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航空新聞網

這些天,由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刷屏了。

在千年一遇災害面前,“翼龍”無人機飛行千里,跨越三省一市,爲災區的人民保障了通信,還傳回了災區的情報和信息。但這些,遠遠不是“翼龍”的全部。“翼龍”的實力,遠不止於此……

“翼龍”很能幹,不僅僅是讓你在暴雨中能打電話,“翼龍”可以打通救災一線的生命線。

當災區面臨大面積通訊中斷,嚴重影響救援處置工作時,“翼龍”無人機空中通信平臺可快速飛抵災區執行災情偵察、應急通信任務,破解突發災害現場通信中斷難題。

它集成了光電吊艙、合成孔徑雷達等偵察載荷,以及機載衛星站、公網移動通信基站、寬帶自組網設備、PDT集羣基站等通信載荷。

作爲空中通信骨幹樞紐節點,“翼龍”無人機可以配合地面370M集羣設備、寬帶自組網設備、散射通信設備等,構建起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網絡,可快速實現窄帶語音廣域互通、寬帶視頻遠距傳輸等。化身成爲空中基站,打通“斷路斷網斷電”極端條件下救災生命線,爲現場指揮調度、視頻會商提供強力保障。

“翼龍”還能成爲人工增雨增雪能手。

這是在“翼龍”-2無人機基礎上改進研製成功的全球首款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它作業成本低、工作時間長,作業面積廣,其機翼掛點多、承載能力大、拓展能力強,較有人機具有明顯優勢。該型無人機具備遠距離氣象探測能力、大氣數據採集能力和增雨催化劑播撒能力,同時擁有可靠的防除冰能力,具備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業能力,大大提高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效能。

“翼龍”還能做到保駕護航森林消防。

近年來,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翼龍”-2在應急管理上展現出了強勁的實力。“翼龍”-2無人機平臺性能先進,系統成熟可靠,掛載能力大、擴展能力好。隨着它在應急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順利實施,現已能在森林火險隱患巡查、火情偵測及防控、應急通信聯通、現場救援指揮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它能適應山嶽、峽谷、溝壑等複雜地形,可有效規避傳統地面火情偵察時普遍面臨的障礙,在空中對現場情況進行監測、分析並回傳有關數據,地面指揮部根據無人機傳回的圖像信息及相關數據,全面掌控災情,並進一步實施預判、思考、決策和指揮,減少地面救援人員的施救難度,提升救援效率,減少災後損失。

“翼龍”還能助力對臺風的觀測活動。

每年我國因颱風造成的經濟損失約295億元,海上觀測資料的匱乏限制了颱風預報技術的提升。爲此,中國氣象局於2018年啓動“海燕計劃”,選用“翼龍”-10大型無人機開展海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

2020年8月2日,“翼龍”-10無人機與風雲氣象衛星、無人船等多種探測手段共同形成了立體觀測系統,爲颱風“森拉克”中心位置確定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這也填補了我國基於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綜合觀測的空白,對進一步開展臺風探測以及海洋探測資料數值預報模式應用、提高臺風路徑和強度預報準確率、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具有重要意義。

“翼龍”很能飛,不僅僅可以做到千里馳援災區,“翼龍”的續航可達近20小時之久。

2020年9月,“翼龍”-2首次進行了跨空域、跨晝夜,實戰場景下的應急演練,近20小時連續飛行驗證了它的高可靠性和優秀的複雜環境適應能力。

“翼龍”極端天氣照樣升空執行任務。

惡劣天氣下起降並安全穩定完成任務,早已成爲“翼龍”-2的“常規操作”。

“翼龍”-2無人機獨有的測風系統和雲粒子探測系統在諸多報道中被頻頻提及。這套測風觀雲“神器”能夠便捷並直觀地觀測到高空實時風場結構和水汽場結構,輔助無人機系統實現“邊探測、邊作業”的氣象任務。此外,它還擁有可靠的防除冰、抗雷電等防護能力,即便在高寒高空環境中,也能保證飛行安全、並作業如常。

“翼龍”很強大,不僅僅是一款大型無人機。

這是“翼龍”-2H應急救災型無人機系統它能在“斷路、斷電、斷網”等條件下,完成多譜段災害現場探查、公/專網應急組網通信、應急物資投送等任務並融入應急指揮體系,是我國應急救災保障的新質力量。

這是“翼龍”-2H氣象型無人機系統,它是無人機在人工增雨工作中的新突破,它是世界首創。爲全球氣象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這是“翼龍”-10高空、高速、長航時無人機,它自主化程度高,自主飛行能力強,系統穩定、可靠,具有可執行包括氣象探測在內的多種任務的能力。

這是“翼龍”-10H近海救援型無人機,它可在空中遠距離發現海上受困目標,可迅速確定受困人員、船隻位置。它可持續提供大帶寬的通信,還可攜帶應急救援空投浮艙,爲後續救援開展爭取寶貴時間……

這些還只是“翼龍”家族中的一小部分,“翼龍”可以做到的,超乎你的想象。

相關文章