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西红柿”活动得到了市建委下属各单位的大力支持。

22日23时许,当第1393箱产自榆树市五棵树镇勤俭村的“爱心西红柿”被卸下车后,作为长春市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推广中心(下简称市墙材中心)派驻勤俭村任第一书记的李业林总算松了一口气,几天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光,内心剩下的只有满满的感动。这些感动,有一些来自当地质朴的农民,更多的则是由自己单位和兄弟单位的党员干部、同事们所带来,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踊跃购买“爱心西红柿”,仅用2天时间,就解决了1393箱共计55720斤西红柿的销售问题。

积极对接

助农民销售丰产西红柿

勤俭村村支书李刚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勤俭村村民种植的西红柿丰收,但一些农户种植的西红柿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滞销。“去年我们村产出的西红柿主要是销往徐州、杭州等南方地区,但是今年其他西红柿主产区的西红柿也是大丰收,因此我们村一些村民种植的西红柿的销路就成了问题。”李刚说。

据李刚介绍,勤俭村种植的西红柿虽然是绿色有机产品,但西红柿毕竟不像西瓜等消暑的水果在夏天那样畅销,加之最近气温持续走高,给西红柿的存储、运输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村两委班子、村民都很着急,但是我们也没啥好办法啊。”李刚说,让他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业林找到了他,和村两委班子一同研究拓展西红柿销售渠道的问题。经过缜密研究,如何收购、如何运输、如何销售配送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了明确的方案。

李业林告诉记者,市墙材中心是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属的事业单位。在本次助销“爱心西红柿”的活动中,在中共长春市墙材中心支部委员会联合长春市建委下属单位中的造价站党支部、质监站党支部、安监站党支部、档案馆党支部、绿色建材协会党支部、造价协会党支部的号召下,党员干部、普通员工纷纷踊跃购买,妥善地解决了“爱心西红柿”的销售问题。

爱心助农

近6万斤“爱心西红柿”受追捧

从7月20日开始筹划,经过21日一天的紧张沟通协调,在22日当天,满满两卡车的“爱心西红柿”先后从勤俭村出发驶向长春。当天下午,第一辆卡车缓缓地停在了南四环路与宜昌路交会处附近,各单位派来接取“爱心西红柿”的人员、车辆也早早地冒着高温在现场守候。

记者在现场随机打开一箱西红柿的包装后发现,这批“爱心西红柿”品相非常好,色泽红润,大小均匀,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包装箱中,每箱西红柿重量都超过了20公斤。“哎呀,这西红柿真的太好了,我买少了!早知道我再买两箱送给亲戚朋友好了。”一位守着两箱西红柿的女士感慨地说。

市墙材中心主任郑剑告诉记者,这次助销“爱心西红柿”的活动得到了市建委下属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有的党员干部甚至一次就购买了四五箱。“一家人哪能吃得了100多斤西红柿啊?有不少人告诉我,他们除了自己家食用和送给亲友外,还打算拿出几箱西红柿放在小区门口,免费送给邻居们品尝,既拉近了邻里关系,也为勤俭村的西红柿打一个免费的广告。”郑剑笑着说。

21时30分许,第二车“爱心西红柿”抵达了长春市,几天来既负责沟通采买,又负责押车,甚至负责亲自出马当搬运工的李业林明显黑了、瘦了。“这都不算什么,既然组织相信我,将我派驻到勤俭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就有责任、有义务为老百姓解决这些‘急难愁盼’的问题。”李业林说。

据了解,本次爱心助农行动共解决了勤俭村1393箱共计55720斤西红柿的销售问题。

实事求是

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

长春晚报记者了解到,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市墙材中心积极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共长春市墙材中心支部委员会积极与榆树市五棵树镇勤俭村党支部结对子,先后到勤俭村实地调研考察6次,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当地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为村民送去急需的防疫物资;春节期间,为村民送去年货;在得知勤俭村村部年久失修,市墙材中心党支部又为勤俭村打造了全新的、现代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了解到一些村民有外出打工的需求却又苦于没有一技之长,市墙材中心党支部决定为他们组织培训,让他们从普通农民工变成有专项技能的技术工人……这些事,当地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关怀。

“这次助销‘爱心西红柿’,是‘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的切实体现,使党员干部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入手,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实事,以实际行动传递弘扬正能量。不但让大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而且以实际行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墙材中心党支部书记杨少雪告诉记者,“今后市墙材中心党支部在工作中会进一步凝聚党员干部力量,持续推动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帮助勤俭村旧貌换新颜,践行好为民服务宗旨,助推勤俭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长春晚报记者 孔令辉 文 王强 图

来源:长春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