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隨着暑假的到來,旅遊市場逐步升溫,有關旅遊的討論也成爲熱門話題。近日,雲上文旅學院在新浪微博推出《雲南旅遊,哪兒好玩》系列直播,開啓了一場關於雲南16州市文旅高質量發展的網絡研討。此活動由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雲南省文化和旅遊信息中心、微博旅遊、微博政務、新浪雲南、昆明市旅行社行業協會、植物眼字幕組聯合主辦。

第2期直播節目《聊聊玉溪旅遊那些個精彩》匯聚了多位文旅學者、行業大咖以及微博達人,分享了玉溪暑期旅遊的諸多玩法,表達了對玉溪文旅發展的期待。

楊宇明:站在全球視野發展文旅

雲南省旅遊研究學術委員會顧問委員、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二級教授、中國林業科學院博導、國家高原溼地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楊宇明提出,古老的帽天山、獨特的撫仙湖、神奇的河谷薩瓦納是玉溪頂級的生態旅遊資源。帽天山是地球上最古老、歷史跨越時空最長和保存最完整的地球生命大爆發的遺址,可謂地球生命的搖籃。撫仙湖是獨特的喀斯特高原斷陷湖泊,既是地球生命歷史演化的生物學證據,又有不可複製的水產資源。元江—紅河河谷稀樹灌木草叢營造的河谷薩瓦納景觀,擁有極高的旅遊開發意義。他認爲應該站在全球視野下發掘玉溪旅遊資源的核心價值。

蒙睿:發展旅居產品和周邊深度遊未來可期

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蒙睿認爲半山酒店的建設意味着雲南旅遊由“走馬觀花式”觀光遊轉變爲“住下來”的深度周邊遊。半山酒店引領高端旅遊市場,生態的旅居產品對接大衆旅遊市場,以周邊深度遊替代長線觀光遊,是推動雲南旅遊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結構性轉變的重要步驟。

周南:江川獨放異彩

玉溪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雲南近水遠山文旅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雲南省鄉村旅遊協會副會長周南認爲玉溪擁有“三江一海三山”(元江、江川、澄江;通海;峨山、哀牢山、紅塔山)的格局和區位塑造了其獨特的“山海文化”和旅遊資源,而玉溪江川區獨放異彩。江川的李家山擁有傑出的青銅文化,產出了以雲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牛虎銅案爲代表的國之瑰寶,江川區唐淮源將軍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久負盛名。

鄧永進:多元的歷史文化很精彩

雲南大學教授鄧永進認爲玉溪具有多元的文化歷史,例如哀牢山下的花腰傣文化、通海的雲南唯一蒙古族文化、抗戰時期中山大學曾遷澄江的歷史事件等。應在歷史積澱基礎上開發玉溪旅遊資源,這對於遊客身臨其境體驗當地民俗風情有重要意義。

張全星:享受“慢下來”的生活

雲南省植物學會科普專業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旅遊規劃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張全星認爲帽天山化石羣、撫仙湖、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都是玉溪獨特的旅遊資源。在玉溪,遊客可以住着五星酒店小宅院或是特色小鎮民宿,爬山潛水,品味美食,悠閒自在地享受生活。

熊劍峯:好看好在好喫好閒

雲南省旅遊規劃設計協會副祕書長,昆明賽萊旅遊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劍峯認爲玉溪有“四個好”:好看,既有琉璃萬頃的撫仙湖,又有直上雲端的娜諾梯田;好在,帽天奇、仙湖清、哀牢翠美不勝收;好喫,銅鍋魚、涼米線、野生菌、大湯鍋美食遍地;好閒,幹黃鱔,醃鴨蛋,秧蘿飯,二兩小酒天天干。

新浪微博大V@帽帽moer:撫仙湖、小灣村和馬房村值得打卡

擁有378萬粉絲量的微博博主帽帽moer認爲撫仙湖是玉溪必打卡的地方,周邊的小灣村充滿時尚感,佈局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而馬房村可感受田園風,體驗農家生活。

田嵐:不同羣體都能找到熱愛

昆明遊家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嵐感嘆“雲南十八怪,玉溪佔一半”。不同的遊客團體可以選擇不同的出行計劃,團隊遊可參加體驗感強的旅遊產品,例如帽天山研學、親子旅遊等,自由行可以深入體驗地方民族和民俗。

鄭向敏:文明出行,安全第一

華僑大學旅遊學院創院院長,現任華僑大學旅遊安全研究院院長,中國旅遊研究院旅遊安全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中國旅遊安全專家鄭向敏提示,安全是旅遊第一要素,雨季到玉溪旅遊要注意防範滑坡等地質災害,此外,紅色旅遊產品要入鄉隨俗,文明出行,尊重英雄和歷史,傳播正能量。

雲南網記者王歡實習生王亞蓉夏銥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