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

△受颱風“煙花”影響,寧波市區姚江由於海水倒灌已經漫堤。

即將到來的颱風“煙花”,尚未登陸就已頻頻發威,寧波市北侖區各界嚴陣以待、防患於未然。區政協委員自然不會缺席。他們之中的很多人,早早站上了第一線……

區政協委員韓磊是北侖區匯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他和他的志願者團隊時常活躍在北侖的大街小巷。這次,在白峯街道的臨時避災點,他和他的十幾名志願者,一起配合街道,照顧來到避災點的危房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24小時輪班值守,給避災點的羣衆送去溫暖。

△寧波市海曙區洞橋受颱風影響部分小區積水嚴重,居民正在採取自救措施。

防疫、防颱,歡送女排、關愛漸凍人,可以說,哪裏有需要志願者的地方,哪裏就有周天倫委員的身影。他和北侖球迷協會的志願者以極其專業的服務,讓他們所在的避災點,“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志願者在爲外來務工人員理髮,有專業人員在向大家科普基礎急救知識,有防暑飲料、還有反詐宣傳,當五星紅旗在奧運賽場冉冉升起,避災點的人們還唱起了國歌!激動人心!

李明委員是戚家山街道黨羣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記者聯繫上她的時候,她正在街道下轄的渡頭社區挨家挨戶上門工作。渡頭社區是一個村居混合型社區,老舊房屋多、流動人口多、弱勢羣體多。李明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和黨員骨幹志願者第一時間羅列出防颱工作清單,包括26處老舊危房,3處低窪地域,102名需轉移羣衆和35名高齡、獨居老人,並通過全面宣傳提高信息覆蓋面和精準走訪不漏一人一處的方式迅速展開工作,確保無遺漏。

△寧波市北侖區政協委員積極行動起來,組織居民轉移避險,並給附近居民發放生活用品。

颱風來襲,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區佛協第一時間啓動防颱部署,全力做好全區佛教活動場所的防禦工作。釋門一住持絲毫沒有放鬆警惕,堅持從細微處入手,走遍了寺院的每一處角落,查看排水系統是否暢通,是否備足沙包等抗臺物資和充電燈等照明設備。

童紅霞委員是學校的副校長,儘管在暑假期間,防汛防颱工作一刻不曾鬆懈,從思想認識、應對措施、物資儲備等方面充分做好各項準備,給廊間的綠植,找一個巴適安全的角落;把忙碌的暑期工程全部停工,工程器械材料歸位,將可能被吹落的掛畫作品轉移到倉庫;鋪好行軍牀,備好乾糧,做好在校園裏“觀雨聽風”的準備……

楊麗霞委員是一名網站負責人,也是區新聯會祕書長。她的戰場很小,一整天都圍繞着手機和電腦打轉;但她的戰場也很大,連接的是產品和渠道,是在跟不可預知的颱風比速度。他們在網站開設了抗臺專欄,實時更新臺風信息及區各個戰線抗臺一線,積極傳播正能量。同時,他們開設了抗臺助農專區,廣發信息,爲颱風前搶收的農戶敞開救助聯絡和促銷平臺,多渠道助銷。

通訊員:黃宇

記者:鮑蔓華

編輯:莫愁

審覈:周佳佳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