的就業、增長、物價穩定情況。不管美聯儲採取什麼政策,對全球都有益處影響,任何國家都關注的。

以下爲部分發言實錄:

管濤:非常高興再次的參加財富論壇,去年討論了制度型開放的問題,今天我結合學習“十四五”規劃綱要,談談對金融開放的想法。在現實中我經常聽到一個問題,中國現在經濟體量很大,貿易、投融資規模比較大,投資現狀和潛力相差比較大。人民幣是SDR裏頭第三大權重貨幣,佔比10.9%,我們有追趕空間。國際貨幣組織特別提款權五種貨幣中,只有美元的國際佔比超過了它的權重,爲什麼會這樣呢?值得大家深刻思考。在國際貨幣體系裏存在路徑依賴網絡效應,老的國際化貨幣,大家用得多以後形成了習慣,越用交易成本越低,習慣形成以後除非有大沖擊,大家不會隨便改變交易習慣。在很多指標裏頭,美元和歐元的權重都是百分之三四十甚至四五十,都是兩位數,第三名和第四名才個位數,根本不是一回事。爲什麼美元能有超過經濟影響力的權重呢?我覺得很重要原因美元資產是很有深度、廣度的金融市場,大家非常便利持有。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大部分國際化貨幣當地金融開放程度比較高,有三個重要標誌,資金自由進出,自由兌換,匯率自由浮動。

和我們的潛力相比,人民幣國際化有追趕空間,和我們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發育程度、監管水平是和客觀現實相適應的。

我覺得從七個方面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第一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通過供給側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因爲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的下行可能是大勢所趨,經濟體量這麼大了,不可能像以前那麼高的增長,這樣情況下,從過去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轉向經濟增長的質量,只有把經濟搞好了,貨幣才能行且致遠,走出國門。第二個把市場做深、做透,有深度,有流動性,特別是外匯市場,我們連大都說不上,人民幣在全球交易量全球第八。第三個就是提高我們的對外開放水平,要從過去的商品要素流動性開放轉向制度性開放,我們的開放盡可能穩中求進,避免政策的反覆,我跟陳總觀點有點差異,他覺得可以快,我覺得不要爲了開放而開放,不要操之過急,將來又往回退。另外要提高法律層次,形成一個開放的、穩定的、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和國際的最高標準就是負面清單,對我們的開放是有很大的影響,不是國際上那種真正習慣接受的開放。第四個方面,加快構建現代的財稅金融體系,提高攻關調控效率,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同時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公信力,保持人民幣的購買力,增強人民幣的國際吸引力。人家爲什麼選擇持有你,要有不一樣的地方,全球主要央行都在搞非常規的貨幣政策,我們保持人民幣資產的正收益狀況,對人民幣的脫穎而出有很大幫助。第五個方面就是我們還應該有一個差異化,我們在人民幣走出國門的過程中,通過制度建設,基礎設施的完善,爲人民幣的跨境流通使用創造更加便捷,更加市場友好性的環境。第六個方面就是我們要堅持創新發展,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從以價取勝轉向以質取勝,我們跨境人民幣的試點是從貿易開始的,在政策上是鼓勵的,目前爲止,跨境貿易用人民幣計價結算不到15%,不是我們的政策上有障礙,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企業沒有議價能力,缺乏議價能力。我們去年經濟、外貿都正增長的,從海關數據來看,我們今年的前四個月貿易條件是惡化的,進口在漲價,出口的價格指數穩中有價,反映出我們的定價能力不足,影響你用本幣計價結算。最後一個就是按照“十四五”規劃提出來的,提高開放環境下的風險防範和應對能力,要完善我們的監管手段,從過去的行政審批數量爲主專項宏微觀結合的。還有加強國際對流量的統計監測。

主持人:美聯儲壓力很大,全球流動性的供應者還要考慮到美國國內,就是通脹,就業率也要考慮,造成了被動,被動扭曲對全球資產管理市場造成影響,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管濤:美國是逐一中心貨幣,美國出事了可以向國際融資,但是其它國家不行,人民幣是從外圍貨幣向次中心貨幣爬升,把美元國際化和人民幣對標不現實,有很長路要走。美聯儲會不會很累?任何政策選擇是有利有弊的,好處是他能轉嫁危機,美元在國際定位降低很大,但是全球對美元依賴很大,美國可以用經濟制裁措施打擊競爭對手,美國人可以借錢不還,可以維持雙赤字。當然最大問題是滋長了美國過度消費,帶來很多問題,由於虛擬經濟過度繁榮造成了貧富差距。就美聯儲本身來講,它會關注全球的流動性狀況,隨着美國地位國際影響力的下降,此消彼漲,美國也不能那麼人性,有些時候它的貨幣政策在某些情況下需要考慮海外因素的影響,比如說2015年本來應該更早加息,由於海外市場出現振盪到年底才加息,大部分時間不會考慮海外影響。再一個很重要的就是現在美聯儲確確實是貨幣政策目標有些變化,原來只強調物價穩定,2008年危機以後開始關注就業目標,這次由於公共衛生危機更加強調就業目標,美聯儲貨幣政策更多是內向的,考慮國內的就業、增長、物價穩定情況。不管美聯儲採取什麼政策,對全球都有益處影響,任何國家都關注的。2008年金融危機美聯儲怎麼做大家都很痛苦,到現在也沒有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美聯儲不可能爲海外因素犧牲自己,雖然要加強國際政策的宏觀協調,在實質上,起碼在貨幣政策是很難的,美聯儲給了很多似是而非的信號讓你猜,不會讓你獲得更多信息。

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財經》雜誌、《財經》智庫承辦的2021青島-中國財富論壇於7月24日-25日在中國青島召開,論壇主題爲“新時代 新財富 新管理”。

(嘉賓觀點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發言人本人確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